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不听话的孩子(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懂理的父母)

孩子2岁之前是没有 自我意识或是自我意识不强,所以表现为很听话,大人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发展为以自我为中心,具体表现为不按大人的意识行事,不喜欢大人安排自己的一切,喜欢自作主张等一些不听话的行为,很让父母烦恼,但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根据孩子成长的规律,孩子都存在两个特别不听话的阶段,每个阶段父母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与孩子相处,引导和教育孩子向正确的轨道上前进。

父母眼中不听话的孩子(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懂理的父母)(1)

第一阶段是2岁到4岁之间,孩子从2岁开始,自我意识逐渐发展,知道自己和他们的区别,自己想做的和别人要自己做的常常表现不一致,孩子选择按自己的意识行事,由于孩子此时自我控制能力不成熟,一旦自己的意愿得不到满足,常常会以吵嚷、哭闹等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让父母感觉到孩子是在无理取闹,进而采取制止的措施,结果导致了孩子的反抗思想,形成真正的固执性格。

2,和孩子一起制定相应的规则,不一味迁就孩子也不简单压抑孩子的行为,用正确可行的规则来逐步规范孩子的行为,有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减少孩子不听话的现象。

3,冷处理,当孩子发生哭闹等极端行为时,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去关注,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也很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减少孩子不听话的现象。

第二阶段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身心的变化更快更明显,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行为,自我意识更成熟,独立性更强情感更复杂,但孩子的价值观和涉世经验及相关知识还不l完善,情感也不稳定,因此青春期也是孩子的迷惘期和危险期,处理不好可能让孩子自卑、胆小固执已见等心理问。

父母眼中不听话的孩子(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懂理的父母)(2)

相应的处理措施:1,积极沟通,冷静看待,青春期的孩子自尊心和独立意识更强,必须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冷静看待孩子的变化,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一般都有抵触情绪,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即所谓的逆反心理,因此,父母与孩子交流要有耐心,要充分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让孩子敞开心扉,才能真正与孩子交心,起到良性沟通的效果。

2,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行为,不要以自己的观念来区分孩子的对错,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大环境去考虑孩子的行为与需求,包括孩子物质和情感上的需求,在法律和道德的范畴内尽量去接受和认可孩子的行为,不要简单粗暴地去打击和压制孩子正常的个性化表现。

父母眼中不听话的孩子(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懂理的父母)(3)

3,和孩子平等相处,青春期的孩子人格上进一步独立,和孩子相处时要以平等的心态,少些命令的口吻,多以商量的态度,不要轻易为孩子拿主意,让孩子参与自己事情的决策,多听孩子自己的意见,事事为孩子作主也就等于事事在为孩子承担责任,不利于独立和责任意识的形成。

不管哪个阶段的孩子,不听话其实都是孩子在自我成长的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父母不用过分担心,应该正确的去引导孩子,保证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