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草种植方法(盆栽牡丹育苗新技术)

盆栽牡丹育苗新技术

[科属]芍药科,芍药属

[产地分布]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经过多年栽培技术的改进,目前牡丹的栽植遍布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栽培面积最大最集中的有菏泽、洛阳、北京、临夏、天彭县、铜陵市等。

牡丹花草种植方法(盆栽牡丹育苗新技术)(1)

[形态特征]

别名洛阳花、富贵花、木芍药等。落叶灌木。株高多在0.5-2 米之间;分枝短而粗。根系发达,具有多数深根性的肉质主根和侧根。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 浅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花单生枝顶,花瓣5 片或多片,花瓣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按花瓣多少可分为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花色有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白色等,通常变异很大;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花草种植方法(盆栽牡丹育苗新技术)(2)

牡丹叶的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凉爽,耐寒,最低能耐-30℃的低温。喜阳光,也耐半阴,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耐干旱,忌积水。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 良好的中性砂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园林用途]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富贵之花” “花中之王”的美犰可孤植、丛植于园林绿地、庭园等处,观赏效果极佳。在园林中常用作专类园,供重点美化区应用。

[品种分类]

1.按株型分

牡丹因品种不同,牡丹植株有高有矮、有丛有独、有直有斜、有聚有散,各有所异。一般来说按其形状或分为五个类型:直立型、疏散型、开张型、矮生型、独干型。

2.按花瓣多少和形态分

根据花瓣层次的多少,传统上将花分为:单瓣(层)类、重瓣(层)类、千瓣(层)类。在这三大类中,又视花朵的形态特征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六种花型。新的花型分类,即把牡丹花型分为单瓣型、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千层台阁型、托桂型、金环型、皇冠型、绣球型、楼子台阁型。

3.按花色分

根据花色可分为复色类、绿色类、黄色类、墨紫色类、粉色类、白色类、粉蓝(紫)色类、紫色类、紫红色类、红色类。

[繁殖方法]

牡丹的繁殖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即播种繁殖;另一类是无性繁殖,包括分株、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

1,播种繁殖

牡丹种子的千粒重约为150~180 克,所以,播种繁殖系数较大,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木,根据这个特点,牡丹播种繁殖多用于培养药用牡丹和嫁接用的砧木。牡丹单瓣型品种结实力强、籽粒饱满、发芽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变异性小,其中以单瓣型品种“凤,丹”最具代表性,常用作嫁接的砧木。牡丹种子九分成熟时采收并立即播种,第二年春季发芽整齐,若种子老熟或播种过晚,第二年春季多不发芽,要到第三年春季才发芽。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50厘米,开沟深4-6厘米,沟内每隔5厘米点一粒种子,播种后覆土12- 15厘米,成土丘状,翌年春平土。种子发芽率可达60%~ 80%。播种后3-5 年方可开花,但以5 年生以上的植株结籽多,籽粒饱满。

2。无性繁殖

(1)嫁接法。嫁接是牡丹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繁殖系数高、苗木整齐规范等优点。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主要有嫁接时间、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几个方面。牡丹嫁接可用单瓣牡丹作砧木,用枝接的方法嫁接。

牡丹花草种植方法(盆栽牡丹育苗新技术)(3)

牡丹也可采用根接法,选择2-3年生芍药根作砧木,在立秋前后先把芍药根挖掘出来,阴 干 2-3天稍微变软后,取下面带有须根的一段截成10~15厘米。采生长充实的当年生牡丹枝条作接穗,截成长6- 10厘米,每段接穗上要有1-2个充实饱满的侧芽,用劈接法或切接法嫁接在芍药的根段上,接好后立即栽植在苗床上,栽时将接口栽入土内6- 10厘米,然后再轻轻培土,使之呈屋脊状。培土高度要高于接穗顶端10厘米以上,以便防寒越冬。寒冷地方要进行盖草防寒,来年春暖后除去覆盖物和培土,露出接穗让其萌芽生长。

(2)分株法。牡丹没有明显的主干,为丛生状灌木,很适合分株,也较简便易行。分株在寒露(10月8日)前为宜,暖地可稍迟,寒地宜略早,分株过迟,发根弱或不发根,过早则易秋发,黄河流域多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

选择4-5 年生健壮的母株,将其掘出,去其泥土,顺其自然长势,从根颈处一株分为二,繁者为三;分株后,可在根颈上部3-5厘米处剪去,伤口用1%硫酸铜或400倍多菌灵浸泡,然后栽植,壅土越冬,翌年春平地浇肥。每3-4 年施行 1次分株,每次得到 1-3株苗,其繁殖缓慢,但分株苗当年可以开花,如果能结合植物生理的促萌手段,增加枝条数量,其繁殖系数可望有所提高。

(3)压条法。

①地面压条。适合根蘖(土芽)少及根系不发达的品种,人秋后,选择近地面的1-2年生枝刻伤压入土壤里,在刻伤处可生新根,翌年秋剪断压条分别种植。也可以在5月底6月初花期后,选择健壮的1-3 年生枝,在当年生枝与多年生枝交界处刻伤后压入土中,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生根,翌年秋季须根已较多,可与母株分离种植。

② 空中压条。在牡丹开花后10天左右枝条半木质化时,于嫩枝基部第2-3叶腋下0.5 -1厘米处环剥,宽约1.5厘米,用脱脂棉蘸生长素溶液如吲哚丁酸 IBA(50 - 70毫克/升)或ABT 1号(40 - 60毫克/升)缠于环剥口,以塑料薄膜在枝条切口部位卷成长筒状后固定,填入炉渣与苔藓混合基质,封口固定,立竿支撑,以后每隔15 - 20天注水保湿,嫩枝生根率可达70%以上。

[栽培管理]

秋季是牡丹的最佳栽植时期,以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带土球移栽为宜。牡丹是深根性肉质根,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宜干不宜湿。栽培牡丹基肥要足,基肥可用堆肥、饼肥或粪肥。通常一年施肥3次,即开花前半个月喷一次磷肥为主的肥水加花朵壮蒂灵;花后半个月施一次复合肥;入冬前施一次有机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