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来稿行走一日(海外来稿行走一日)
你知道乌兹别克斯坦吗?
乌兹别克斯坦,古丝绸之路直穿而过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国家陌生而神秘。但历史上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可是汉唐人络绎不绝的地方。
今天,古丝路不再辉煌,但是大量古丝路文化仍留存了下来。乌兹别克斯坦就是古丝路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国家,它强烈地吸引着我们去转一转,在行走中触摸历史的脉搏。
△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热情好客的乌兹别克人
6月中旬,我们首先到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
塔什干是一座拥有千年兴盛历史的中亚名城,塔什干在乌兹别克语中是“石头城”的意思。我们到的时候,当地气温41度。在拍街景时会发现很多建筑上有一种类凤凰的鸟的雕像或是图案,当地人介绍说,这是吉祥鸟,乌国国徽上的主要图案就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吉祥鸟,背景是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寓意着幸福和乌兹别克斯坦人民对独立和自由的热爱。
△政府“白宫”前,上面也有吉祥鸟的图案
在塔吉克市内的一座大巴扎内(意为集市、农贸市场),蔬菜瓜果应有尽有,馕更是必不可少的主食。
陪同我们的当地记者介绍,因为正值斋月,人们白天几乎不吃东西,只有晚上会吃一顿,所以斋月期间买东西的人相对较少。大市场正进行装修,一半的摊位都不在。乌兹别克斯坦人特别注重外在形象,市场负责人一个劲儿地叮嘱我不要把装修的部分拍进去,显得不好看。
△巴扎内热情的摊主
△美丽的乌兹别克姑娘
经过坚果水果摊位时,摊主都会热情地让你尝一尝他们家的东西,不买没关系,只是让你知道当地的东西很好吃。我就这样葡萄干、开心果、花生、车厘子、草莓尝了个遍……临走时热情的巴扎负责人硬是塞给我一袋车厘子和大西瓜,说是给远方客人的礼物。
△塔什干 议会大厦前的喷灌美丽迷人 图自CFP
一千三百多年前,一个从东土远道而来的僧人行经中亚之都,记下了这些文字:
“飒秣建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极险固,多居人。异方宝货,多聚此国……”
这位僧人,就是西域取经的玄奘,而他描述的"飒秣建国",便是如今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第二站,我们就来到了古代丝绸之路上赫赫有名的撒马尔罕。
走进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意为“肥沃的土地”。
14世纪中叶,突厥人阿米尔·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在其统治下,利用丝绸之路交通枢纽的地理优势,国家经历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因此帖木儿也成为现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民族英雄,在很多城市都有他的雕像。
△帖木儿雕像
在撒马尔罕保存着相当多帖木儿时期的宗教、文化建筑和格局较为完好的低层传统住宅区。2000年,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心脏”是市中心的列吉斯坦广场,这里座落着一组宏大的建筑群—三所神学院,建于公元15-17世纪,是为培养穆斯林神职人员的学府。如今这里是当地民众和外国游客参观游览的地方。
△列吉斯坦广场建筑
在撒马尔罕不得不提的另一位伟人就是帖木尔的孙子兀鲁伯,他是乌著名天文学家、学者、诗人和哲学家,也是撒马尔罕的统治者。他主持修建了兀鲁伯天文台。
△兀鲁伯雕像
△天文台遗址
天文台原本是个三层建筑,有40米大理石六分仪和水平度盘。他领导的天文学研究在当时属于世界领先水平,还吸引了众多外国学者。然而现在地上建筑早已被损毁,只剩下安装六分仪的斜坑道。在三年前主席首次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还来参观过这里,还希望两国的考古队合作共同完成对天文台的考古修复工作。
8世纪从中国传入的桑皮纸技艺
在撒马尔罕给我留下印象的最深的是一家在郊外的造纸作坊,隐蔽在小树林里,此处保留着桑枝造纸的古老技艺,而这项技术大概在751年从中国传入撒马尔罕。
桑枝用水浸泡十天,然后剥皮。
把留下的纤维煮烂,随后捣碎,在这个院落里因为有河水流过,所以利用水车可以代替人力从事这个环节。
接下来把捣碎的桑枝纤维放进水箱内,搅拌均匀,用木板边框的细网平铺滤出,晒干压平。
最后用牛角或石头等打磨抛光。
这种纸在当地被叫做撒马尔罕纸,有光泽且坚韧,留存时间长,可用于修复文物。
布哈拉:阿凡提的出生地
离开撒马尔罕一路向西就来到了另一座丝路重镇—千年古城布哈拉。布哈拉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这里保存下来上百座中世纪的伊斯兰古建筑,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布哈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最著名的是萨曼陵墓、包括宣礼塔、经学院、清真寺在内的卡梁建筑群等。
△卡梁建筑群
离卡梁建筑群不远的广场上有一座骑着毛驴的阿凡提雕像。作为从小听着阿凡提的故事长大的我来说自然不能错过。我们中国人一般认为阿凡提是新疆人,其实他的形象几乎贯穿整个中亚国家。关于他的身世却众说纷纭。对于乌兹别克斯坦人民来说,阿凡提的出生地就在布哈拉。
△阿凡提雕像
乌兹别克斯坦另一大特点是有很多手工艺人,铁匠、织锦刺绣、雕刻等等。技艺传承或是家族内部传承,或是收学徒,一代一代手把手传下来。在布哈拉我们认识了一位当地有名的铁匠,他制作的刀具非常精良,远销海外。他做的刀重量轻,质地坚韧且锋利,分为纪念品类型和实用型。他告诉记者,他是家族第六代传人,如今他的儿子已经是第七代。
布哈拉还保留了当时丝绸之路上贸易集市的遗址,而今天在这里我们还能够看到卖丝绸制品、当地乐器等商品的摊位,一时间感觉好像岁月并没有对这里产生多大的影响。
△古丝绸之路上贸易集市遗址
昔日的丝绸之路古城,今天迎来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近年来,撒马尔罕和布哈拉日渐成为各国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常常能遇到来自欧美和亚洲的游客。
我们走在丝路古城中,感到熟悉又陌生。百姓在这些古建筑中生活、做小生意,善于经商的当地人操着各国语言和来往过客讨价还价,不知曾经的丝绸之路商道上是否也是如此呢?
这里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如今似乎正在以另一种方式重现它往日的精彩。
文|央视亚欧中心站记者 魏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