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墨汁需要调(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好玩事儿涨姿势的事儿)

谁说国人不幽默。记得小时候,村里有的大人们看你背着书包上学放学,不问你上几年级,而是这样问:喝了几年墨水(注:此处墨水是指墨块加水研磨后所得的汁液,也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墨汁,不是现在所说的化工制成的用于钢笔书写的墨水,下同)啦?有人上学文化知识学得不好,或者学了文化知识却没有发挥什么效用,村里的人们会说:瞧某某某,书呆子,墨水白喝了。有谁家的孩子曾经出国留学,村里的人们会说:嗯,这娃厉害,喝过几年洋墨水。

墨汁会是什么味道?我小时候没有喝过,也没见任何一个调皮捣蛋又好奇的同学喝过,也就一直不知道墨汁会是什么味道。

哪种墨汁需要调(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好玩事儿涨姿势的事儿)(1)

最近翻阅宋人苏易简著的《文房四谱》,书里说,《开宝通礼》上记载:北齐的朝会制度是:慰问各郡太守后,命他们禀报地方上的情况,文字有错误以及字迹潦草难看的,必定被命令喝墨水一升。这种惩罚性制度也真是有意思。墨汁喝在嘴里会是什么味道?一升的墨汁这量可不算少,想想,我们常人即使是喝下一升的水也会感觉到有些撑肚子吧?这一升的墨汁喝下去会不会胃痛?会不会腹痛?甚至会不会腹泻?遗憾的是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我想肯定不会好喝。当然,我也没有勇气亲口去尝尝。

禁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索性查了查《本草纲目》,还真查到了有关墨的详细情况。墨在土部,也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气味:辛、湿、无毒。主治病症列了十四种,像吐血,用墨磨汁同菜菔汁或生地黄汁饮下;像流鼻血,用浓墨汁滴入鼻中;像大小便血,用好墨细线二钱,阿胶化汤调服;像赤白痢,用干姜、好墨各五两,共研为末。中醋,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米汤送下。日夜服六、七次。由此看来,墨汁不仅是可以喝的,但喝起来应该是口感不咋地,而且还真能疗治疾病。记得小时候,有村里的人后背的皮肤上长了一种什么红疮,疙疙瘩瘩的一片,找到我家来,要求我父亲用毛笔蘸了墨汁,在红疮的周围画了一个圈,说是这样就能避免红疮向外扩展,画了墨圈的红疮,也很快就会消下去。不知道是迷信,还是墨汁确实有治病的奇效。农村的父母,一般都不喜欢小孩子多嘴多舌地乱问,当时我怕一向严厉的父亲呵斥,也就没敢问是怎么回事,只是在心里纳闷了许久。对照《本草纲目》上墨主治的病症之一:“背痈。滴醋磨墨,极浓,涂背周围,中间涂猪胆汁,干了再涂,一夜可消。”这么说来,我小时候所亲历的父亲用墨汁涂抹村人背部的事情,那么村人得的病症,很可能就是背痈了。再对照《本草纲目》上所说关于墨的情况:“气味:辛、湿、无毒”,我猜测,这墨汁应该是有着和蒜泥比较相似的辛辣味的,所以沉浸在书法意趣中的右军同志愣是没有感觉到呢。

不少画家有用嘴舔笔的习惯,古代的画家有不少,近现代的画家也有不少,文字里有记载的也颇不少,可是很少见他们在文章里评说墨汁的味道。我读到的比较早的记载是在《庄子》里。《庄子·田子方》里写道:“昔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砥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赢(同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有必要特别说明一下,用嘴舔笔,在这里可是没有什么褒贬意思的。现当代画家中,黄宾虹在这方面更是舔笔的“行家里手”。王伯敏是黄宾虹的弟子,据王伯敏回忆说,黄宾虹先生画画很有意思。先生的毛笔常年不洗,用的时候就放在嘴里舔巴舔巴,然后用牙齿把笔咬开了就画。先生还特别高寿,九十而终,一生勤于绘事,画风一变再变,即使是在晚年依然作画不辍,这一生里不知“品尝”过多少种墨汁,遗憾的是,关于墨汁的味道,老先生可是只字未提呢。

墨汁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上好的古墨的味道是怎么样的?劣质墨的味道会是什么样的?

传统制墨工艺,主要有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出现的年代比较久远,虽然比较确切的时间还没有定论,但据有关资料记载,在汉代时松烟墨的制作工艺就已经臻于完备。油烟墨出现得相对比较晚,大约是在唐代。至于《本草纲目》里记述的入药的墨,则是松烟墨。被后代制墨者誉为制墨始祖的韦诞,他在《墨法》里曾详细说明了制墨的方法。古文就不引用了,在这里我用白话文简述一下制墨方法和用到的材料:松烟一斤以上,加上好胶五两,浸泡到江南石檀树树皮的汁液里,放入五枚鸡蛋的蛋白,加入研磨并细细筛过的珍珠粉一两、麝香一两,把这些东西和在一起倒进铁臼中,用杵捣三万下……从中,我们也了解到墨的主要原材料,像鸡蛋蛋白,是可以食用的,这个是大家都知道的;像珍珠粉和麝香,可都是上好贵重的中药材呢;像文里提到的上好胶,制墨所用的胶有鹿角胶、牛皮胶等,我猜测应该是鹿角胶,因为古人以鹿角胶为最上等的胶,当然,鹿角胶这东西同时也是上好的中药材;石檀树皮在中医药书里叫“秦皮”,《本草崇原》里如此记载:“气味苦,微寒,无毒。主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久服头不白,轻身。”说得够明白的吧,口味苦,但还有点长生不老的功效呢是不?最后来说重要的一点,就是这制墨的主要原料——松烟,是松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冷却后凝结成的黑灰,估计这东西口感要最差了。说来说去,这墨里面,除了松烟,几乎全是好东西啊!

哪种墨汁需要调(你可能不知道的那些好玩事儿涨姿势的事儿)(2)

手工制墨是苦活、累活、脏活,制墨师傅的手因为长年劳作,严重皴裂,双手裂缝里、纹路里,是墨黑,也是黑墨。“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人们常用来形容书法家、作家的笔力,制墨师傅的双手长期浸染于那些墨粉、墨水中,黑墨浸入肌肤,是不是也有了三分?

怪不得古人的文字里没有记载,那喝了一升墨汁的官员没有出现人命大事,那王羲之先生蘸着墨汁吃了饭后也并没有闹肚子,现代的黄宾虹先生,一生里舔舐了那么多次毛笔,顺带着也吃进去不少墨汁吧?人家黄老先生也没有出现什么不良症状,倒是高寿而终呢。

既然这样,对墨汁的味道好奇的朋友,如果遇到上好的古墨研磨的墨汁,不妨来一小口品尝品尝,一小口就行,因为,上好的古墨那价格还不是金贵了去了?喝多了会心疼银子啊!

且慢,等你看了这段文字再决定尝尝墨汁的味道吧。就在我书里书外到处搜索关于墨汁喝起来会是什么味道的文字资料,感到失望时,很偶然地,在博客上看到一位博友的文字,他记述了几次尝到墨汁(墨水)的感觉:“我就是一个尝过墨水的人,所以我对墨汁的味道自然很了解。北京牌墨水是一次我用舌头修理堵塞的钢笔时品尝到的。这种墨水微酸,味苦,很像酒精。一得阁毛笔墨汁是我多次在写毛笔字时吃饼干而舔到的。一得阁墨汁怪味,但极像红花油和讨厌的西瓜霜。墨块磨出的墨汁是由于用‘墨手’擦嘴巴才尝到的。其味恶心,酷似牛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