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才明白一直敲门是不礼貌的(敲门方式显露修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的效果=7%的语言 38%的语调语速 55%的表情和动作。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比如说开会时,耐心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意见;大家都排着长队时,不去插队;别人输入密码时,礼貌地看向别处;接、递东西要双手等等日常行为。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微小细节,但就是这些习惯成自然的细节,却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一个人的修养。还有一些肢体动作,像敲门声这个常见的小动作就蕴含着人们性格的小秘密和自身的修养。

  有些人敲门声音响亮,这种人一般比较自信、做事雷厉风行。而敲门声小的人,相对谨慎、不自信,在交往中比较消极被动,不敢承担风险和责任。要是有人用手掌把门擂响,甚至用脚踢门,这个人不是来寻仇或打架,就是以财势自恃,看不起屋主。

后来才明白一直敲门是不礼貌的(敲门方式显露修养)(1)

有些人待人接物不善变通,这种人在屋主不方便的情况下坚持敲门很久。敲两下,停一阵又敲一阵,这样的人一般心思缜密、能考虑外在环境中的各种条件,也可能因为思虑太多而遇到无法决断的问题。

  有些人均匀地敲两三声,这种人一般有良好的修养和习惯,对屋主人尊重,侍人接物时也非常懂得自律和自我控制。帕斯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

所以真正有修养的人,早已把自觉内化成了日常的习惯,自然而不刻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