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拨号是什么(从号盘拨号到)

你家还有座机电话吗?在65岁的温启俊家中,收藏了十余部座机电话,从最初的号盘电话到带语音播报的电话应有尽有,而这些电话背后,承载了温启俊对家庭通讯进化史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初

小卖铺装了部电话

温启俊家住南岸区四小区,是一名退休中学老师,在他的家里,有一块区域装着他的宝贝——十几部座机电话,有老式的旋转号盘电话,也有新式的带语音播报功能的电话。温大叔说,这些电话,有的是他或者家人用过的,也有的是他从古董店或旧货市场淘来的。

而温大叔收藏座机电话的爱好,要缘于他小时候,座机电话的神秘性。60年代初,温启俊家住渝中区蔡家石堡,他第一次见到电话,是在街边的小卖铺(当时称为油腊铺),那里装了一部黑色的旋转号盘电话,电话上方,挂着一个椭圆形的牌子:传呼电话,能找人来讲话。

温大叔说,那部电话成了他童年记忆里最神奇的物件,“那时候基本很少人用到电话,通话的基本都是因为工作或者是外地亲戚有急事联系,当有电话来了,老板会亲自跑到屋头来‘传呼’你,然后立刻跑步过去接电话,接完了电话要付给老板五分钱。”

语音拨号是什么(从号盘拨号到)(1)

▲温大叔收藏的电话

上世纪90年代初

花4000元家装电话

温启俊说,90年代初,自己已参加工作并已结婚,家搬到了江北城芳邻巷,那时候自己经常要出差,为了方便与家里通话,就下定决心安装电话,“那会的安装费特别高,要4000多元,家里装个电话,就相当于有了一个超级奢饰品,毕竟那时候工资才百八十块钱。”

温启俊还记得,家里的电话安好后,全家都很开心,还专门摆了一桌酒,请了几个要好的邻里一起庆祝,还承诺,以后邻里们的远方亲戚可以打电话到这里来联系。

“那会电话通话费比较贵,不可能煲电话粥,打电话前还要列个提纲,尽快说完就挂了。”温启俊说道。

21世纪00年代初

电话成了家庭标配

温启俊说,随着时代发展,到了2000年左右,座机电话就从一件“奢饰品”逐渐变成家庭标配的“必备品”,安装费变得很便宜,通讯资费也在一点点降低。

温启俊说,又过了几年,有的家庭还另装了1~2部分机电话,在客厅、卧室、书房都可以接电话,后来,又有了无线手持的电话机,可以拿着话筒在屋里一边转悠一边通话。此外,座机电话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带来电显示、电话回拨、语音拨号等等。

而到了这几年,手机功能的越发强大,让座机电话变得有些“鸡肋”,2018年,温启俊家里也拆掉了座机电话。如今,温启俊用的电话,是儿子给买的苹果11,“除了可以随时随地打接电话,每天还可以看微信,上网,刷抖音,拍照,真的太方便了。”

“每次看到我收藏的这些电话,我就特别感慨科技进步的速度,通讯领域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便捷,也是我们一步步走向小康生活的重要见证。”采访最后,温启俊如是说道。

语音拨号是什么(从号盘拨号到)(2)

▲温大叔现在的手机

延展——

更多市民的电话记忆

先生(50岁 男 司机 ):我们家是05年安了座机。没有座机的时候,我们要去街上才能打电话,有时候来来回回一天就没有了,很不方便。

杨女士(48岁 女 饭店老板 ):我记得我们家有座机大概是06、07年的样子,那时候我们常常在外面打工,担心家里面的老人小孩,有个座机会方便很多。那时候安个座机还是很宝贝它的,还专门做了一个木盒子来装它,怕灰落上去。

周女士(32岁 女 文员):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家里有2部座机电话,电话还带防窃听功能,别看是一条线上的,但这部电话接听的时候,那部电话就只能听到“嘟嘟嘟”的电流声。

都市热报-厢遇首席记者 王薇 实习生 向甜甜 受访者图

编辑:戴林

校审:周圆

总值班:严一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