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27课有的人每小节诗句理解(六年级第27课有的人)
一、词语解释
1、不朽:永不磨灭(多用于抽象事物)。
2、牛马:比喻为生活所迫供人驱使从事艰苦劳动的人。文中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3、下场:人的结局(多指不好的)。
4、抬举:看重某人而加以称赞或提拔。
5、尸首:人的尸体。
二、近义词汇总
情愿—甘愿 永远—永世 伟大—崇高
记住—铭记 到处—处处 抬举—抬爱
三、反义词汇总
伟大—渺小 永远—暂时 抬举—贬低 情愿—被迫
四、作者简介: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中国现当代杰出诗人,忠诚的爱国主义者。1932年开始在《新月》月刊上发表新诗。他的代表作有《难民》《老马》《烙印》等。1949年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们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和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五、课文内容导读
(一)第一部分“生死观”(第1 小节):作者开门见山地对两种人的生与死进行了评价。以两种对立阶级的人为代表,提出不同的人,其生与死的价值和意义迥异的观点,总领全诗。
1、第一个“有的人”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第二个“有的人”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甘愿为人民作牛马的人。
2、第一个“活”指躯壳活着,这些人虽生犹死,他们的生命毫无价值,作者对这些人充满鄙夷和不屑。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
(二)第二部分“两种人”(第2—4小节):写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
1、第2小节,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行为。“骑”字生动地表现了反动统治者欺压人民,作威作福的行为。
“‘啊,我多伟大!’”【语言描写】写出了反动统治者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动作描写】化用鲁迅的诗句“俯首甘为孺子牛”,歌颂了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第3小节,写了两种人的不同追求。①“把名字可入石头”写反动派为自己树碑立传。②“不朽”加双引号起到了强烈的讽刺作用。③“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比喻】这句诗是说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作者把鲁迅先生比作野草,既写出了鲁迅的人生追求,也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佩。“情愿”表明鲁迅先生愿意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
3、第4小节,写两种人不同的人生目的和境界。①“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指反动统治者。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指像鲁迅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
(三)第三部分“人民的态度”(第5—7小节):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人民对待两种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1、第5小节,写面对两种人时人民的不同做法。①“摔垮”反映了人民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仇恨,也说明反动派必将灭亡。②“永远”反映了人民对为人民服务的人的无比爱戴。
2、第6小节,写人民对反动派的痛恨、对革命者的歌颂。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如野草般充满生机,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①“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的恶贯满盈,也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②“春风”“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的蓬勃生命力和不朽精神的热情歌颂。
3、第7小节,写两种人的不同结果。“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前后照应、反复】照应第4小节,写出人生目的不同的两种人,人民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无比爱戴之情。“很高,很高”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革命者的崇高地位,也表现了广大人民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与爱戴之情。
六、主题思想:这首诗在怀念鲁迅先生的同时,通过与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六年级第26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预习笔记,共同怀念鲁迅先生
六年级第25课《好的故事》笔记,追求美好的故事,美好的生活
六年级第24课《少年闰土》预习笔记,初次品读鲁迅先生作品
六年级第七单元《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笔记汇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