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平定合村并镇(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山西阳泉平定合村并镇(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1)

国家级非遗项目平定武迓鼓亮相娘子 关平定县文旅局供图

平定县,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南部,东倚太行山麓,是晋冀间的交通要道。在这里,34个传统村落呈“整体分散、局部聚集”格局,遍布全县。近年来,平定县在传统村落的旅游发展、特色经营、文物保护等项目上不断发力,逐步形成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提起平定县的传统村落,最有名的莫过于娘子关村。村子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驻守而得名。“人在水上住,水在门前流”,娘子关村依山而建,顺水而居,整个村庄被泉水环绕,水声相伴,美不胜收。

独具特色的“北域江南”风情,让村里游客数量连年增长。据了解,2018年,娘子关村旅游收入突破2000万元;2019年起,村民变股民,年底享有旅游收入分红。

“乘着阳泉市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县里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修复平阳湖,启动水磨房院落修复工作,不断创新旅游项目。如今,娘子关村全村500余名村民参与到旅游发展中,人均年收入超万元。”平定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说,目前,景区正抓紧推进精品民宿、“遇见娘子关”演艺项目等,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营生,在传统村落发展中得到真实惠。

不仅仅是娘子关村,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平定县长城资源十分丰富。在传统村落新关村,村民自发组织义务修复、守护固关长城近30年,如今长城旅游带动了全村发展。新关村老书记苏文裕说,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村里周边餐饮、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解决了上百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下董寨村,背依莽莽群山,面临巍峨绝壁,是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每年的正月十六,小村中的宁静氛围都会被一阵鸣锣声打破——一年一度的下董寨跑马排活动,正在成为拉动村里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历史上的下董寨是重要的军事驿站,携带紧急文书的驿使到此换马不换人,稍作休息后便策马扬鞭疾驰而去。随着数千载历史变迁,驿使这种古代传递信息的形式,被下董寨的祖辈们逐渐演变成了“跑马排”民俗。

“青石悬崖立村寨,尚武跑马古风存。”下董寨村党支部书记袁玉祥说,近年来,跑马活动办得越来越好。峡谷美景、古朴街巷和村里独特的兵寨文化相辅相成,让下董寨村声名鹊起,仅是前来参加跑马排活动的就有1万余人次。

在移穰村,移穰龙灯舞、染花纸也近200年传承不衰。2020年,移穰村建成了乡村文化记忆馆,设立了非遗项目、村情村貌、文化艺术等展室,记录移穰传承多年的独特乡村文化。移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玉庆说,龙灯舞、染花纸为移穰村发展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这些年,非遗让村子变得红火了,来村里的游客也多了。

今年,山西省提出将建设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打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康养 ”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藏在群山之中的大前村风光旖旎,四季有景,民居窑洞全部以石砌为主,被本地人称为“悬崖峭壁上的石头村”。和许多传统村落一样,大前村也曾面临“空心村”的困境。地处偏僻、无资源无产业的村子里有一多半的家庭和人口相继迁出。

为了破局重生,2014年以来,大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爱卿带领大前村村民,重新启动了古村发展进步的征程,在保护中发展以采摘、休闲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和康养旅游,一步步将落后的偏远山乡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

如今,大前村以“山里的家”为建筑理念,植入全新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理念,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太行院子”,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居住、体验,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除了大力发展新型民宿外,大前村还在村南洼兴建了40亩的水果采摘园,杏树、桃树、梨树、樱桃树让游客尽享采摘乐趣。此外,阳泉市还出资修建了一条长达9公里的登山健身步道,串联起村里诸多美景。古村落、乡村体验和新民宿的结合给大前村经济注入了活力,这个曾经的“空心村”展现出了别样魅力。

此外,还有盘活明清古建筑、发展大院文化旅游的宋家庄村,着力打造“和”文化基地、充满文化气息的西岭村,发展红色旅游、以经济发展带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南庄村等等,一村一品,可谓村村皆不同。

有山有水有故事,有村有店有人家……如今平定县的传统村落,不仅保留了完整的山村街巷结构、古老建筑、农耕文化,而且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交相辉映,随意到哪个乡村都能领略别具一格的太行风情。(郭志清 朱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