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一个字太久为什么不认识这个字(为什么盯一个字看久了)
你肯定有过这样一种体验
长时间盯着某个字看
或者重复写一个字
就会觉得这个字越看越不对劲
越写越不认识……
别不承认
想想你被老师罚抄作业的时候
例如下面这个字,你试着盯30秒
越看越一脸懵……
这个字原本在日常中应用频繁,但却可以在长时间的观察下逐渐变得陌生。
有这种体验并非罕见之事,在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个字盯久了好像就不认识了」的话题,参与讨论的人也不在少数。
还有人表示不光是盯久了,一个字写久了也会有出现相同的感觉。
所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semantic satiation」,在中文里也叫做「语义饱和」,简单理解,就是盯着一个文字盯久了,我们的大脑便只重点关注它的字形,从而忽视了它的语义,产生了短暂的陌生感。
通常来说,这个过程只会持续几十秒,当你闭上眼睛或者转头看看其他事物,这种感觉就会消失了。
「美国心理学杂志」早在1907年就对它详细进行了一个描述:如果一个印刷文字在人们眼前多停留了一会儿,人们就会发现它有一种奇怪而陌生的外表。
这种熟悉感的丧失有时候会让它看起来像是另一种语言中的一个单词。这种感觉会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单词看起来仅仅是字母的集合。
有时候甚至会达到极致,使字母本身看起来就像纸上毫无意义的标记。就像这样:
简单来说,就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一直卖命地工作,高强度运转后疲惫了,出现短暂的“罢工”。
短时间内进行了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神经元感觉到疲倦了,它就会选择偷懒,减少接受刺激。直至最后罢工,也不发送信号给神经中枢了。因此,我们看到一个字就只剩下它的形状,而短暂失去了它的内涵。
任何一个词都可能成为我们体验语义饱和的牺牲品。但是,部分单词失去意义的这个时间长度,可能会比其他词来的长。
比如「explosion(爆炸)」,Leon认为这是一个带有戏剧性色彩,能引起强烈情绪感觉的词。
能让我们在十分短的时间内产生语义饱和感觉的字,都是一些字形简单的,极为日常的字。
有些字念什么看第一眼估计你就会脱口而出,但盯久了,就会变得陌生。
在长久的观察下,我们会逐渐忽视这是一个汉字,而去注重笔划图形,反而更容易脑补成道路,其他符号等等。
如果你有时会为“不认字”感到烦恼
可以转转脖子,动动手指
暂时不去看这个字
过段时间再回来看它
就会发现顺眼多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