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观音有现实的原型吗(血观音里最狠毒的人)
“海棠断枝不见血,两生花开难渡还。”
这短短两句歌词,却唱出了棠家三位女人黑暗的一生。如果说《血观音》中最善良的角色是谁?
估计很多人都会说是棠宁,是里面最狠毒的棠夫人所生的唯一的一个女儿。
01 《血观音》的剧情设计
《血观音》这部影片表面是在说断了手的的观音像,实际上影片通过棠家的三个女人所讲述的背后争权夺利的事情。
这部获得了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第5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的电影,对人性的刻画确实让人叹为观止,每个人都能从里面琢磨出来一些对人性新的看法。
02棠宁的毁灭之路
影片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为什么同样是在棠夫人的引导下,棠真对棠夫人的手段是认可接受的,棠宁却是痛苦挣扎的,这在影片中最直观的显示是棠宁是个本质善良的人。
虽然影片中没有过多的描述棠宁小时候的生活,但是从故事的背景,棠宁的处事、生活习惯上而言,棠宁孩童时代的生活大概率还是不错的。
棠宁与棠真不一样,棠真出生就背负着不明不白的身世,一直受到周围人或多或少的嘲讽和打压,受到棠夫人变态的培养,生长在扭曲的环境下,生活复杂的棠真已经成为一个习惯于心计和肮脑的人。
而棠宁在孩提时代生活大概率还算稳定富足,内心处于有安全感的状态,她有自己烧钱的爱好——画画。
她有自己情感寄托的方式和了解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她能够给自己营造一种理想的世界,所以她对现实世界的残酷不愿意去完全接受,因此即使是在成年了,她也依旧保持着自己单纯的一面以及对爱和平静生活的渴求。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时的受到的教育,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所留下的烙印足以掌控一个人的一生。
有理想的人必然不是个冷血无情的人,能创作的棠宁也注定摆脱不了情感对自己的冲击。画是人物内心的反应,棠宁做不了狠心的人,她的痛苦纠结展露无疑。因为她受过正确的世俗三观的教育,有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不可能认同出卖身体的权色交易。
棠宁也不可能成为一个无情的人,因为她热爱的画画不允许她没有感情。她无法拒绝也反抗不了母亲棠夫人的安排,只能自我麻痹,强迫自己做棠夫人情色交易的傀儡,自甘堕落,自我拉扯,最后走向自我毁灭。
而棠真,棠夫人名义上的小女儿,却从小耳濡目染,对人性的阴暗已经习以为常。
能够毫无负担的接受对人心的利用,能狠心的见死不救林翩翩,也能面不改色的出卖自己的母亲棠宁。
影片中棠夫人评价棠宁“小姐命,丫鬟身”,这一点也能证明棠宁的生活至少小时候是不错的。棠宁之前是在正常的三观下成长到了懂事的年纪,父母家人对她是值得信任的。
父亲去世,自己与母亲相依为命,结果却被自己信任的母亲出卖,卖给香港的“神猪”,这无疑是对从小建立的常规信仰和接受的主流伦理道德教育的棠宁一个强力冲击,可以说直接冲垮了棠宁。
也许被困在香港陪睡的那几天,棠宁想的最多是“爱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母爱到底是什么?难道母亲不爱我吗?”
当一个人对父母子女天生的血浓于水的感情产生了巨大怀疑时,这是一个人对自己来处的深刻质疑。
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迷茫,迷茫的下一步就是放纵迷失,棠宁难以消解被自己母亲背刺的事实,带着愤恨和迷茫进行自毁,对于棠宁而言哲学的终极问题: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是她时时要自我审问的问题,也是她冲不破的迷障。
棠宁的一生可以说从父亲去世,母亲棠夫人开始支撑全家开始就一步步的走向了毁灭。
因为棠夫人对权利有着极大的渴求,对世俗成功和自己不会被打倒的超然地位的追求,必然会拉上可以被牺牲利用的棠宁。
因为棠夫人并没有除了性之外更多的筹码去争夺这一切,何况其他的人也有更多的风险。
棠宁的痛苦一方面是在寻求母爱的过程中,证实了棠夫人对自己确实没有什么不舍得的深深母爱。另一方面便是她想爱护庇护的女儿,其实和自己母亲一样不爱自己,甚至嫌弃怨恨自己。
她作女儿时得不到母亲的尊重和爱护,做母亲时又得不到女儿的理解和关爱,给予她生命的人,和她赋予生命的人,明明是这么近这么深的关系,却又是这么远这么冷的距离。
血缘亲情是棠宁无法放弃释怀的东西,是棠夫人困住棠宁的笼子,是棠宁的枷锁,能捆住她的手脚,扼住她的咽喉,成为吊死她的锁链,让她越挣扎勒的越紧。
03 《血观音》为何让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最后,棠宁上了船,随着爆炸的轰隆声,死在了一片火光之中。有人说棠宁太傻,听不出来棠夫人的话外之音,一意孤行上了船。
也许棠宁是天真的相信,自己的母亲不会狠心到杀害自己亲生女儿的地步,也许是真的没有想到棠夫人会在船上放炸药,直接想要永除后患。
也许每条可能她也都已经想到,但最后还是心甘情愿登上那条船。
生命逝去后,也就不用管什么心理的折磨,也不用时时刻刻回忆被母亲出卖的痛苦,反复的思量人生为何会落入这样的一个局面。
如果能打破这一切的不堪和痛苦,用永恒的死亡来换也没有什么值不值得,落入大海也算一了百了,人间的血缘孽债,要我命去还。
结语
《血观音》的最后一句台词,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罚,而是那无爱的未来。”
就算你做了坏事,或是因为种种原因逃过了惩罚,但你逃不过“无爱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