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6章最佳解读 道德经第25章域中有四大

道德经26章最佳解读 道德经第25章域中有四大(1)

人,可以很渺小,身若尘埃;也可以很伟大,心如宇宙。正如佛经言,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老子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宇宙万物,道为根源,道为总则,万物莫不得之从之,故道大。

天者,至高至上,周覆八方,四时有序,自强不息,天地之合,生养万物,故天大。

地者,驮载万物,包容万千,容污纳垢,不改其德,营养万物,不求恩报,是谓厚德,故地大。

人,万物之灵,顶天立地,神通广大,窥见天机,天人合一,可谓人大。

道德经26章最佳解读 道德经第25章域中有四大(2)

域中四大,人为何能居其一?人有逐步超越之无限潜力,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究竟解脱。

天地人三才,皆不离天道,从道而行,各归其位 ,各适其性,则天下和谐共生。

人有知有欲,有自大之心,有妄为之行,往往背道离德,迷失本性,遭受天谴。

人要活得好,就要尊道贵德,合于德归于道。以道观我,几近虚无,灭尽自大之心;以我观道,我即宇宙,畅游天地之间。

世人要不断突破自我,心怀众生,成就一个大写之人,包涵万物,最后修为成天人,心与道合,天人合一,万物为一。

道德经26章最佳解读 道德经第25章域中有四大(3)

成就大人,大写的人,顶天立地,不为世俗折腰屈膝,不纠结难为自己,真实本分,自然自在,使命担当。

做大人,从小我升华到大我,从有我超越至无我,万物一体,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虚极静笃,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无所待而游于无何有之乡。

做大人,与大道合一。“道”之超越,无穷无尽,天地人皆源于此。

大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天地共同构成一个大的生命系统,超越小我,“我们”才是大写的人。

道德经26章最佳解读 道德经第25章域中有四大(4)

做大人,是实践,是修持。既要超越世俗,也要有使命担当。脱俗而不离俗,不食人间烟火。

洁净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而又不离污泥。红尘即道场,渡人即渡己。

仁者爱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了诸法一如,达一真法界。

做大人,不为名利缠身,不计荣辱得失,不论是非成败,见贤而思齐,克己而省身。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道德经26章最佳解读 道德经第25章域中有四大(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