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真实的黑帮电影(48年前教父的大胆)
经典黑帮电影《教父》有这样一个开场:
短暂舒缓的音乐后,银幕缓缓亮起。
一张男人真诚的脸,他动情的诉说着自己家族在美国的机遇和不幸。
没有暴力四溅的荷尔蒙,也没有赤裸裸的犯罪场景,气氛反而带着一点奇怪的平和。
在对黑帮的预期反差之下,让人诧异。
可能有人会问,这是黑帮片?
别慌,往下看。
《教父》拍摄于1972年,由弗朗西斯·科波拉执导,改编自美籍意大利裔作者马里奥·普佐的同名畅销小说,就算在48年后的今人眼里,它的豆瓣和IMDB评分依旧高达9.3、9.2。
《教父》的经典不像是《公民凯恩》那样,留给了后人很多创新技法的启示。
而是在艺术和商业上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富有格调的电影语言,引人入胜的情节。
《教父》是不多的,在影迷、影评人以及电影从业者那里均获得追捧的电影。
我们看到在早期经典犯罪题材电影中,比如《私枭血》(1939),《歼匪喋血战》(1949),《一世之雄》(1938),乃至《教父》男主角马龙·白兰度曾经的作品《码头风云》(1954)。
这些影片的故事主轴都是个人在帮派与犯罪中的挣扎、斗争。
《私枭血》
而《教父》的高明或者与众不同之处则是借帮派之名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史诗。
因此,表面上看起来这是一部黑帮片。
但实际上,导演科波拉拍的是披着黑帮外衣的家族故事。
影片借着反差的人物设置和场景对比,用一种反黑帮片套路的手法为我们诠释了一部不朽的家族传奇。
来,接着往下。
01在电影的经典叙事结构中,人物是故事的锚点。
对《教父》而言,马龙·白兰度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
他在片中饰演了柯里昂家族的话事人——维托·柯里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初代“教父”。
在《教父》里,主创们赋予了教父一种与传统黑帮大佬与众不同的气质。
他笼罩在家庭温度里的人性和父性,成为了这个角色的魅力根源。
比如开场这段戏。
面对包纳萨拉对美国司法体制不公的喋喋不休。
教父维托·柯里昂的反应,却是一通嘟嘟嚷嚷的埋怨,他怪包纳萨拉不把他当朋友。
“我不记得你有多久没请我去你们家喝咖啡了”。
甚至还有点难过的表示:“我太太还是你女儿的教母,但你却从来不想和我做朋友”。
教父这个人物,黑帮老大,但用姜文的话讲,一开场却塑造的像一位“怨妇”。
全程温柔地撸着一只懒洋洋的猫,抱怨着老街坊不要他的友谊。
在这里,手里的猫象征着温情,在教父身份的反衬下,颇有些猛虎细嗅蔷薇的既视感。
这种与众不同的吸引力,恰恰来自黑帮老大与温柔父亲的角色反差。
照全家福,人没到齐,不拍。
当着大儿子的面,又絮絮叨叨的强调家庭的重要和男人应尽的责任。
面对家族危难,他又心痛小儿子走上了一条被逼无奈的道路。
老头一人,几乎贡献了全片90%以上的人生金句。
纵观整部《教父》,维托·柯里昂更像是一位长辈和家长,而非帮派老大。
可以说,是老教父在人物塑造的反差中,带出了影片家族至上的理念,奠定了《教父》家族史诗的基调。
是他拆毁了传统黑帮电影对“Mafia”(黑手党)的“固执己见”,完成了角色从符号到人的回归。
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在老教父的继承人,二代教父迈克·柯里昂的身上,依旧带着这种特质。
迈克从来就不想接手自家的黑帮事业,但他却深爱着家人,这位从二战战场归来的战斗英雄在家族变故中,被迫成为接班者。
尽管迈克“登基”后对待敌人冷酷的令人生畏,但这背后依旧是捍卫家人的意志。
由于此前经历了父亲和自己新婚妻子被暗杀,他对外的凶猛更像是保护族亲的动物本能。
所以迈克的行为逻辑并不是由派邦利益驱动,而是出于维护家人,如他父亲数十年如一日所做。《教父》三部曲中,迈克穷尽一生就是希望把家族带离帮派争斗的漩涡。
由此可见,《教父》中两代教父之间让渡的不是权利,而是家族责任的传承。
这与传统黑帮电影中的人物设置迥然不同,角色反差背后闪烁的是家庭温情的弧光。
02
在电影中,场景最能表现作者的叙事姿态。
《教父》其中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场景就是它开篇的婚宴。
家族联欢,美酒、歌声、欢笑。
这样愉快的开场,与多数黑帮犯罪题材电影开篇鲜明的犯罪与杀戮,大相径庭。
比如在白兰度自己早前的作品《码头风云》中,影片开始不到3分钟,就是一次谋杀,作为主人公的他也被迫参与其中,并且成为了影片后续故事驱动的导火索。
所以,再看《教父》开头的家庭party,无疑凸显了自己和传统同类题材电影更着重个人沉浮的不同。
它把整个柯里昂家族完整的呈现到了观众眼前,聚焦到父慈子孝,阖家欢乐,一来就奠定了《教父》的家族基因。
而导演科波拉,还巧妙的把危险的因素藏在了这场盛宴的背后。
比如后来背叛柯里昂家族,直接导致老教父长子桑尼丧生的小弟保利,他在这场婚礼中的一句“抱怨”,就埋下了此后叛变的伏笔。
另外,后面亲手撕毁教父家族的泰西欧、帮派大佬巴西尔也都在这场婚宴上悉数登场。
家族与仇人,这个开篇不但是历史上那些传奇家族的共同注解,也暗示了柯里昂家族凋落和重生的联系,同时还呼应了《教父》的结局——一个在影史中堪称伟大的尾巴。
爱森斯坦在1925年的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中,拍出了名垂影史的“敖德萨阶梯”。
利用蒙太奇手法把一场沙皇对人民的残酷镇压,真实精练的呈现在了银幕上。
开枪的士兵、惊恐的妇女、滑落的婴儿车、奄奄一息的民众。
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带出了尖锐的矛盾,愤怒的心情。
影片的这一段落在精巧的结构之下,凸显出史诗般的格调。
而《教父》的结尾,同样是一部蒙太奇的教科书典范,
稍有不同的是科波拉用了平行蒙太奇,将多条线上新生和死亡的反差情节相互穿插、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完整的情节结构里。
用强烈的对比将艺术与商业的和谐推向了极致。
我们看到一头是迈克的教女在接受洗礼,另外一面则是对敌人冷血的清理。
婴儿隐喻了新生,也对应了此处教父家族的凤凰涅槃。
于是,画面在神圣的宗教场景和死亡中不断来回切换,在生与死的强烈反差中,家族和仇人——既呼应了影片的开头,又表现出柯里昂家族在浴血中的重生。
这一首一尾惊艳的手笔,把《教父》从传统黑帮题材电影俗套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赋予了其绝妙的家族史诗格调。
03在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家乡意大利西西里岛,现实中当地人的家族体系及伦常规范,非常接近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体系。
以血亲、友谊为纽带。
西西里岛
西西里天主教教堂
也正是如此,才有了老教父维托这个人物鲜明的角色反差。他一切行动都以家人、朋友为出发点,家庭的父性远重于其帮派地位的社会属性。
老头通过努力维系自己的家族特性 ,避免源自西西里老家的传统湮灭在美国个人主义的主流文化之中。
由此可见,《教父》中关于柯里昂家族传奇故事的内核,实际源自其意大利故土的文化投射。
这也是为什么《教父》会如此强调家族,而通常美国同类电影更关注个人的原因。
导演科波拉没有刻意的宣扬暴力,也没有刻意的粉饰帮派人物,通过聚焦一家人的命运沉浮,在宗教隐喻下带出了横跨数十年的美国社会演变史和文化融合进程。
这种异于传统黑帮电影的表现手法,不但烘托出影片家族至上的理念,还拉近了我们和角色的心里位置。
于是,揭开《教父》的黑帮外衣,这就成了一个人人可识的家族故事,对观众而言,更易产生共情。
即便是迈克“黑化”的逻辑和过程,也变得“深入人心”。
这让《教父》成为了后世同类电影争相模仿的对象。
在杜琪峰的《黑社会》系列和刘伟强的《无间道2》中,我们都能看到关于“家族温情”的痕迹。
所以,《教父》中无论是人物角色的反差,还是场景呈现的强烈对比,根源在于科波拉源于意大利传统的家族理念。
它打破了人们传统上对一部黑帮片的所有预期,成就了《教父》的伟大和与众不同。
文/红猪看电影编辑部:猪哥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