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琪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北京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期。北京这座伟大城市的发展发生深刻转型,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聚焦“协同发展”报道的重大课题上,《北京日报》是当之无愧的先行者。

“环京圈”巡礼 从潮河出发

“京津冀”一词第一次在《北京日报》上出现是上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京华大地。1979年初,北京在开展京津联运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京津冀公路长途联运总站,发展了从北京至石家庄、衡水、唐山、承德和张家口五条公路干线的联运工作,使运输效率显著提高。从此,“京津冀”开始频繁地见诸报端。

历史上,北京与天津、河北有着深厚的渊源。“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生动形象地阐明了京津冀的内在联系。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普通北京人对于“京津冀”的概念仍比较模糊。曾担任过北京日报工业交通部记者的王一心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北京人知道密云水库,却不知道密云水库的水是从何而来。事实上,密云水库有两个重要的水源,一条是潮河,一条是白河,都发源于河北省。

1995年,北京市领导到潮河上游的河北丰宁、滦平调研。作为随团记者的王一心第一次了解到:潮河竟是北京的一条“母亲河”。“北京人每喝3杯半水中,就有1杯潮河水。”回到北京,王一心向领导汇报采访情况,时任北京日报总编辑刘虎山建议他由水开始,开一个专栏,写一写环京地区与北京的密切联系。刘虎山说,《北京日报》创刊以来,还从未在北京周边地区搞过如此大规模的采访活动,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1996年10月24日,“‘环京圈’巡礼”专栏在《北京日报》头版开栏了。第一篇报道《为有源头活水来》,写的正是丰宁人民为守护密云水库这盆清水,限制工业发展,保护潮河上游生态付出的无私奉献。“为啥紧着治理潮河啊?”“这潮河水,不是流到北京么!”在这篇洋洋洒洒4000多字的长篇通讯中,王一心在文末写道:“我们‘共同’一个水源,我们共有一个家园!”

这一次前所未有的“环京圈”巡礼,不断刷新北京人的认知:张家口人民通过积极营造三北防护林,在艰苦的坝上地区筑起一道“绿色长城”,让北京的天更蓝;华北油田在洪水中受灾严重,依然全力做好北京的天然气保供,天然气并非“天然”来;北京发电量不足,是京津唐电网为京城输送强大电流,让万家灯火明亮。唐山的水泥、安国的药材、固安的蔬菜……都在支持着北京的城市发展。

已退休多年的王一心至今对当年的一个场景印象深刻。那是在唐山采访时,20多个委办局领导齐聚一堂,“组团”接受《北京日报》采访,足见重视程度。“环京圈”巡礼的点点滴滴,成功引起了社会对北京周边地区发展的关注。在专栏最后一篇报道中,《北京日报》还就区域之间、省市之间的经济协作进行了探讨。“怎样在经济协作中加快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共同发展,是一道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这篇题为《同心携手向明天》的报道中,《北京日报》将发展的目光投向了更为长远的未来。

跳出“三分地” 共绘“大蓝图”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城市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一个常住人口超2000万人的“超大城市”。但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大城市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跳出北京市1.68万平方公里的范围,用更开阔的视野审视发展问题。

在“共画一张蓝图”的思路引领下,2013年5月14日,《北京日报》推出“关注首都经济圈”版面,以专门的版面聚焦首都经济圈建设。新专刊的开篇,就是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治大气污染的情况。

随着首都经济圈建设稳步推进,北京与周边省市在产业转移、消费保障、风沙源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合作卓有成效。2014年1月6日,“关注首都经济圈”专刊更名为“首都经济圈”专刊,并增加了出刊频次,由双周刊改为周刊。在开栏的话中,明确将报道重点放在了京津冀三地的交流与合作上。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迎来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如何使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起科学长效的机制,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强调,“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三地合作,党报先行。作为首都党报,《北京日报》主动扛起首都担当。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京津冀一体化”成为高频词汇。《北京日报》与《天津日报》《河北日报》首次合作推出专栏,采访三地代表、委员和相关负责人,共谋协同发展大计。跳出“三分地”,共绘“大蓝图”,成为代表委员的共识。

由于《北京日报》的示范效应,三地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站都开设了相关的栏目,为“京津冀一体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4年5月,“首都经济圈”周刊更名为“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在这个更大的舞台上,《北京日报》不但是聚焦三地协同发展的先行者,而且是引领者。

2015年3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完成了战略的顶层设计,同时拉开了协同发展的大幕。2017年1月,改扩版后的“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周刊正式更名为“京津冀”。从2013年发轫,到2017年周刊定名,《北京日报》紧密跟随国家战略的萌发、实施与全面推进,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全面记录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区域带来的机遇与变化。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一件历史性事件。在雄安新区的建设上,北京提出“雄安需要什么北京就主动支持什么”,挑起大国首都的政治责任。《北京日报》也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热土。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北京日报》已刊发稿件2000多篇,全景式报道雄安新区建设,助力新区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初步形成。2018年6月26日,“协同创新 聚势起航”2018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日报社举行。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相关部门领导及高校专家,探讨环首都经济圈城市如何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紧握机遇、取得突破、协同发展。2019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五周年之际,北京日报联合天津日报、河北日报举办第二届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共议如何更加高质量促进京津冀城镇化进程,如何进一步加快区域资源整合并形成创新合力等。

新报纸创刊 面向京津冀

站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报》社址旁的路口,可以远眺运河商务区。高楼大厦和塔吊鳞次栉比,组成了城市副中心的“天际线”。

副中心建设每年投资10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有的西部省份一年的财政收入。一个个超级工程、重大项目落地副中心,对于记者来说就是新闻的蓝海、深海。

伴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报》应运而生。2021年10月1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这份堪称北京市最年轻的报纸,举手投足间透着不一般:它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北京日报社主办,北京日报社与通州区委宣传部合组编辑部。公开出版发行前,试刊了整整一年。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不仅报道城市副中心。这份与“千年之城”同心同向的报纸,立足副中心、面向京津冀,每天四版,一周五刊。从2020年10月19日试刊至今,市委主要领导先后6次作出批示,对这份报纸提出殷切期望。

按照市领导的指示,《北京城市副中心报》主要有四个报道重点。即:京津冀协同发展、副中心的发展变化、各部门对于副中心建设的支持,以及通州区的历史文化。相应的,报纸也开设了“协同发展绘新篇”“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机勃发”“大家来帮忙”等特色栏目。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除了设专栏,还有专版。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立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不光聚焦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还要报道雄安,从而真正跳出“一亩三分地”。不仅如此,《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还将触角伸向天津、唐山、张家口等环京地区,努力打造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闭环”。

北京因“都”而立,因“都”而兴,最大市情就在于是首都。从北京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时代的北京,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在新时代首都发展中,北京日报社承担起了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

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1)

1996年10月,《北京日报》开设专栏“‘环京圈’巡礼”。

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2)

2013年5月,《北京日报》推出“关注首都经济圈”。

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3)

2014年年初,《北京日报》推出“首都经济圈”,当年全国“两会”期间开辟“京津冀两会连线”专栏。

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4)

2014年5月,“首都经济圈”更名为“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5)

2017年1月,“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周刊更名“京津冀”。

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6)

2021年10月1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 ↓

京环线108公里(从环京圈到)(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