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放虎归山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

三十六计之放虎归山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1)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

【原典】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注释】

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为。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三十六计之放虎归山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2)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

【典故】苏代止赵伐燕

《战国策·燕策》: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必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敝其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苏代为燕国对赵惠王说:“我今天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河蚌正张开壳晒太阳,鹬乘机啄食它的肉,蚌合拢双壳夹住了鹬的嘴。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一定有死蚌。’蚌也说:‘今天不放你出来,明天也不放你出来,就会有死鹬。’它们两个都不肯放开对方,结果渔翁把他们一块儿捉去了。如今赵国将攻打燕国,燕、赵两国长期相持,致使百姓疲惫不堪,我担心强秦就会成为‘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您好好考虑一下。”赵惠王说:“好!”于是停止攻打燕国。

三十六计之放虎归山打草惊蛇(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3)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

【故事】

郭嘉定计灭袁氏。

郭嘉的计策是:“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夏侯惇引众人禀曰:“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宾服。今袁熙、袁尚又往投之,必为后患。不如乘其未动,速往征之,辽东可得也。”操笑曰:“不烦诸公虎威。数日之后,公孙康自送二袁之首至矣。”诸将皆不肯信。

于是曹操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忽报辽东公孙康遣人送袁熙、袁尚首级至,众皆大惊。使者呈上书信。操大笑曰:“不出奉孝之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