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闪里的潘冬子还活着吗?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原型
清贫,不但可以说是思想的导师,并且是风格的导师;它教精神与肉体同样懂得淡泊。——罗曼·罗兰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中国儿童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于1974年10月1日,上映之初便轰动全国,其中主人公潘冬子的形象深入人心,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记忆。《闪闪的红星》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将红色光芒撒革命的土壤中,影响了几代人。 然而,许光作为潘冬子的原型,却鲜为人知。
传奇将领的后裔在《闪闪的红星中》中,潘冬子的父亲是一位农民,在受到红色教育后,毅然走向了解放的道路。潘冬子与父亲相处的时光不多,但父亲一直都是潘冬子精神的导师。现实中,许光的父亲——许世友也同样伟大,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红星,为许光指明方向。
强将之下无弱兵,许世友的教育注定能将许光培养成国之大器。许世友,开国上将,被称为少林寺走出来的传奇将军,至今被众人缅怀。1929 年,许世友与结发妻子朱锡明的第三个儿子降生,不幸的是,前两个儿子陆续夭折,许光便成为了长子。
许世光在军队中,他是说一不二的领导者,但在生活中为人却十分低调,淡泊名利,从不搞特殊化,并多次教育子女:"不要戴上高干子弟的帽子。"
其长子许光深受影响,红色之举育后人,红色之魂绵千代,许世友为许光后来人格的养成及发展铺平了道路。
历经坎坷的童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不平静的童年生活注定了许光将拥有不平凡的一生。历史仅仅给了来到世上的许光两年相对安定的时光,1932 年,鄂豫皖根据地失守,许世友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川陕,与家人失去联系。
从此,父亲消失在了许光的记忆中,两岁的许光随奶奶和姑姑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心惊胆战如履薄冰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多年。十年间,许光未曾受到一点正规的教育,然而在逃难的过程中,许光见识了太多的压迫,太多的人间苦难。这是他学到的宝贵的一课,这种特殊的经历使得许光在红色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1948年,一封许世友寻亲的家书随春风传遍了大别山区。辗转多次,家书终于到达了许世友母亲的手中。老人家颤抖着接过信时,热泪盈眶。同许世友一起参加革命并担任司令员的王树声接济了祖孙俩。
半年后,分别17年的许氏父子终于团聚。许世友望着儿子,倍感欣慰。深思熟虑下,许世友决定将许光送入学堂,接受教育。这是对许光人生有着重要意义的选择,年幼的许光心中早有了坚定的目标:去当兵,像父亲一样报效国家!
随后,许光被送往山东军区文化速成中学学习,班主任李心田对其关爱有加,在得知许光坎坷却不萎靡的经历后,李心田决定以许光为原型创造潘冬子这一角色,并将所著命名为《闪闪的红星》。电影《闪闪的红星》正是基于这部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大红,而低调的许光依然鲜为人知。
红色道路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才,不论在何处都能发光。待许光的羽翼将满时,许世友把许光先后送进了第五航空兵学校和大连海军舰艇学院。经过了漫长的七年学习时光,许光不负众望,快速成长了起来。
那时,许光学业繁重,求学之路并不轻松,每每想起父亲,想起自己的理想,困难便迎刃而解。七年时间弹指一挥间,许光学业有成,成为共和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优秀的舰艇长。
令人痛心的是,许光未能在科研事业上发光发热。禁不住父亲的请求,许光答应父亲回到家乡新县照顾祖母。从此,许光便扎根于新县,回到新县后,许光先是在武装部一干就是 20 年,历任参谋、科长、副部长,直到转业,还是一个老副团。
许光从不在众人面前夸耀自己的父亲,就连与他共事的同事也被蒙在鼓里,评价许光时,他说:"许光踏实稳重,又有主见,且事事谦让,青年有这样的品格,实属难得。"
不忘初心深入骨髓的信念,往往会引导人的一生。转业后,许光从基层做起,没有动用父亲一分一毫的资源,一人摸爬滚打。
许世友带给许光的影响早已浸透了许光的灵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许光都坚持低调勤俭的优良作风,全心全力地践行着"一心向党"和"一心为国"。
许光多次放弃回部队提拔或调到城市工作的机会,为新县的发展倾尽所有。八十载不忘初心,坚守信仰,令后辈敬佩。
84岁时,许光因病去世。他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却是以如此悲伤的方式。令人惊讶的是,这位一生传奇的高干子弟,竟蜗居县城70平旧房,用着被人们淘汰的"老古董"。清贫之下,是闪耀着光芒的灵魂。
许光辞世为后人留下了什么?在临终前,许光将 20 万元积蓄全部捐赠给家乡的慈善事业。他为后人留下的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财富,更有精神上的珍宝。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无论环境怎样复杂,许光始终如一,坚守初衷。对许光来说,人生更像一场修行,或磨难,或赞扬,或批判,或褒奖,许光苦乐自尝,苦心孤诣,从容自得。
作为《闪闪的红星》主人公的原型,红色的后代,党的孩子,扎根基层的干部,清贫低调一生的老战士,许光有太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
文/史海观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