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8章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8章安妮日记)(1)

第1页 作者介绍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安妮·弗兰克是一位犹太少女,原居住在德国法兰克福,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便开始写日记。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从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收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以信件与日记做为例子。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依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

她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安妮在1945年3月9日死于德国一个集中营,死因是斑疹伤寒。她的亲人中,只有父亲奥托·弗兰克活着走了出去。1945年6月他回到阿姆斯特丹,后移居瑞士。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在传扬女儿的日记,让全世界共享。他于1980年8月19日过世。

安妮日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8章安妮日记)(2)

第2页 内容概要

《安妮日记》主要讲述: 安妮本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德籍犹太人家里,为了躲避纳粹党的残害而移居荷兰,不久,纳粹党占领了荷兰,便开始四处搜捕居住在荷兰的犹太人,安妮的姐姐玛格收到了被拘捕的传票,因此安妮一家便提前开始了秘密小屋的生活。

随即,温达安先生一家和牙医迪赛儿也先后搬进了秘密小屋。在秘密小屋里,他们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白天不能随意活动,以免被工厂的工作的人发现,只有在晚上所有人都离开后,他们才能放心的自由活动,也只有在这时安妮才能隔着窗帘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秘密小屋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变得十分敏感而且容易受到惊吓,一阵陌生的脚步声,一串奇怪的敲门声都使他们如惊弓之鸟,食物殆尽、互相的不容忍、争吵使原本就紧张的生活变得更加难熬。

他们失去了自由,只能躲在狭小的房间里,这一切,都反映了躲避起来的犹太人紧张不安的心理与他们凄苦的逃亡生活。他们也从朋友的叙述、收音机、窗外的情景中了解到了许多外面世界的消息,有喜有悲,悲的是德国纳粹不断地搜捕犹太人,将他们赶往集中营,妇女、小孩、老人、病人无一能幸免,在集中营里强奸、毒杀时有发生,那里的犹太人的最终命运便是死亡。

喜的是盟军一步步登陆的消息,这给了秘密小屋里的人无限的希望,他们渴望着自由,希望能再次拥有自由。然而由于他人告密,秘密小屋中的所有人均被关入集中营,日记被迫中断。另一方面,在阁楼中度过的25个月也是安妮开始进入青春期的时期,她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了,因此《安妮日记》也是一位少女成长过程的真实记载。

在开始记日记时,安妮称自己为“安妮”,逐渐地,她改称自己为“安妮·弗兰克”,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在当年的阁楼,今天的安妮·弗兰克纪念馆的墙上,有一道道铅笔做的记号,这是安妮记录的自己的身高变化。她第一次有了月经,非常激动,因为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事”。

安妮甚至非常坦率地谈到了自己对性的朦胧的好奇,她称自己看到女性的裸体总是非常“激动”。在阁楼里,她还和彼德一起偷偷研究他们养的猫的生殖器官,并对彼德能如此冷静地谈论“性”感到非常钦佩。

《安妮日记》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对周围人的各种观点,例如她对父母的婚姻关系非常担忧,因为她觉得他们已经不再相爱了,并对父亲与丹恩太太的调情非常反感另一方面,安妮也尝试着在心理方面走向成熟。在避难的日子里,安妮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日记中竟然有这么多埋怨妈妈的句子,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必须学会与她们相处。她试着和妈妈、姐姐交谈,与姐姐交换各自的日记,学习沟通与了解。

安妮日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8章安妮日记)(3)

第3页 写作背景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是其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也使这本《安妮日记》成为德军占领下的人民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战争结束,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决定完成女儿的夙愿,将日记出版问世。

人物介绍

安妮·弗兰克:安妮是日记的作者,是一个开朗乐观、活泼可爱、善于思考的女孩。即使是在最恐惧、痛苦的黑暗时刻,安妮也仍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她在日记中写到“我相信今天失去的幸福一定能从大自然里再找回来。有信心和勇气的人也决不会困死在不幸的遭遇里”,就是这种乐观的心态支撑着安妮面对一切困难,让她从孤独、寂寞、大人的不解与可能被捕的恐惧中慢慢地走出,她热情开朗、活泼可爱,有着很多的朋友也深受同学的欢迎,虽然被困在秘密小屋,但安妮却热爱写作,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她总是审慎地检讨每件事情,找出事情的症结,善于思考。

弗兰克先生:是安妮的爸爸,是一个谦虚、隐忍、随和的人。他从不主动与人争吵,喜欢孩子并十分愿意教他们功课,即使是在秘密小屋最艰难的日子里,也坚持让孩子们继续学习。他待人和善,心地善良,曾对安妮等人说过“救人第一,其他的事情第二”,也是秘密小屋中最后唯一的生还者。在他的后半生,一直致力于出版和推广女儿的日记。

伊迪丝·弗兰克:是安妮的母亲,原名伊迪丝·霍兰德,最初来自德国亚琛。1925年她嫁给奥托。安妮觉得与她母亲的关系并不亲密或者说没有共同语言,两人经常吵闹。安妮认为她母亲太多愁善感,太挑剔。伊迪丝于1945年1月因饥饿劳累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范·丹先生:和弗兰克一家一起躲藏在密室中的另一家庭的父亲,作为草药专家和弗兰克一起在阿姆斯特丹工作。范·丹先生的真实姓名是赫尔曼·范·佩尔斯,但是安妮在日记中称他为范·丹先生。根据安妮的描述,他聪明、固执已见、识时务,而且有些自私自利。范·丹先生喜怒无常,开诚布公地表达他的想法,不惜挑起事端,特别是他与妻子常常公开地吵架。他于1944年10月或者11月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中。

范·丹太太:的妻子。她的真实姓名是奥古斯特·范·佩尔斯,但是安妮在她日记中称呼她为彼得罗妮拉·范·丹。安妮最初把范·丹太太描写为和善的、有意思的女人,但是后来却称呼她为挑事者。她是一个宿命论者,小心眼、以自我为中心、轻浮、吝啬、讨人厌。范·丹太太经常抱怨家庭境遇,安妮对此并不赞成或认同。范·丹太太未能幸免于难,但是她死亡的确切日期不为人知。

彼得·范·丹:的少年,他真正的名字是彼得·范·佩尔斯。最初安妮认为彼得讨厌、懒惰、敏感,但随后他们成为了亲密朋友。彼得很安静、胆小、诚实。对安妮很温柔,但是他不认同她强烈的信念。在密室期间。安妮和彼得发展成了恋爱关系,这使得弗兰克先生很沮丧。彼得是安妮的初吻对象,是她在密室的知己,爱慕和关注的动力。彼得于1945年5月5日死于毛特豪森集中营,离集中营解放仅仅三天。

玛戈·弗兰克:是安妮的姐姐,1926年在法兰克福出生。在安妮的日记中很少提到她,并且安妮并未描述玛戈的真实性格。安妮认为玛戈漂亮、聪明、多愁善感,是大家的宠儿。然而,安妮和玛戈不是很亲近,玛戈出现在日记中大多只有在安妮感到妒忌或生气时才会被提到。安妮死前的几天,她在集中营中死于斑疹伤寒症

安妮日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8章安妮日记)(4)

第4页 读者评论

这本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记叙了安妮?弗兰克一家以及四名 犹太人为了逃避生离死别的命运,他们便佯装失踪,躲进一座楼房后部,即所谓”后屋“, 他们必须保持绝对安静,因为楼下的办公室和库房白天都有人工作。

他们在这种名副其实暗 无天日的境况下生活了两年多。安妮把他们在”后屋“的生活情况,也包括自己忧愁,不安 、欢乐、爱情全都倾诉在这本日记中。

我觉得,通过记录在日记上发生的许多事情,可以发现,安妮是一个聪明、善良 、纯洁,敏感和热情的一个少女,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的爱好和兴趣十分广 泛,涉及的范围遍及许多方面。

即使在那前途渺茫,生命时刻都有危险的绝望处境中,她也 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她对生活的观察已经远远超越了”后屋“那个弹丸之地,也超越了她 所处的战争年代。她通过观察周围这群人,写下了她对成年人的看法以及对各种问题的思考 。

不难理解,安妮正是通过对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对”后屋避难者“之间的种.种纠纷的 描写,从侧面反映了在法西斯的统治下人民的生活,精神上所遭受的扭曲。尤其难能可贵的 是,在这方面,安妮能对自己一分为二,无情的剖析自己,纠正自己的缺点,此外,日记里 还记下了她与彼得之间的爱恋和她对待爱情的严肃态度。

这本日记中侧面反映最多的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占领了荷兰,在 政治制度上,德国法西斯给犹太人制订了一大堆不成文的规定,可以这么说,在人格上,法 西斯认为犹太人永远比他们低一等,这也反映纳粹德国的残暴。

日记的最后,十分,具体形 象的描绘出二战后,德国法西斯疯狂的抓捕并屠杀犹太人,许多人甚至官兵也开始在黑市卖 食物、药品给犹太人,以此来盈利的表现。这一本看似普通的日记,却真实的反映了二战后德国法西斯疯狂屠杀犹太人 ,反法西斯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安妮日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8章安妮日记)(5)

第5页 名言佳句

1、飞翔的海鸥和其他鸟儿闪耀着银光,光秃秃的栗树上露珠闪闪发亮。

2、财富,名望,一切你都可以失去,你心中的幸福最多可能被蒙上一层阴影,然而你只要活着,总会使你得到新的幸福。只要你能毫无畏惧的仰望上天,只要你知道,你的心灵是纯洁的,幸福总与你同在。

3、通过这事,我明白了:只有在争吵后,才能真正看清一个人。这时候,才能清楚他们的真实性格。

4、拥有信仰的人应该是快乐的,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信仰天堂里的事情的天赋的。

5、对于孤单、惊恐、悲伤的人来说,最佳良药就是出去走走,去一个只有天空、自然和上帝的地方,一个无人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本来的样子,感受到上帝希望人们在淳朴和自然的美景中幸福快乐。

6、我把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从未想过他人,心里只有自己,在日记里平静地记录下我的喜怒哀乐。

(未完待续)

安妮日记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名著速读国外篇----第168章安妮日记)(6)

(文中图片、资料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提供者)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