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浩气永存(十年风雨路雄鹰击长空)

——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改革发展纪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鹰击长空浩气永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鹰击长空浩气永存(十年风雨路雄鹰击长空)

鹰击长空浩气永存

——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改革发展纪实

□黄黎黎 桑凌青

长江之南,中吴之地,十年孕育,雄鹰展翅。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已成为影响企业发展、国家强盛的重要因素。时间回溯到2006年4月26日,江苏检验检疫质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质量研究中心”)在龙城常州正式挂牌成立,犹如一只雏鹰破壳而出,幼眼望天,苦历风雨,蹒跚振翅……

雏鹰出壳万里心

雄心万里从头迈。质量研究中心成立之初,人员只有二三个,且面临经费短缺、地处三线城市、市场把握不准等诸多现实困难,几度举步维艰。在时任中心主任戴云徽的带领下,大家不畏艰难,克服困难,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坚定目标,几经磨砺,终将质量研究中心打造成为集质量研究、质量培训、质量咨询、质量评价和学术交流合作于一体的专业质量科学研究机构。

立志不可谓不远,起点不可谓不高。自诞生之日起,质量研究中心便立足检验检疫,服务检验检疫,以“质量强国”“质量兴检”为己任,立志成为江苏乃至全国质量领域具有影响力的传播者、富有价值服务的提供者以及质量工作的有力推动者,确立了“以科学研究为龙头,打造‘质量科学研究基地’;以援外培训为特色,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以国内培训为手段,打造‘质检系统人才培训基地’”的发展目标,内部设立了综合管理部、质量研究部、质量培训部、管理咨询部、用户评价部、学术交流与出版部6个部门,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李京文为顾问,拥有以著名质量专家韩之俊教授为首席研究员的师资团队,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羽翼渐丰探路行

十年来,质量研究中心在不断尝试和拼搏中摸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成长之路,也得到了商务部、质检总局、江苏检验检疫局、常州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呵护着这只雏鹰茁壮成长,焕发勃勃生机。

四两拨千斤,质量研究硕果累累。十年来,质量研究中心建成并培养了一支力量雄厚的科研团队,承担了科研项目20余项,已完成的项目包括“十一五”国家支撑课题2项、质检总局课题7项。作为课题输出,该中心取得专利1个、软件系统3套、专著7本、标准草案12个、示范基地6个、研究报告18份以及研究论文20多篇。十年来,该中心荣获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苏局“科技兴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其中质量指数的研究,已成为质检总局宏观质量管理的理论支撑,正在筹建质量指数发布及数据处理中心;发展中国家检验检疫制度研究,已得到质检总局国际司、检验监管司的重视,成为筹建海外打假数据监测预警中心的制度支撑。2016年3月,该中心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牵头设立“认证认可创新基地”。

凝心筑品牌,援外培训享誉中外。十年来,中心遵循服务国家外交外经贸战略大局的原则,整合质检系统资源,打造“质检援外”培训品牌:共实施援外培训项目80期,培训了来自130个国家的2016名质检官员。中心采用英、法、俄、阿拉伯、西班牙、葡萄牙和柬埔寨语7种语言开展培训,在商务部援外培训系统中呈现出多语种办学的亮点。培训内容涵盖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动物检疫、植物检疫、卫生检疫、食品安全、认证认可和标准化7个专业,覆盖检验检疫全领域。潜心笃志终有成。质量研究中心的援外培训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质检总局先后授予质量研究中心“国际合作交流基地”“非洲国家技术法规研究和培训基地”和“认证认可创新基地”三块沉甸甸的牌子。十年来,通过援外培训,中心收集了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职能机构、技术法规等重要信息,编译非洲等国家相关标准与技术法规近千项,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质检人才,树立了“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为提升国家软实力、营造健康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十年来,中心始终以市场为导向,满足政府、企事业单位需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80余期,轮训16000余名人员。其中包括与美国质量协会(ASQ)、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机构、高校联合举办质量论坛、质量管理研修班、共同培养硕士;为服务企业出口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装运前检验工作,举办28期“装运前检验业务培训班”,培训了1853名授权检验人员;与常州市经贸委、科技局、科教城等机构合作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人员超千人,为质检系统培养了大批质量管理人才。

雄鹰展翅击长空

十年奋斗,砥砺前行;十年发展,宠辱不惊;十年积淀,厚积薄发。

当年的雏鹰已然长大,浩荡长空才是内心所向。“十三五”新思路铺就质量研究中心发展的崭新格局,期间,质量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内设机构,设立规划发展部、质量研究咨询部、国际交流合作部、国内培训部、宏观质量管理部、技术贸易措施部和综合管理部7个部门,创新性地建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检验检测联盟和NQI智库,旨在将质量研究中心建设成为集“质检总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非洲国家技术法规研究和培训基地、认证认可创新基地和非洲标准化研究基地”四大基地于一体,集聚国内外培训、翻译、宏观质量管理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四大功能的质检系统质量服务新高地。

随着“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深入推进,质量工作必将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质量研究中心也将承载新的使命,担当新的任务,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在更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

《中国国门时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