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家乡的小路文案(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展播顾洪燕)

为充分展示沂源县公路交通事业发展成就,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大交通格局,展现全县各级各单位、人民群众在公路交通建设中作出的贡献。2022年9月,由沂源县总工会、沂源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沂源县交通运输局、沂源县融媒体中心、山东鲁中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鲁中公路杯”“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和摄影比赛活动,历时3个月,目前已经圆满结束。活动期间,收到全县各行各业人士的投稿近百篇,征集到的作品形式多样,图文并茂,主题深刻。经过评委的初步评审,评审出了30多篇优秀作品。《掌上沂源》将陆续播发这些优秀作品,今天播发征文作品《阡陌变大道,“沂”路繁花开》。

通往家乡的小路文案(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展播顾洪燕)(1)

“一场伏击战当场击毙日军指挥官吉川资,毙伤日军200余人、伪军400余人……”没错,我的老家就是在山东抗战史上赫赫有名的石桥伏击战发生地沂源石桥。

爷爷说,他小时候是跟着太爷爷逃荒到石桥的。那时候,整个村子不过稀稀拉拉的百十户人家,没有院墙,没有街道,只是一座座低矮的土坯房散落在贫瘠的田地里。一家人,一间房,出门就是庄稼地,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久而久之,弯曲窄小的田埂被人们踩成了“羊肠”小路。每当雨雪过后,田埂就变得泥泞不堪,有时不小心踩到水坑,一个趔趄,整只脚就会滑进地里,好不容易把脚拔出来,可鞋子又留在了泥地里……

通往家乡的小路文案(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展播顾洪燕)(2)

▲图片来自网络

爷爷成家后,盖了自己的房子,但家门口却有一段南北向的下坡路,路窄坡长,一阵骤雨就会将小路浇得面目全非,沟壑纵横,埋在土里的尖利石块也被冲刷出来,狼牙似的立在土路上,别说奶奶的金莲小脚了,就算是身手矫健的爷爷在“尖石阵”里也只能蹒跚而行。为了出行方便,爷爷便召集年纪尚小的爸爸和叔叔们去河边捡平整规则的青石,然后再把这些青石顺着地势一块块深深嵌进土里。日升月落,在爷爷锤起锤落的敲击声中一条“瘦小”的石板路诞生了。周边的孩子们从此有了新的游戏基地,他们或是在小路上打闹嬉戏,或是找一块平整的青石板写写画画……一条窄窄的石板路不仅见证了父辈们简单欢乐的童年还承载了爷爷一辈对路的渴望。

改革春风吹进门,山村旧貌换新颜。沐浴着浩浩荡荡的改革春风,家家户户门前的路也发生了改变。“要想富,先修路”,在政府号召下,村里的叔叔、大爷也都自发加入修路队伍,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条条平坦的街巷、村路从村里拓宽辐射到村外,打通了小山村的“任督二脉”。路好走了,爸爸就果断入手了一辆自行车。直到现在,我第一次坐自行车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在拓宽平整的沙土路上,年轻的父亲吹着口哨把车蹬得飞快,我上身斜靠在车把上,手摸着铃铛,碰到相熟的人就故意把车铃拨弄的铃铃响。料峭的春风,在耳边呼呼地响着,有时风力一大,漫天的沙土迷得人睁不开眼,人们纷纷竖起衣领遮挡沙尘。爸爸因为迷了眼,冷不丁一个急刹车,差点把我摔地上……记忆中的沙土路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他”让父辈们忽然之间变得像巨人一样,轻而易举将重重山岗踩在脚下,把未来同现在连接得更加紧密。

通往家乡的小路文案(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展播顾洪燕)(3)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老百姓对出行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的沙土路已经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2014年3月4日,中共中央提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在声势浩大的“四好农村路”建设下,我的家乡道路再一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门口的尘土飞扬的沙土路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不仅修到了田间地头,还能容得下汽车穿行。老乡们终于摆脱了瓜果梨桃丰收后“车到村口没有路,瓜果丰收无客顾”的困扰,家家户户买上摩托车、三轮车,山村的特产被高效便捷的“送出去”,外面的新事物也被源源不断“运进来”,有了良好的路况,小山村的经济被成功“盘活”。现在,整洁的道路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山赏水。谁能想到,以前这里只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山村啊。

在沂源这块红色热土上,一代又一代的交通人数十年如一日,于无路处开新路,于荆棘中辟坦途,把血泪辛酸抛在身后,将条条大路刻进历史。今天,我也荣幸成为一名奋战在公路一线的交通人。在新征程上,我们新一代交通人定会牢记初心使命,继续奋斗,把沂源交通事业建设好、发展好,以青春之我践行“交通强国梦”,守护“沂”路繁花开!(顾洪燕)

通往家乡的小路文案(我家门前那条路征文展播顾洪燕)(4)

沂源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