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论坛网站官网(红网网友琐忆)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编者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红网论坛网站官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红网论坛网站官网(红网网友琐忆)

红网论坛网站官网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

编者按

菁菁岁月,迤逦暖阳,春华秋实,时光飞逝。20年风雨兼程,20年砥砺前行,20年硕果累累,20年豪情满怀。在红网迎来20岁生日之时,红网员工和网友纷纷敲动键盘,讲述自己与红网的故事,或成长、或感动、或收获、或惊喜……

红网作为湖南省党网,从成立的那一天起,便踏上了“立足湖南、服务湖南、影响湖南、传播湖南”的万里征程,在白手起家的艰苦条件下,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党和人民群众利益,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历时二十年,走出了一条符合重点新闻网站特点的新路子。在这支努力打造中国知名网站的队伍中,活跃着一个以红网网友为骨干的特殊群体,他们为扩大红网在全国以及海外的影响力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二十年来,红网网友来去变动很大。然而,网友们讴歌党的好政策的初衷没有变,客观反映社情民意的热情没有变,无私奉献的传统没有变。

古道热肠阿丰

我与阿丰相识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年中秋节的中午, 在长沙竹淇茶馆,几个红网论坛网友小聚,阿丰也在场,他很活跃,很会搞气氛,一见面便有老朋友的感觉。

那次见面后,我们来往渐渐多了,我才知道阿丰不只是活跃、侠义,他思维很敏锐,很有思想,天生是做媒体工作的料。

阿丰曾为当时很火的“时尚乞丐”阿海做了很多的事。“时尚乞丐”阿海是做公益的,以济公的形象活跃在长沙的大街上及河西的高校区内,备受媒体与公众的关注。但阿海没有工作,生活处境很艰难。

阿丰在媒体论坛当版主的时候,阿海经常在媒体论坛发一些公益活动的广告帖。阿丰不理解他,阿海所发的帖子常被阿丰删除。阿丰甚至判断阿海是一个白天捡破烂、晚上开奔驰宝马的骗子,直到以网友的身份到了阿海的住所后,阿丰才理解阿海不为人所重视的辛酸与无奈,以及他对婚姻生活的向往和回归到普通人生活的想法。

于是,阿丰下决心帮助阿海走下去。

如,帮阿海的公益宣传做策划。阿海举着公益宣传牌子,跳着“济公舞”,阿丰则不断地为摄影记者设计拍摄角度,他懂新闻点,懂民众的情感需要。

又如,帮阿海找工作。为阿海找工作之事,阿丰几乎跑断了腿……有段日子,阿丰在电话里说,阿海的工作还是没有落实下来,阿海准备前往北京寻找希望。我感觉阿丰很忧虑,有点悲伤。

还有一件事情,阿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有一年的年末,我们筹备红网文化论坛晚会。阿丰是筹备工作组成员,负责晚会场地选址。

那些天特冷,连续下着毛毛雨,伴随着刺骨的风。阿丰骑着摩托车,载着我走街串巷,我坐在后面冷得缩着脖子。

我们一家家酒店地挨个儿察看、比较。他很会杀价,不住地向店方询问,眼里充满期待:“能不能再优惠点……再优惠点。”

我比阿丰轻松,我的工作就是打电话,每到一处负责联络事项,或向工作组其他成员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或联系与会朋友们,我在话吧一坐就是上十分钟,甚至半个小时。这些话吧要收座位费,阿丰只能站立一旁,他腰酸背疼的,实在受不了,就过来和我挤着坐。可挤着坐比站着更难受,他块头大,很胖,而板凳却短小,两人挤着坐时,须用一只腿用力支撑、平衡身子,坐不了一分钟,他便撑着腰起身了。最难受的还是在路边电话亭,阿丰只能在外面等,他不住地搓手、跺脚,冷得缩成一团……

很久不见阿丰了,听说他去《商报》发展了,我很高兴,他最适合这行。

“陪读母亲”残阳

残阳的真实名字叫刘强,是《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一书的作者。

以前听说过刘强,很想结识这位传奇色彩很浓的人物。

有意思的是,我在散文随笔版做了半年版主,却不知道想要认识的这个“刘强”就在眼皮下,就是网友残阳。

有一次,她以残阳名义在散文版发了一个募捐公益帖,事先我并不知其帖已获管理层批准,便转入爱心家园版了,并通知了发帖方。为转帖之事,她与我的“官司”都打到红网管理员那里去了。后来,“爱的小舟”悄悄对我说,残阳就是刘强啊,她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她推销书的收入是用来捐赠给希望工程的。弄清事情经过后,我除了欣赏,也有许多无奈。我想,本想结识刘强,却反而结怨了。其实是我多虑了,没过几天,我们在文化论坛群“见面”了,她说对我印象很好,也早就想认识我了……

没过多久,她来长沙洽谈出书,我们见面了。

残阳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干、热情、自信、很健谈。

残阳创作想法多,写得也就多,她就是一台不停运转的发动机,不停地写,动力来自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心,来自关注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爱心,来自锲而不舍的精神。

残阳是一个下岗女工,但她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她女儿高考复习期间,她就一直陪伴在身边。她想,人家通过摄影来记录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为什么不能够用笔每天对女儿的学习情况和我的一些体会来个总结呢?残阳凭着顽强毅力确实做到了,在她的《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一书中,无论是记录陪伴女儿备战高考200天的心路历程,展现高考给家长和学生所带来的沉重精神负担及巨大精神压力,还是提出如何缓解压力、克服焦躁、跨越心理障碍的科学办法,都以一个普通家长的视角,把问题看得很透,其思维触角已经延伸至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人生……对于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来说,这很不简单,实际上她已实现了一个人生阶段的升华,由一名普通的下岗女工,跻身于一流的思想深邃的写作家行列。

陪读给残阳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也是很深刻的。在残阳的视野里,已经有了关注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人生目标。

红网爱心家园版经常举办一些募捐和义演活动,获得的捐赠实物和收入,总是用于支持希望工程和残联,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残阳就是这个版块的积极拥护者。每次随队参加公益活动,对残阳来说,收获的更多是心灵的震撼。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那种时间紧迫感也只有这种很有社会公德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曾几次送她去返回株洲的车站,她总是提着自己用于捐赠所剩下的书,沉甸甸的,匆匆忙忙地挤上了开往株洲的客车。

世上不缺少成功,缺少的只是自信和勇气,只有把挫折当成是体验生活的方式,才会在挫折中成长,在追求中成功,在发展中升华。

干练又纯真的“交警号手”

我们是在那场“禁摩限电”中认识的。之前,我不知道这个叫“交警号手”的网民是一个女同志。

那段时间,为“禁摩限电”的事情,长沙版被吵得快崩盘了。赞成方与反对方天天发帖争论,甚至叫骂,反对方占上风,版主们根本不敢回帖,稍有不慎,便成了群起而攻之的对象。版主们一筹莫展的时候, “交警号手”出现了,她在我们长沙版很活跃,看问题理性,有一定见解。于是,我在论坛短信里给她留了QQ和电话号码。

我们联系上了,才知道她是个长沙交警,而且是一个女交警。

她说以前不上论坛的,到了长沙版后,对“虚拟网络”的印象和观感有了改变,觉得网络有真实的一面,版面还可以丰富多彩点,最好能够开设一个“焦点问题讨论”栏目,对大家和论坛发展都有益处。

她是个性情中人,喜欢交朋友。但她很忙,她从事长沙市道路故障处置宣传教育工作,一天24小时都处在紧张的在线状态,很难见到她。

刚开始,我曾邀请她参加那次橘子洲纪念毛泽东诞辰的活动,和大家见见面,认识一下,她没有来。后来,她对我说,那天她正好也在橘子洲一带执行任务,很想来,车子都开到距活动场地不远处了,可一想到这是擅离职守,就悻悻打道回府了。

还有一次擦肩而过。那天,她知道“小溪里的石头”的孩子在儿童医院重病室的事情,她开会回来刚好经过儿童医院,于是跳下车跑了进去。连跑带问地,出了一身汗,却无功而返。

她在电话里大声说:“怎么会是这样啊,没有看到一个人,那扇铁门锁得紧紧的,孩子的情况到底好了一点吗?”她跑得气喘吁吁的,路上又太吵,唯恐我听不到。

“交警号手”做事很认真。有一次,有人在长沙版发帖举报一个交警乱罚款,正好属于她管辖的路段。我在短信里对她说了,没想到她真的去进行了调查,并向上级做了汇报。第二天,她在短信里告诉我,事情有点出入,但不管怎么样,警员态度不好是不对的,已经批评教育了,这个朋友的帖子就让它挂着,也是对警队工作的一种鞭策。

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只要是涉及她单位的事,她肯定会不露声色去调查,或者协助上级整改, 就是平时她也会抽出点时间看看长沙版相关的情况反映。

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有点电影里地下党接头的意思。

那是晚上七点的样子,下着大雨。

一路堵车耽误了我不少时间。我很清楚“交警号手”的性格,她肯定会准时到的,她说在路边等。可这会儿,天黑了下来,整条路上都不见人影,只有一台车停在我前方十米处。

我走到那台车的窗前,发现里面坐着一位穿淡灰色风衣的女子,手捧一本手册,借着车内微弱的灯光,正低着头念念有词。

无须询问,这人一定是“交警号手”,她肯定是在挤时间背功课,她说过在学心理学。

我敲了敲挡风玻璃, “交警号手”抬头笑了笑,走下了车。

“大雁老师好。”你看她多精神啊,俊俏的脸庞,一双美丽大眼睛。

她一眼就认出了我。

我们很自然地握手了,就像多年的老朋友……

“交警号手”很少休假,越是节假日越忙,有时还得加班加点,她不习惯当天工作留到第二天做, 曾连续三天,并且每天工作量都是将近二十个小时,连嗓子都嘶哑了。她不是被动地去工作,而是确实喜欢这一行。

后来,“交警号手”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她还是照样忙,甚至更忙,工作之外,她还肩负着市民交通安全教育宣传辅导工作。

第一次值领导班,她诚惶诚恐,一个人躲在车内拿着对讲机不知所措,为了第一次发群呼不出差错,她练习了很多遍,连声音都有些发抖,后来总算很认真、中规中矩地进行了点名和工作部署。完后,长舒了一口气……

在长沙版版主中,“交警号手”是唯一的女性,人缘好,大家都喜欢她,希望能和她经常在一起交流。但这只能是一种愿望了, “交警号手”已经习惯工作忙碌,甚至爱上了这种忙。

后记

当我静下心来回味这篇文字的时候,内心不仅激动,也很感动。2006年我来到红网,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五年了。每年我在这里都会看到一批网友进驻。我突然发现,虽然我和这里面的绝大多数人并无过多深交,如上述文中的“阿丰”“残阳”“交警号手”,我们只是网友关系。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感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有着同样的精神血脉,我们有着同样的红网情缘。

我看身边的网友很像那些处在各行各业第一线、为国家强大而无私奉献的英雄,不计得失,或坚守红网,或奔走在市场、田野、企业、机关、院校,彰显红网精神,一如既往地为市民服务,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他们同样是英雄,同样值得尊敬,值得大书特书!

本文来自【红网-时刻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