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1)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皇室和贵族家庭的妇女在婴儿出生后,并不用自己的乳汁喂养,而是把孩子交给奶妈。

以前的奶妈专指那些受雇给人家奶孩子的妇女,进城做奶妈是农村家庭妇女抵抗夭灾人祸、从城市中获取现金收入的少数途径之一。古代皇宫中的奶妈又被称作乳母、奶婆、奶口、乳媪等,而民间的奶妈在方言中被称作奶子。嬷嬷或奶娘。

对于刚生了孩子的上流社会的妇女来说,雇用奶妈哺育孩子出干多方面的考虑。用母乳喂养婴儿可以避孕,因此上流社会并不鼓励母亲给刚生的孩子哺乳。因为孩子是财富的象征,多多益善,儿子可以继承头衔、财富与产业,女儿则是豪门联姻的工具。更重要的是那个时代的孩童夭折率极高,婴孩死亡的情况十分平常,富裕人家的主妇因而要多多怀孕生子,以确保家产有人继承,因此做丈夫的也倾向于雇用奶妈。

而对于许多下层贫穷的妇女来说,自己生下的婴儿饿得哇哇直哭,奶水却要满足富家子女的需求,这与母性本来就是相违背的,但生活所迫没有办法,充当奶妈似乎是她们天经地义的一种谋生的职业。

奶妈的显赫地位

早在西周时期为了加强对太子,世子的教育,就建立了乳保教育制度,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和世子事务的制度。

名义上是以乳汁哺育幼小的太子、世子,但实际上由于乳母与幼儿朝夕相伴,无形中其自身的道德、知识等素养对幼小的太子、世子们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当时对乳母的选择也非常慎重,均“择于大夫之妾或士之妻中”。此后封建时期的宫廷中也大都为婴幼儿雇有乳母,民间妇女也以人选内廷为其荣耀。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2)

奶妈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显赫的地位,特别是皇家的奶妈,一旦其哺育的皇子登基,她便成了极为显耀的人物,往往会有恃无恐,无所不为。

其实奶妈介人主人家的事务很深,还有保护小孩的责任,有的甚至还抚养主人遗孤,并伺机报仇,整个人生都与主人同进退。

早在战国时,秦军攻破魏国,魏王全家被诛杀,只有未满周岁的小公子被奶妈带出宫去,冒着“赐千金镒”“夷三族”的代价,把小公子藏匿起来。后来奶妈被人出卖,遭到秦军的捕杀,死在乱箭之下,奶妈在气绝之际还努力用身体挡住利箭,以庇护小公子。奶妈的表现,除了尽其本分外,更是出于一份厚实无私的真爱。

魏公子的奶妈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但她的义行不仅救了魏公子的性命,也使她的事迹流芳百世。秦王听了这件事后,用牛、羊、猪三牲祭她以表彰其义行

汉魏六朝时候的皇室多用奶妈哺乳新生婴儿。奶妈出身,虽有平民良家之例,大多则为仆婢。但也有奶妈因哺乳照护、经年相处而成为主人、乳子的亲信之人。

西汉武帝的奶妈因罪受刑,临刑前再三注视武帝,几步一回首,作依依不舍状。武帝见此情景,想起与奶妈一起生活的日子,望着苍老了许多的奶妈,悲悯之情涌上心头,于是当下赦免了奶妈的罪。奶妈不只负责养小孩,在政治斗争中还要保护主人,像贾皇后的奶妈在“八王之乱”时就以机智救了她。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3)

当一个身为婢仆的妇女被选来喂养帝王家的子女时,一方面她被迫献出自己的乳汁,减少或放弃对自己儿女的付出,必须战战兢兢避免犯错误导致帝王家新生儿的病变死亡;另一方面知也藉此提升自己在宫廷婢仆中的地位,并使自己的丈夫儿女得以攀龙附凤。

北魏的统治者拓拔氏鉴于前朝太后、外戚秽乱宫廷,致使国破家亡,便召集朝廷大臣商议,定下一条残酷的制度:确立太子后,必须要赐死生母。干是北魏道武帝在立明元为太子后,明元的母亲刘贵人立即被赐死。抚养照料皇太子的重任,便就由奶妈担当起来,以至北魏后历代奶妈都被封为“保太后”,其权势之显赫不言而喻。

到了明代,朝廷取消了赐死太后的制度,但是奶妈的势力依然很强大,有的奶妈竟利用其在朝中的权势惑乱朝政,明熹宗的奶妈客氏就是一例。

客(qiě)氏本是个农民的媳妇,婚后不久就守了寡。18岁时进宫乳哺熹宗,后被封为“奉圣夫人”,客氏被允许在宫内乘轿,连她的儿子侯国兴也被封了官职。客氏先与一个名叫魏朝的宦官私通,以后又开始勾结魏忠贤而疏远魏朝。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4)

客氏与魏忠贤私通多年,他们结党营私,先后弄得皇后张氏流产,皇妃冯氏暴死荒郊,并害死了数个曾被熹宗“临幸”过的嫔妃,张裕妃怀孕临产,客氏竟断绝她的饮食半月,也不派人接生,张裕妃最后哭喊着断了气。另有三位皇子、两位公主皆因客氏而幼年夭折。

明思宗继位后,察觉到了客氏及其同伙的险恶,果断地查抄了客氏寓所。从奢侈的客氏宅院里里,竟然一连发现了八个怀孕的官女。原来客氏是想让自己的侍女与外面的男人野合怀孕后,伺机送人宫中冒称龙种。崇祯皇帝当即下令,将客氏活活打死。

崇祯皇帝在这场“平叛”中,深感奶妈也会成为皇宫的心腹之患,毅然决定,从今以后所有皇太子的奶妈,到了皇太子7岁时,一律赶出皇宫。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像客氏这样居心叵测,兴风作浪,祸乱后宫的奶妈也是极少数。

有奶便是娘?

帝王们嫔妃众多,宫女无数,孕产不时发生,难寻规律,所以宫廷要时时准备好现成的奶妈。皇子的出生对外界来说是一件神秘的事,后宫一旦发现怀孕,乳妇也应随之准备就绪。

皇子(女)出生后,无论生母奶汁如何,都一律由奶妈专门哺乳。皇子(女)一旦离开母体,便不得再接受生母提供的营养。奶妈担负着哺育皇子(女)的任务,责任重大。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5)

内务府既要常年养着很多奶妈,又必须割断奶妈与家人的所有联系,只能专门建府养着她们。明清两代还专门设立了供应宫中奶妈的机关,俗称“奶子府”,地址在东安门北边。每年朝廷都要在京郊民间挑选 “奶口”。奶口是用来哺乳皇室婴儿的,挑选标准十分严格。

据《明宫史》记载,礼仪房是选养奶口等候内廷宣召的地方,有提督司礼监太监管事。奶子府隶属锦衣卫,每年春夏秋冬四个月都要精选奶口40名,其中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各一半,养于“奶子府”以供内宫备用,称为“坐季奶口”。

另外还要选80名候补奶口,记录户籍,这些人只需住在自己家里,称为“点卯奶口”。“点卯奶口”作为候补人员,随时等待内廷的宣召,如果“坐季奶口”不够用了,即以“点卯奶口”补充。点卯奶口如果这一季过了没有接到任务,奶子府就重新选一批奶口待命,这样是为了保证以最佳哺乳期的妇女供应宫廷。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6)

明宫的规矩,后妃从不亲自抚养婴儿,皇子都是在奶妈的照顾下长大的。奶口必须依赖当时的生理状况,所以需要每三个月更换一批新的。

选奶口的范围是北京附近的宛平、大兴二县及各衙门广求军民家有夫之妇,入选奶口的年龄规定必须在15岁到20岁之间,夫妇俱全,容貌端正,生完第三胎后第三个月的妇女作为最佳候选人。

选奶口时,会有接生婆检验奶妈的“乳汁厚薄,隐疾有无”,经过一轮海选,再结合各衙门送来的奶口一起层层筛选,最后做出决定。审查后不符合要求或不懂规矩的奶口会被退回,奶子府再另外挑选替补。

奶口在奶子府居住,遇到宫中宣召,就选取其中一人,梳上高高的发髻、穿上新衣服、画上宫妆进宫去。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7)

在嫔妃临产前几天,奶口要在内廷直房候召,待分娩之际前去伺候,如果生的是皇子,便用生女孩的奶口哺乳;如是公主则用生男孩的奶口哺乳。几位奶口先试着哺乳加以比较,一月以后留下最佳的一位,其余送回,最后选中的奶口会长期留在宫中。

民间妇女是以人选内廷为荣耀的,要是做了皇子的奶妈,就可以终身享受荣华富贵,死后可以厚葬。人选的奶妈可以从光禄寺领取丰厚的报酬,每人每日给米八合,肉四两,每季煤炭杂器,两县召商办送。奶口一经留用,则是“终身制”的“铁饭碗”,一般没有出宫的道理。

清朝初期皇帝多子多嗣,数量不少的皇子皇孙就需要不少奶妈喂养。《清稗类钞·宫闱·皇子皇女之起居》中记载:“皇子生,无论嫡庶,甫堕地,即有保母持付乳媪手。一皇子乳媪四十人,保母、乳母各八。”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8)

清朝自康熙年间发生夺嫡纠纷以后,生了皇子的,为防母后干政,孩子一出生即被带给奶妈们照顾。因此专门负责对奶妈的挑选和管理内务府衙门,挑选奶妈的条件也就十分苛刻。

当奶妈不仅具备严苛的条件,还得忍受常人难以做到的“生离死别"。仅仅要离开刚刚出生不久的子女这点来说,为人母的痛苦就难以想象。再说宫中生活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充满诗情画意。

为确保奶妈奶水充足,奶妈每天要吃一碗不放盐酱的肥猪肘子肉,这种肉刚开始吃还好,几天之后就味同嚼腊,难以忍受了。

当然,从事这个行业可以得到很高的酬劳和赏赐,甚至一下会使一个贫穷之家走上富裕的道路。这是许多善良妇女所以挥泪忍痛争相竞选奶妈的根本原因。

皇子奶妈可光宗耀祖,附葬皇陵

历史上走进皇宫的奶妈,有的也能光宗耀祖。

中国自古把哺乳视为替父母服丧的礼俗依据,在礼教盛行的时代,特别是明清,奶妈的功劳也应当是受到铭记的。

东吴孙权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就为他的乳母陈氏建了燕国夫人庙。

奶妈对宫廷事务当然也有一定的作用,有作用就可能有一定的权势与影响。奶妈的作用是较长期的,她一旦哺皇子皇孙乳,皇子皇孙就会记她一辈子,所以奶妈一旦入宫,就没有出宫的道理。如果奶妈所哺的皇子皇孙登基即位,那么这个奶妈更是身价百倍,连同丈夫子女一起受到册封,甚至附葬皇陵。

东汉安帝封奶妈王圣为“野王君”顺帝封奶妈宋氏为“山阳君”,北魏太武帝生母早死,尊奶妈窦氏为保太后,继之文成帝也尊奶妈常氏为保太后,次年又尊为皇大后。唐中宗封奶妈干氏为“平恩郡夫人”。元朝时,世祖封皇子燕王的奶妈赵氏的丈夫巩性禄为“性育公”;元文宗封奶妈的丈夫为“营都王”,成宗封奶妈的丈夫为“寿国公”。仁宗封奶妈的丈夫杨性荣为“云国公”。

皇陵附葬奶妈坟的宫俗最晚始于唐代,昭陵附葬的彭夫人墓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奶妈坟。此坟据说仍存遗迹,墓呈圆锥形,高8米,直径2米。

明清定制,皇帝的奶妈一律封为“奉圣夫人”名号,同时,对奶公(即奶妈的丈夫)和其子孙也给予封赐,并给予一定产业。奶妈死后要附葬在皇陵之旁,奶公也要与奶妈合葬一穴,并为之立碑,以示不忘其哺育之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所以待奶妈好,不仅由于从小吃她的乳汁而有感情,而且是为了符合封建礼教的规范需要,因为吃过奶妈的奶,所以也要有一点孝敬之心。皇帝与奶妈之间的感情联系是难以割断的,奶妈的影响力在这种乳子顾念恩情的气氛中发展,成为攀龙附凤者的重要渠道。

皇家的奶妈,一旦其哺育的皇子登基,她便成了皇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远远不如与奶妈相处的时间长。皇子在婴幼儿时期,离不开奶妈的养育和陪伴,皇子在奶妈的扶持下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在皇帝们幼年天真的岁月里,奶妈对于他们来说更加重要,哺育、爱抚之中,母子间的依恋情感油然而生。

当皇子稍稍长大,不再需要奶妈的照顾时,在感情上仍然离不开她,因此古人说皇帝长于奶妈之手。幼年失母的皇子,更是把奶妈看作自己的亲生母亲。由于奶妈在皇帝幼年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即位后的皇帝对奶妈的礼遇也是很厚重的。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9)

曹雪芹曾祖母曹玺夫人孙氏被挑选为康熙的乳母,康熙幼时3岁丧母,更视乳母为生母,故对曹氏一族恩宠有加。比如扬州书局即是康熙的乳母之子,曾任康熙御前侍卫的曹寅所设。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康熙的宠臣,时任两淮盐政,他奉命设立的印书局,是刻印国家大典的重要文化机构。

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写道:惟一给他难以忘怀的母爱的是奶妈王连寿。当3岁的溥仪被太监强行抱进宫而大哭大闹时,是奶妈不顾一切从太监手里把他夺过来抱在怀里,溥仪立时停止了哭叫,紧紧搂住奶妈,王公大臣们只好让奶妈抱他进宫。在陌生的皇宫里,奶妈是他惟一感到可亲可敬的人。她虽然不识字,不会讲什么仁恕之道,然而她那朴素的语言和普通的道理却使溥仪受到了影响。

奶妈是婢女,是管家,也是家人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一般的富贵人家大都给新生儿雇请奶妈,大多数奶妈都是因为家贫而受雇于人,当然也有买来的奶妈。

明清时期在一些贵族和富豪大户之家普遍流行雇佣奶娘,子女出生之后不由亲生母亲直接哺育,而要请专门的奶妈哺乳。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减少因喂养子女给母亲带来的许多麻烦,使她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养尊处优及服侍男人。

也有人认为富贵人家雇用奶妈即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身份地位,表示自己有钱财养奶妈与小孩。另一种说法是:妇女哺乳时不容易怀孕,所以主妇想在生完一胎后快恢复生理周期,就让奶妈来哺乳,以便早日恢复生育能力。

以前的富贵人家在主妇刚怀孕时就会注意找奶妈,尤其是观察家里的婢女,必须找一个健康而且可靠的人。传统社会的奶妈在主人家族中也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奶妈不只被当成家人,而更像是家里的管家,甚至是长辈。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顾廷烨的奶妈常嬷嬷就是这样的角色。她本是顾廷烨外祖母家的奴婢,年轻的时候是他母亲的奶妈,后来母亲去世,把顾廷烨抚养长大成了他的奶妈。当顾廷烨生了子女,又成了子女的奶妈。

古代为什么喜欢聘请奶娘(古代民间妇女最为荣耀的职业)(10)

常嬷嬷当了三代人的奶妈,在顾家属实是支棱起来了。满屋子的佣人老妈子没有谁能大过她去,甚至连继母小秦氏都忌惮三分,顾廷烨更是待她如亲生母亲一般。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奶妈作为婢妾之辈,身份卑贱、任人宰割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有资料记载,在大户人家,奶妈的乳汁并不只是供给婴孩,而是另有其他的用处。中国古代认为妇女的乳汁中会有长生不老药的成分,以女人的乳汁作为滋补男人元气的药方。

有些奶妈没有奶了也不敢说,怕说了会被主人解雇。有些奶妈则成了引起了主妇们嫉妒与仇恨的根源,主妇们出于性嫉妒心理而对奶施以毒刑摧残折磨,刀砍火烙、割舌剜目等无所不有,手段之残酷令人发指。

其实对奶妈来说,并非要一步登天,大富大贵,与惶恐度日相比,“生则厚养,死则追念”,就是最好的待遇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