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是她唯一随身携带过的花(茶花女的一生盛时怒放)

《茶花女》是法国作家亚历山大·小仲马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小仲马的代表作。小说讲诉了巴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玛格丽特与青年人阿尔芒的爱情故事。

玛格丽特总是喜欢用一束茶花装扮自己,“茶花女”的称号也由此得来,小说中提到玛格丽特在一大束早上送来的红色茶花中间摘了一朵,插在阿尔芒衣服的纽孔里,所以茶花也是玛格丽特和阿尔芒爱情开始的见证。玛格丽特一生喜爱茶花,她死后,她的坟前也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其实,玛格丽特“茶花女”的称号和小说中一次又一次出现的茶花就预示了玛格丽特如茶花盛放,最终花自凋零的宿命。

茶花是她唯一随身携带过的花(茶花女的一生盛时怒放)(1)

玛格丽特如茶花般纯洁高雅

山茶花别名山茶,是一种观赏花卉。山茶花花色艳丽多彩,花型秀美多样,花姿优雅多态,气味芬芳袭人,品种繁多。山茶花大多数为红色或淡红色,亦有白色,多为重瓣。山茶花开花于冬春之际,丰盈多姿、端庄高雅。

其次,山茶花的花语是理想之爱,据说:山茶花凋谢时,不是整个花朵掉落下来,而是花瓣一片一片地慢慢凋零,直到整朵花生命结束。而山茶花依依不舍的离别方式就像人们对待自己心中的理想伴侣,一再谦让等待。

白色的山茶花纯真无邪,茶花女玛格丽特就如白色的茶花般纯洁善良。她虽然混迹于风尘,表面上生活放荡,挥霍无度。但她内心拥有着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她一直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她善良大度,为人和善,就像一个失足成为妓女的童贞女,所以即使身为妓女,玛格丽特也是一个最多情、最纯洁的贞节女子。

茶花是她唯一随身携带过的花(茶花女的一生盛时怒放)(2)


红色的山茶花清雅高洁,玛格丽特的爱情又如红色的茶花般高洁纯净。不可否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代社会,对于妓女这样身份的人群来说,谈真爱比登天还难。男人对她们只是逢场作戏,玩够了就一走了之。但即使现实这样残酷,玛格丽特仍旧心存美好,渴望真挚的爱情。所以当玛格丽特被阿尔芒的真心打动后,她便奋不顾身的投入到这段感情中,她放弃了繁华的巴黎生活,和阿尔芒隐居乡下,当生活困窘时,她偷偷典当掉自己的马车与珠宝来维持生计,她心甘情愿做出任何牺牲来维持爱情。

但是玛格丽特所有的高尚品德不但未能给她带来幸福反而让她搭上了自己的一生,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当面对阿尔芒父亲老泪纵横的请求时,善良的玛格丽特为了阿尔芒的前途和阿尔芒妹妹的婚姻以及一个老父亲的苦心,她忍痛离开了阿尔芒,并在阿尔芒的指责和报复中受尽折磨,直到自己的生命如茶花一片片枯萎逝去。

作者小仲马同情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同时他也对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和伪道德提出严厉的批判,而伪道德不仅熄灭了玛格丽特的爱情之火,更是扼杀玛格丽特生命之火的刽子手,此外这也是作者情感的移情,小仲马的父亲抛弃了他的母亲,致使母亲一生孤苦艰难度日,所以小仲马为自己的母亲的悲惨遭遇鸣不平,也控诉这个虚伪冷酷的社会,更希望能消除不公平的等级制度和阶级歧视,唤醒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真爱。


茶花是她唯一随身携带过的花(茶花女的一生盛时怒放)(3)


花开花落,独自凋零是你的宿命

小说的开篇有这样一段话:“不难看出我正处身在一个高级妓女的房间里。然而上流社会的女人想看看的也就是这种女人的闺房。这种女人的穿着打扮往往使这些贵妇人相形见绌;这种女人恬不知耻地在巴黎街头卖弄她们的姿色,炫耀她们的珠宝,传扬她们的风流韵事。这个住宅里的妓女已经死了,因此现在连最最贞洁的女人都可以进入她的卧室。死亡已经净化了这个富丽而淫秽的场所的臭气。”

“这种女人”、“恬不知耻”是这些所谓的上流社会人士给予风尘女子的定义,“最最贞洁”则暗示突出了妓女的堕落与不堪。在这些人眼中,安守本分的良家妇女才是正派的女人,即使她们私底下不堪也不在乎,但是如果一个女人是一个行走于风尘场所的妓女,那她必定是自甘堕落的下流女人,人人唾弃和鄙视,避之不及。所以妓女就是下贱的可耻女人,她们要时时远离这种女人,即使现在进入她的房间也是因为死亡已经净化了这个妓女的污秽的腐气。

此外冷酷的资本主义社会也给她们贴上拜金、堕落的标签,世人虚伪的道德观更是冷漠无情的批判着她们的一言一行。所以即使茶花女有情有义,但她的身份已经注定不配拥有爱情,生性纯洁善良又怎样,这样的职业将永远都不会被社会认可,更谈不上受人尊重。

因此在社会,在世人心中,妓女将永远是这样的形象:“她们是没有心肝、没有理性的生物,她们是一架榨钱的机器,就像钢铁铸成的机器一样,随时随地都会把递东西给它的手压断,毫不留情、不分好歹的粉碎保养它和驱使它的人”。

茶花是她唯一随身携带过的花(茶花女的一生盛时怒放)(4)

而就连上帝对她们也是残酷的,他为她们指出两条道路:“一条通向痛苦,一条通向爱情,这两条路走起来都十分艰难,那些女人在上面走得两脚流血,两手破裂”。

了解茶花的人都知道,茶花惧风喜阳,需要在温暖湿润、疏松肥沃的黄土或腐殖土中生长。并且茶花属于较难成活的植物,又因不耐寒,特别是冬天,需要移至室内来防冻保暖,浇水也要适量,开花期浇水量以盆土见干见湿为宜。此外,茶花喜肥,一般在上盆或换盆时在盆底施足基肥,或是勤施淡液肥和薄肥水,这样才能使花大色艳,花期长。

而妓女就如同茶花一般,她们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是难上加难,不被社会和世人认可是她们生存的最大的阻碍,而所谓的伦理道德也为她们设定了无数的条条框框:她们要乖乖遵从社会法制,做一只温室的花朵,寄生于富人怀下,如果想要保鲜期久长些,不仅要艳丽四射,放荡不羁,还得自生乐趣供他人寻欢作乐,消愁解闷。

但是即使是花朵也有有限的花期,妓女更是如此,一旦花期结束,她们就要面对残酷的人生考验:她们一生要经历两次死亡,年老色衰是她们的第一次死亡,这时候,她们被人抛弃,一个人忍受苦难和孤独病老,直到生命终结即第二次死亡的到来。

鲜花盛放时人们赞美或是采摘花朵,花期过后也就意味着再也无人问津,独自承受枯萎、凋零入泥。这是茶花最终的归宿,亦是玛格丽特作为妓女的宿命。

茶花是她唯一随身携带过的花(茶花女的一生盛时怒放)(5)

茶花历久弥香,小说《茶花女》经久不衰

据资料记载,世界上登记注册的茶花品种已超过2万个。而中国的山茶品种就有883个。自古以来,茶花在我国的地位就极受重视,早在蜀汉时期,茶花就被列为“七品三命”。如今茶花不仅是云南省省花,还是昆明市、重庆市、宁波市市花,也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州花。

此外茶花还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名花之一。我国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都不惜大笔墨的盛赞茶花。如郭沫若曰:“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这句诗就明示了茶花非比寻常的地位。郭沫若的另外一首诗“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道牡丹不及茶”更是给予茶花高度的赞美。还有曾巩的一句诗:“山花山开春未归,春归正值花盛时。”道出了茶花独特的魅力:当百花凋零的时候正值茶花盛放时节,并且茶花还有较长的花期。

因此山茶花理所当然的赢得了这样的盛誉:“既具有‘唯有山茶殊耐久,独能深月占春风’的傲梅风骨,又有‘花繁艳红,深夺晓霞’的凌牡丹之鲜艳”。


茶花是她唯一随身携带过的花(茶花女的一生盛时怒放)(6)


同样,小仲马创作的《茶花女》在世界文学长河中的地位经久不衰,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为读者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明的全新艺术形象。他率先把一个混迹于上流社会的妓女纳入文学作品中,开创了法国文学“落难女郎”系列的先河,也彻底打破了世人对于风尘女子的偏见,让读者看到一个人们所不齿的烟花女子身上闪耀着的圣洁的光辉。

除此之外,小说《茶花女》让作者小仲马一举成名。后来,《茶花女》被改编为歌剧,由意大利的音乐家威尔第作曲,影响更为深远。而无论是剧本还是小说,《茶花女》很快跨越国界,流传到欧洲各国。同时《茶花女》还是是第一部被引入中国的西方文学名著。据统计,自1980年《茶花女》新译本问世以来,累计印数已达到百万余册。

茶花易开易落,但花的芳香早已沁入人们心脾,值得久久回味。而经典的文学作品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它是社会生活的媒介语言,阅读经典作品能让读者反思自己,反思社会,实现自我净化,社会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