距离几何论(间隔论纲要)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流行的不少科学方法论体系多带有拼盘或工具箱的性质,它们呈现为某些熟知的科学研究方法或方法论原则的堆积作为“工具箱”,它们当然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这是应当给以肯定的但是,作为不同工具的“堆积”,缺乏某种一以贯之统领全局的深刻思想,缺少理论性和系统性则是方法论研究的一种通病即使提出了某种概括的思想,也往往流于空泛,不切实用;或是各执一偏,难以概全前者多见于前社会主义国家编写的有关教材,后者多见于资本主义国家出版的论著它们共同的缺点是,都没有抓住可以总览全局的根本,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距离几何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距离几何论(间隔论纲要)

距离几何论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流行的不少科学方法论体系多带有拼盘或工具箱的性质,它们呈现为某些熟知的科学研究方法或方法论原则的堆积。作为“工具箱”,它们当然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这是应当给以肯定的。但是,作为不同工具的“堆积”,缺乏某种一以贯之统领全局的深刻思想,缺少理论性和系统性。则是方法论研究的一种通病。即使提出了某种概括的思想,也往往流于空泛,不切实用;或是各执一偏,难以概全。前者多见于前社会主义国家编写的有关教材,后者多见于资本主义国家出版的论著。它们共同的缺点是,都没有抓住可以总览全局的根本。

能否找到一条统一的原理贯穿科学研究方法的各个方面及其全部过程,又能同现有一切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原则相容呢?这是本人多年思考的一个问题。现在似乎可以拿出一种试探性的解决方案了。那就是确立间隔性原则,并由此出发统一地解释各种方法和方法论问题。“吾道一以贯之”。我将按照我所领悟的这种方法学之道,探索性地对科学方法论问题作一番更为系统、更为深刻的探索。

一般说来,最深刻的东西总是蕴藏在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后面。因为后者太普通了、太常见了,人们往往对它们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人们难以理解的是,真正天才的思想家恰恰属于那些能够“出于平凡而归于深刻的人”。例如,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版序言中这样赞扬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都认为只是问题所在。”这正是马克思过人之处。同样地,当人们正陶醉于对许多事物已有深刻的理解时,爱因斯坦却援引康德的话说:“世界的永久秘密就在于它的可理解性”。并且补充道:“它是可理解的这件事,是一个奇迹”。一般物理学家通常以为,能使自己的理论同经验一致就心满意足了。大物理学家维格纳却说:“这是一件可喜而可畏的不可理解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对于这样可喜可畏而又“不可理解的”永久秘密补充一点新的认识,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啊!

从平凡琐碎中把握永恒普遍,这的确是一件有魅力的事情。马克思的伟大朋友海涅认为,莫里哀之所以伟大,只是因为他“不仅嘲笑了暂时的偶然现象,而且嘲笑了那些永久可笑的事情,亦即人类的根本弱点”。相比之下,“伏尔泰总是只攻击暂时的、非本质的东西,在这一点上他是逊色于莫里哀的”。在方法论领域中也是一样,各种具体的方法或技巧虽然各有其独特的魅力,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力求把握作为全部科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或细胞的根本性的东西,即那个能包容万象的具体的一般。现在的问题是,那个能够生长出全部方法论内容的细胞或那个“具体的一般”究竟是什么?它隐藏在哪里?

在我看来,全部方法学的逻辑起点,也许就是作为事物存在及其反映的最一般形式的间隔。它隐藏在科学研究之最普通、最常见的分合操作中。实际上,任何研究活动都是从实践上或理论上对对象进行分解与合总,以实现自己的某种价值目标。而所谓方法,广而言之,就是人所采取的、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有意义的一切可能的操作行为的总和。自然给予的,无需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就能得到的东西,是不需要运用任何操作手段和科学方法的。而一切对人类有意义的操作都是对对象(物质对象或观念对象)的分解与合总。显然,单纯的分解与合总都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果,因此也不能构成有效的科学方法。单纯的分解,如中国古代的诡辩论者那样,把坚、白这样一些不同的性质在想象中从客体分离出来,而不懂得分割开来的性质如何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或一个事物何以能够作为相对独立的整体存在,这样最终只能在辩论中把同样不懂得科学分割的对手在逻辑上逼入困境,而在对事物的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起到多少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单纯知道把握事物整体的重要,但不懂得或不愿意下苦工夫对事物进行合理的分解,不以分析为基础,那个整体只能是笼统的直观,同样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实际上,分合操作古已有之。原始人通过脑指挥自己的四肢完成分解动作,把他们所需要的那一部分自然物从其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然后吃到嘴里或穿到身上。吃,是通过肠胃系统对食物进行分解与合整,抛弃废物,把自己需要的营养成分吸收到身体里来。原始人制作御寒的衣服也是一样。哪怕是获取一片现成的树叶,也需要加以主观的选择,这个选择也就是分解操作,把不同的树叶、枝条连成一件衣服,就是合整。用兽皮制作衣服,就需要一系列复杂得多的分合操作。这里应当强调指出的是,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也必须对外物进行一系列的分合操作。但人的分合行为大多是自觉的能动的,动物的分合操作则是本能的被动的。前者如采集(使果实从树干中分离出来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分解操作)、狩猎(通过一定的操作,使活物变成变成易于加以分解与合整的死物),已有了分解与合整的萌芽。采集动作本身固然是分解,但要把采集下来的果实归成堆,运回住地,就需要初步的合整操作了。狩猎过程往往离不开人们的分工与协作。这里的协作也就是合整。在不同的时代,分与合的方式与水平是不同的,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诸阶段。曾任牛津大学校长的罗伯特·格罗斯特斯特(1168—1253)曾把科学研究的归纳时期称为“分解时期”,目的在于分出不同事物的共同成分。英国大哲学家弗·培根认为,“人所能做的一切只是把一些自然物体分解”。这些说法反映了以分为主导的近代自然科学方法的特点。19世纪下半叶以来,合逐步上升到科学方法的主导地位。总之,任何科学研究方法最终都离不开分合操作。问题仅仅在于,你所确定的目标是否恰当,你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某一组分合操作是否必要、是否实用、是否最佳?你所拥有的分合事物的手段、工具、方法、程序是否有效、是否实用、是否经济?

全部问题的根据在于,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意义的一切事物,能加以分解与合整的事物,都是以间隔的形式存在,并且能够用间隔性思维方式和间隔性原则加以把握的。所谓间隔性原则,就是本人在最近十余年来梦寐以求的这样一个统领全局的方法论原理。我试图应用这条方法论原理对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总的回答。

二、什么是间隔 ?

间隔这个词和间隔性原则这条方法论原理,是苏联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率先提出来的。从俄文词Интервал和相应的英文词Interval的词义来看,有间隔、空隙、区间、范围和差异等含义。我取其汉译为间隔。它包含两重含义:(1)指事物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中断。前者造成空间间隔,如诸物体间、物体内部诸部分间出现的缝隙,后者造成时间间隔,即连续过程的中断,于是事物的发展出现阶段性;(2)指独立存在的某个事物,包括该事物所占有的范围和所包含的全部内在因素。上述两重含义实际上是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没有第一重含义的间隔把事物外在地分割开来,就不会有第二重含义的间隔把事物所包含的要素内在地联系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反之亦然。没有内在要素关连耦合形成的整体性机制,也就谈不上这个整体的独立存在,更谈不上把这个整体同周围环境分割开来。自然,间隔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含义。如物体的空间范围和空间间隙,事件持续或中断的时间间隔,记忆或遗忘的时间间隔,脉冲间隙,工作范围,温度区间,结晶范围,能量分布,塑性区域,脆性区域、任务划分目标选择,等等。在诸如此类的表述中,都分别地或同时地带有上述含义。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庖丁解牛”中所说的“以无厚入有间”的“间”是指空隙,《孙子兵法》中讲的“用间”是指派遣间谍打入敌方内部,离间敌方营垒。间隔一词在不同场合下的微妙差别是层出不穷的。但是,作为方法论体系的起始范畴,我们必须对它加以高度的抽象,赋予它以最普遍、最一般、最简单的规定性,从而使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概括力和渗透力。按照这个要求,我们可以把间隔规定为,它是由某些要素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独立存在的。这种关系网络,,能用某种实验手段从周围环境中剥离出来,并能用科学概念或数学公式加以精确表达。它有如下特征: (1)要素是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所具有的某种确定的性质;(2)要素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或关系网络。当这种关系或关系网络显化时,事物所可能具有的其它无穷多的性质和关系就都潜化了。事物只以在这个关系或关系网络中所显示的性质和形态出现;(3)这些关系或关系网络具有客观性;(4)这种关系或关系网络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间隔性机制,因而能够独立存在;(5)这个关系网络及其整体性质是可以用数学和精密自然科学语言来描述的。因此,间隔性自然观的确立,必然要求应用数学方法和可控实验方法。应当指出,上面说到的要素可以是独立存在的实体,也可以是任何一种确定的物质性质和关系,还可以是反映这些性质、关系的科学概念、数学符号。组成间隔的要素不同,要素之间联系与间断的方式不同,它们所形成的间隔的性质也就各不相同;(6)同一个间隔总是过着“双重的生活”。它既是它所由组成的诸要素的关系网络,也是组成更高一级间隔的要素。于是间隔之间出现了层次性。间隔之间既有横向并存的关系,又有纵向包容的关系,还有互相缠绕层层嵌套的关系;(7)某种单纯的关系,如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等,只涉及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耦合,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关系网络,或称最简单的间隔。它具有最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三、实体性间隔

各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的物质实体(如星球、宏观物体、生物体、细胞、分子、原子、基本粒子)都可称之为实体性间隔,诸物质实体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形成某种新的稳定结构,成为高一级的实体。多层次的实体由于内在和外在的不可穷尽性,而形成不可穷尽的层次系列。由不同性质、不同数量、不同方式结合成为形形色色的实体性间隔,这就是几百年来物质结构学说所告诉我们的事实。物质结构学说的着眼点在于物质实体。实体性间隔同实体性质之连续性中断有关。如在空间性联系中断的地方就出现将这一实体与周围环境分割开来的空间性间隔;在时间性联系中断的地方就出现将实体的某一相对稳定的状态同其它状态分离开来的时间性间隔。例如,晶体在三维空间中有230种空间间隔形式,晶体的切割便以这些形式为转移。物质层次结构的划分也是一种间隔性的体现。这种间隔性带有综合性,包括时空特征、能量特征和运动规律的间隔性。所有这些实体性间隔的存在,是对物质实体及其各种性质、特征、状态进行思维抽象的本体论前提。因此,实体性间隔又可称为客体性间隔,或本体论间隔。下面我们将把三者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

把握实体性间隔的关键是,从混沌的整体中,通过“解耦”、“赋型”,把特定的实体分离出来。具体的整体是千差万别的,其分割的难易程度大不相同。一般说来,对于无组织的整体,如一堆沙石或一群气体分子,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其中的某粒沙子或分子很容易分离出来。而且它们在分离前后的性质没有什么差别。总体的性质就是这些部分性质之算术和。仅当分子的数目为极大的情况下,整体的性质才是分子相应性质之统计学意义上的整合。然而,对于有组织的整体,其性质是由各个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耦合而形成的。由于耦合的具体机制不同,也就形成不同性质的整体。对任何整体的分割,原则上有无穷种方式,每种分割方式综合起来的整体性质往往是不相同的。对于每一门学科来说,通过其对象领域的分割,找到最基础的实体,作为其所研究的一切性质的物质承担者,其意义十分重大。如物理学中电子的发现,化学中原子的发现,遗传学中基因的发现,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的发现等等,在相应学科中都曾起过划时代的作用。从方法论上来讲,它们都是成功地应用实体性间隔的知识对整体进行合理分割的结果。

四、实在性间隔

当构成间隔的组分不是下一层次的实体,而是实体的某些性质的时候,我们遇到比实体性间隔更加重要的一类间隔。如果把以实体为基石构成的间隔称之为实体性间隔的话,那么以性质为基点构成的关系网络或间隔我们可以称之为实在性间隔。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认为任何客体之间或客体内部无限多的性质和关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但是,我们在承认这种说法的合理性时,不能忘记:(1)物质客体所具有的种种性质并不是并列和并重的,它们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大不相同;2)一组性质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组和组之间的互不相干总是同时发生。这两点对于正确理解普遍联系基础上的间隔性,至关重要。尤其是第二点使“间隔性”比单纯的“连续性中断”概念具有更深的涵义。一般说来,组内性质的间隔性联系与组间性质的间隔性分离是同时发生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普遍联系和特殊间隔相对应,形成一组对偶概念。

任取一组自然界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它们每个微小部分的质量、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受力情况都是确定的,这些性质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用符号m、r、dr/dt、d2r/dt2、f表达的这些性质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f=mdr2/dt2。显然,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变化都引起因变量的相应变化。而且在这些量的变化中,不仅保持力学方程的形式不变,而且还会出现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等变化中的不变性。这一切构成所谓力学间隔。但这一组力学量同构成粒子的带电情况、能级分布等参量的联系却很疏松。我们可以认为前者的变化并不引起后者的变化。反之,后者的变化亦不引起前者的变化。显然这两组物理特征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只是组内诸特征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可以断定,这两种特征之间存在着第一种含义的间隔性 ,即“力学间隔”同“电学间隔”之间互不相干,而这两组特征单独看来则都存在第二种意义的间隔性,即分别作为“力学间隔”和“电学间隔”存在。可见,任何间隔的存在都以内在要素的耦合和外在关系的分离为特征,而且,令人无比惊奇的是,这二者总是同时发生。

如果我们再变换几个角度来看上述客体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形成的不同性质的集合,那么还可以分别地形成热学间隔、化学间隔、地学间隔等等。就电学间隔而言,它包括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电荷密度、电流强度,以及这些电学参量能够在其中起作用的电介值的介电常数。由此形成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就热学间隔而言,包括气体压强、体积、温度、内能、热量、导热系数等,由此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热学系统,服从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相应地,化学间隔构成相对独立的化学系统,地质学间隔构成相对独立的地质学系统,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间隔内部的诸参量之间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分别由特定的力学规律、电学规律、热学规律、化学规律、地质学规律在其中起作用。尽管从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这些间隔之间也存在着种种直接的或间接的、必然的或偶然的联系,但是这些联系的总和恰巧是各个间隔能够独立存在的条件。这是一个极难解释而又确实存在的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普遍性,我们迄今没有找到反例,所以姑且把它作为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由于这一事实,使得诸间隔之间的联系相对于各个间隔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显得十分微弱,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忽略不计。于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可以看出不同的间隔,这些间隔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层层嵌套,潜存于混沌之中。有赖于此,一组一组的物质性质才有可能相对独立地抽取出来,形成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如果我们的仪器设备或思维解剖刀不是顺着客观的间隔性机制去分解事物,而是东凑一点、西凑一点,把它们硬性地砍将下来,凑到一起,那就什么科学概念、客观规律也得不到。反之,按照客观存在的间隔性结构,每一次“砍”下一个完整的间隔,就能面对事物作有成效的研究,得到我们所企求的具体真理。

看来,将客体范畴和对象范畴加以严格的区分是十分必要的。客体即独立存在的实体,是一切潜在可能的性质、关系的集合,即无穷多潜在性质和关系的物质承当者。而对象则是实体在一定条件下所突现出来的实在性间隔,是由于客体在相互作用中机缘聚会而生成的东西。同一个客体可以参与不同的相互作用,显生出不同的整体性质,形成不同的对象,例如,同一类氯原子,参与同氢原子的相互作用形成酸,参与同钠原子的相互作用形成盐。它们相对于氯原子是不同的对象性存在物。当然,同一个对象性存在物,又可以看作一个实体,参与另一个层次的相互作用,形成另一个层次上的对象性存在物。诸如此类的对象性存在物,我们都称之为实在性间隔。

客体之间参与怎样的相互作用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客体所可能承载的诸多潜存性间隔一分为二,其中一个显化为实存性间隔,其他的可能的间隔就都潜化了。前者就是外部环境对特定间隔选择的结果,也是某个特定的潜存性间隔在这个特定条件下的显生。外部条件在使某种特定的间隔显生的同时,就排除了其他一切间隔显生的可能性。例如,客体在一定条件下参与力学的相互作用时,一组力学要素的间隔就现实地表现出来,而客体所具有的电学的、热学的、化学的、地学的等等要素的间隔就潜化了。间隔的潜化不等于化为乌有,而是在这种条件下退隐到背景中去了。人们在实践中可以集中注意力于实存性间隔,而忽略所有潜存性间隔,不是人为的近似处理,而是环境对间隔的选择。现代科学中的误差理论并不适宜于此。许多人存在这种误解。对于退隐到背景中去的间隔也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这里用得着道家的一个思想,不知无用之有用为无知也。如果没有无穷的要素退隐到背景中去,某个特定的间隔又如何能够存在呢?

人们是通过实验仪器来认识和变革客体的。仪器作为一种特殊的物质环境,能使客体中多重叠加的间隔中的某一个显化出来,成为客体在仪器上的投影。实验、实践的这种投影作用是司空见惯的事实,早已是人们认识事物和变革事物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但是人们却对这个事实中所包含的间隔性机理熟视无睹。列宁曾经无意中对这个前提做过十分精彩的表述。他在就工会性质问题同托洛茨基和布哈林进行论战时,曾经举过茶杯的著名例子,并从认识论上作了生动的发挥:“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满的定义中去。”(《列宁选集》,第4卷,453页)显然,这里所说的“全部”、“完满”都只能从间隔性的意义上去理解。从列宁的这个论点可知,正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认识和变革现实的实践,才在具有无穷多的性质、关系、方面的客观世界中,把与人们的价值追求相关的那个部分、那个方面显化出来,确定下来,成为自己的对象。而把其他种种与当下的实践无关的东西统统“滤掉”。这里突现出来的间隔可以说是客体在仪器上的投影。应当强调指出的是,这种投影虽然不具有客体性,但却也具有客观性。正如人的影子不同于人一样,客体在仪器上的投影同客体本身有严格的区别。它可称之为投影间隔,也就是实在性间隔。通过投影间隔把某种客体性间隔显示出来,正如通过影子把人显示出来一样。

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设有一个金属园盘,它具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质量、弹性等多种性质。我们把盘的中心挂在一个弹簧上让它上下振动。在这种实验条件下,园盘垂直振动的周期只取决于它的质量,并不依赖于它的形状、大小、弹性等。除质量以外的其他性质似乎都被这个实验条件“滤”掉了。整个客体仿佛“聚焦”成了一个具有确定质量的几何点。它的振动周期可以由质点力学严格地确定下来。现在让我们改变一下实验条件,让园盘绕垂直轴线旋转振动。在这种条件下,园盘振动的周期就不仅取决于它的质量,而且取决于质量的空间分布(即其形状和大小),但与园盘的其它性质无关。此时园盘表现为力学中的刚体,可以按照刚体力学的规律来确定它的角振动周期。这个周期与园盘的转动惯量lm有关。

在宏观实验条件下,由于宏观客体的性质可以在实验仪器上投影出来,仪器对客体的影响原则上可以从观察结果中排除出去,所以人们可以从宏观实在性间隔中直接获知客体本身的信息。但在对微观客体进行实验研究的条件下,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微观现象是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的,必需通过宏观仪器与之相互作用,造成微观过程的宏观显现。于是宏观仪器成为现象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不能从现象中排除仪器的影响,形成纯客体性的表象和直观模型。换句话说,微观客体的坐标、动量特征,只是在微观粒子同测量坐标、动量的仪器相互作用时才显现出来,微观客体的波动特征只是在微观粒子同衍射光珊等宏观仪器相互作用时才显现出来。无论坐标、动量,还是波长、频率,都是微观客体的宏观度量表现的特征,而不是微观粒子自身客体性的内禀性特征。因此,在量子力学产生以后,实在性间隔同实体性间隔的原则性区别才充分地显示出来。但是,实在性间隔并不比实体性间隔的客观性少一些,正如物理实在并不比物质实体的客观性少一些一样。把实在性间隔观说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原则同格论”,或者直接理解为实体性或客体性的东西,都是不合乎科学认识的实际的。说到这里,我想引用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说过的几段话是有益的。他说,“知识只有作为系统才是现实的。主体在系统中蜕化为它的一种规定性,其他规定性成为模糊的、潜在的,成为较为高级的存在中的一个隐而不显的环节”,“主体经过漫长的历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第18页)。在这两段话中所说的主体是指自己运动、自我完成的精神实体,同我们所说的物质实体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在实体与其显现的关系上,与我们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握间隔的关键在于把间隔即事物同其周围的环境区别开来。传统的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它周围的环境,全部环境应当包括整个世界。因此,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变化都受无穷多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是否必须了解所有这一切无穷多的影响后,才能对事物本身有完全的了解呢?凡是持肯定态度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会有误差,因为我们绝对无法了解一切外界因素对事物的全部影响。这就陷入与事实的矛盾。因为事实告诉我们,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是可以达到十分精确的程度的。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支持这种见解的是所谓“硬性联系的宇宙模型”。按照这种模型,人们对事物的完备认识是不可能的,亚里士多德早已对此持否定的态度。他倾向于所谓“软性联系的宇宙模型”。他考虑到了客观世界中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有强有弱,它们对事物的重要性大不相同。那些对事物影响巨大的因素被认为是决定事物存在的本质因素、主要因素,而那些对事物影响较小的因素则被认为是非本质因素、次要因素。按照这种理解,科学抽象之所以可能,是由于我们的理性能够区分出事物的本质方面、主要方面,而舍弃其非本质方面、次要方面。由于非本质方面、次要方面对事物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些影响之和更不会化为乌有,人们对事物的完全认识是不可能的。显然,“软性联系的宇宙模型”对于事物的解释仍然缺少说服力,无法解释我们可以绝对精确地认识许多事物的可能性。它也无法解释本质与非本质、主要与次要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然而令人着迷的是,我们根据间隔性原则所提出的“间隔性宇宙模型”却能克服上述两种模型的缺点。其最为令人神往之处在于,它能够很好地解释事物存在的完美性,它无须借助误差理论来维护自己,它直截了当地就能绝对完备地解释事物。

墨西哥学者托马斯·阿·布罗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制定概念的基本条件在于,物理自然界尽管有其完善的统一,至少可以暂时地分解为隔离的部分。假如不是这样,我们甚至不得不在一个极为简单的情况下考虑到宇宙的全部要素,因而对自然过程的任何研究、任何理解都将永远是不可能的,即使这只是由于我们大脑的局限性。那个我们能够忽略几乎整个宇宙和只集中注意力于我们感兴趣的东西这一事实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从来没有人提起过。但是,我们不应当忘记,就事情的实质而言,这是我们宇宙的非常令人惊异的属性。此外,这个属性并不带有绝对的性质。那种帮助我们建立我们的概念的隔离,始终是局部的和暂时的,因为我们刚一越过某种界限,宇宙的其他部分就开始为我们所感觉,而概念将获得自己的界限。”(转引自《认识结构与科学革命》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页)这就意味着,存在某种客观机制,使事物、对象同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并且规定了科学概念的确切含义。这一点对于科学概念的语义学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科学表明,实存性间隔是在潜存性海洋中突显出来的那个潜存性间隔。而所谓“噪声”就是尚未完全退隐到背景中去的诸多潜存性间隔的混合影响,是隔离条件尚不完备的结果。每个小的涨落都意味着某种潜在间隔的影响,或是某种将会出现的间隔的胚胎或潜结构,反映了多重间隔互相关连影响的深层机制。现代科学对此所知甚少。

贝塔朗菲曾引亚里士多德的话说,“一切进化都靠某一潜在可能性的展开,而把其他许多可能性扼杀于萌芽状态。我们可以在胚胎发育中,在种系发育的蜕化中,以及在科学和日常生活的特化中看到这种现象。”。在社会领域中也是如此,当危机到来时,在社会发展的临界点上,存在着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一旦选择了某种可能性,就把其它所有的可能性都排除了。例如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情况就是如此。从方法论上说,选择是在潜在可能性的空间中收缩自由度的过程。潜能世界的存在和人的需要规定了选择的前提和选择的必要性。

五、间隔性情境

某一间隔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从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剥离出来,从而获得独立的存在。这种使特定的间隔得以显化的物质条件的总和称为间隔性情境。换句话说,由于客观世界中存在着间隔性结构,所以原则上总有可能存在一组条件〖属性i〗,使某种现象〖E〗纯粹地表现出来。这个现象〖E〗就是特定间隔的外观,其中包含着一组自然规律〖Li〗。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外界随机事件的干扰和混杂因素的影响,我们感兴趣的现象很难明晰地显示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条件的控制、调节,将所需要的现象“聚焦”。也就是要造成这样一种环境条件,使所研究的间隔同外部世界隔离开来,并采用适当的概念工具和数学公式将它精确地表达出来。

使间隔得以实现的间隔性情境可以自发地形成,也可以人为地造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或感受到的现象就是自发形成的。人为的间隔性情境则主要是由实验活动或生产工艺流程所形成。正如普里高津所说:“近代科学所发现的人与自然的实验对话涉及到活动而不是被动的观察。必须要做的是,操作物理的现实,让这个现实这样地‘登台’,以便使它尽可能严格地与理论描述相一致。所研究的现象必须被准备好并且被孤立出来,直到它接近某种物理上达不到的但与所采用的概念模式相一致的理想状况。”

一般说来,间隔性情境有如下四个基本作用:(1)能造成某种整体的封闭性;(2)能造成新质的突现(显生)和性质集的并缩(投影);(3)使协调内外观察者的认识成为可能;(4)提供了构造标准现象的可能性。由于间隔性情境对于从实验上把握间隔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又由于上述四点所涉及问题的复杂性,故需对它们加以分别的阐述。

六、间隔的封闭性

间隔的封闭性有多种基本类型:(1)物理的封闭型。如不能通过大于一定尺度的微小粒子的“筛”,不能通过某些化学离子的半透膜,不能通过某种辐射的暗匣,滤波器、电路的截断等等;(2)化学的封闭性。上千万种不同分子结构和性能的物质之间就存在着这种封闭性;(3)生物学的封闭性。如物种的遗传,有机体的异体器官排斥效应,动物的DNA类型、人的血型,等等;(4)信息的封闭性,如不同文化模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俗习惯的隔离等等。

信息的封闭性中,还有三种形式的封闭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一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封闭性。如惯性系中的观察者用任何实验也无法获知系统的外部信息;二是信息接受者的输入装置或器官的封闭性。如一切高度发达的生物体,包括人在内,都有自己特定的“感觉阈”,这种“感觉阈”是由感觉器官的生物学可能性和生理学可能性决定的。低于感觉阈值或仪器灵敏度的信息流对于认识主体而言是信息封闭的和毫无意义的;三是语义的封闭性,如由于不懂某种外国语,而对于该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的信息封闭性,以及异域民俗、文化内涵的封闭性,或由于不懂某门科学而对于有关的公式、概念的语义封闭性,密码的设置,等等。

人的感觉阈的存在既有积极的方面(如果一切外界的影响都能够感觉得到,那么人也就无法正常地生活),又有消极的方面(感觉能力的局限)。如人眼的视力不如鹰眼,人鼻的嗅觉不如狗鼻。但是,人的感觉器官的生理局限性通过仪器的日益精密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克服,人的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可以通过人的理性认识的发展和人类的社会进化来逐渐克服。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上的不可知论是站不住脚的,直观反映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现代管理学中也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封闭性原则: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形成互相制约的机制。当由于某种内外干扰,系统某个部分的功能偏离了目标值时,可通过反馈机制、监控机制使之恢复理想状态。所谓赏罚分明、独立自主、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皆属此矣。在这种管理机制下,)任何故障的发生,都有有效的排除手段,而且能够保证所采取的手段既是充分的,又是必要的。否则等于没有回路的输电线或无解的联立方程。所以封闭性也就是间隔的完备性。间隔不完备就会发生种种问题。

七、不是结束的结束语

以上的一些粗略看法,是我在1992年写的,当时是准备写一本书,但只开了一个头。写了这么一个片断。这年底我从北京调到海南来工作,这件事就搁下了,一搁就是十多年。直到2004年底田运兄到海南来,我才拿给他看看。受到他的鼓励,也倾听了他的一些中肯的意见。现在根据他的意见,稍稍做了一点修改,寄给《思维科学通讯》。如能发表供讨论,我将不胜荣幸。如果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允许,我还是想在晚年把这本书写出来。

(此次发出时间为2020.12.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