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基的真题讲解(公基知识笔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哲学的含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公基的真题讲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公基的真题讲解(公基知识笔记)

公基的真题讲解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含义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名师解读

关于哲学的含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比如,有的人认为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①具体科学是研究世界某一领域特殊规律的学问;

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研究整个世界发展的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唯一标准。

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将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名师解读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如在考试中遇到,这两种表述都是正确的。

(3)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

(4)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可知论认为人的思维不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一)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 名师解读

所谓具体的物质形态,指的就是实物。比如,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水、木、金、火、土、气、形、阴阳等具体的物质形态。其典型的观点包括:

(1)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

(2)气者,理之依也。

(3)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4)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5)“五行说”。

(6)水是万物的始基。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不可再分的原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局限性:

(1)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和动物都看成受力学规律支配的机器。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机械唯物主义”。

(2)形而上学性。它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彼此孤立的、在本质上是不发展变化的。

(3)不彻底性。它只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把精神看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半截子唯物主义”。

★ 名师解读

所谓形而上学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与其相对的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指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19 世纪40 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特别是在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要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

名师解读

主观唯心主义就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的精神。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1)人是万物的尺度。

(2)人为自然界立法。

(3)我思故我在。

(4)吾心即宇宙。

(5)存在即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是这种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精神”。

☆ 名师解读

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之外的神秘的客观精神。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1)上帝创世纪。

(2)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3)老子: 道。

(4)朱熹:理在事先。

(5)柏拉图:理念。

(6)黑格尔:绝对精神。

四、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自然科学前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理论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限

(2)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3)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坚持了辩证法,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内在统一

(4)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 名师解读

一元论是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存在,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思维。

二元论是认为世界有思维和存在两个独立本原的哲学学说。二元论是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它和一元论相对立。

考点清单

考点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考试中经常会涉及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大家一定要记清楚谁决定谁、谁体现谁。--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考点2--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和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1)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具体的领域;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2)二者的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给具体科学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谁是谁的基础、谁给谁提供指导,一定要记清楚)

考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个考点以记忆为主,大家一定要记清楚

(1)“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谁提出来的?恩格斯。

(2)根据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将哲学划分为哪两个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根据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将哲学划分为什么?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考点4--哲学的基本派别。

这个部分以考查应用为主,尤其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在答此类题目时主要把握基础概念,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的,那就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的主观精神的,那就是主观唯心主义;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人之外”的神秘的客观精神的,那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考点5--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该部分主要考查识记,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下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易混易错

(1)题目中如果说“所有的世界观都是哲学”,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能称为哲学。

(2)题目中如果说“哲学是科学的”,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哲学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比如唯心主义哲学就是非科学的。


唯物论

一、物质

(一)物质的定义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名师解读

客观实在性是指物质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二)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1.运动的含义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运动的基本形式

运动的五种基本形式:

机械运动(如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发生改变)、

物理运动(如声、光、电的运动)、

化学运动(如白磷的自燃)、

生物运动(如人体的新陈代谢)、

社会运动(如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 名师解读

最高级、最复杂的运动形式是社会运动。

(三)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离开运动谈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离开物质谈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四)静止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 名师解读

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静止有两种情况:

(1)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

(2)事物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即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处于运动之中。

(2)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3)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形而上学和相对主义的错误观点。

①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的错误。

②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 名师解读

(1)此处常见的考法是题干给出古语或材料,问题干是否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因此,大家需要储备一些常见的古语,例如:

①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②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2)“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怎么区分?

①“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观点,体现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②“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是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其学说之后提出的,其只承认了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是一种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五)时间和空间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离的。运动的物质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

1.时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2.空间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 名师解读

(1)什么是时间的一维性?

时间具有一维性的特点。一维性是指时间一去不复返。

(2)什么是空间的三维性?

空间具有三维性的特点。三维性是指空间具有长、宽、高的特性。

二、意识

生理基础; 人脑

本质 ;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能动作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也就是说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步骤等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也就是说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也就是说意识能够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4)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比如说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 名师解读

(1)人脑是意识的源泉吗?

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

(2)意识的本质怎么理解?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意思是说意识的内容根源于客观存在。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考点清单

考点1--物质定义的提出者是谁?

物质定义的提出者是列宁。

考点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客观实在性。

考点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什么?运动。

考点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此处常考例子,比如能够体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统一的例子有“年年岁岁花相以,岁岁年年人不同”“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注意要分析出题干中哪些关键词对应运动,哪些关键词对应静止。

考点5--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考点6--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人脑。注意人脑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只是生理基础。

考点 7-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此处常常考查应用,给出一段材料问体现的是意识哪一条能动作用,大家要能够区分清楚这四方面。

考点8--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此处主要考查应用,需要大家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和分析。

*易混易错

1.物质的唯一特性和物质的根本属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错误的意识源于主观吗?

此处为易错点。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一个是近似的真实的反映,另一个是虚幻的反映,二者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其“原型”。因此,“错误的意识源于主观”的说法是错误的。


辩证唯物主义

一、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一)联系

1.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联系的基本形式可分为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4)联系的条件性。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但是,世界上每一种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构成联系。

☆ 名师解读

(1)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所以考试中出现的“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2)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此处考试中常见考查违背联系的客观性的例子,比如认为阿拉伯数字“8”意味着“发”。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对部分起支配、统率、决定的作用。

(2)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性作用。

(3)整体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结合,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新功能。

(二)发展

1.发展的含义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

★ 名师解读

此处需要大家区分发展和运动。发展不等于运动。因为运动包括前进的、上升的,也包括后退的、下降的,而其中发展指的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所谓旧事物,就是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消亡的事物。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 名师解读

新事物不是以出现的时间早晚来界定的,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例如邪教、雾霾等,它们虽然是新出现的事物,但是它们的本质不是新事物。对于新事物,我们应从以下角度进行理解: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发展前途、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三)联系和发展具有规律性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名师解读

“规律”是常考的知识点,各地每年都会频繁出题。人类可以“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但是不能“创造规律、改变规律、消灭规律”,因此,选项中出现的“规律可以被创造”“规律可以被改变”“规律可以被消灭”等表述,都是错误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矛盾的含义和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 名师解读

矛盾的同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比如没有上就没有下,上和下相互依存

②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比如乐极生悲,乐和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方法论;

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系;

区别: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

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 名师解读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处常考查应用,考试中常见的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表述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等。

3.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原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往往具有多种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矛盾双方的力量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

方法论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我们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 名师解读

两点论和重点论在考试中常见的表述如下所示:

(1)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既要……又要……、……相结合等。

(2)重点论: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关键/要害……。

4.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含义;

量变:事物在数量上和 程度上的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质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

(1)坚持适度原则

(2)重视量的积累

(3)不失时机地促成质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 名师解读

(1)量变并不一定能引起质变。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事物内部的主要矛盾运动形式发生了改变,才能引起质变。

(2)考试中常见的体现量变和质变规律的表述如下:

①循序渐进。

②防微杜渐。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⑤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含义;

肯定,指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否定,指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趋势

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否定之否定规律内容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方法论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 名师解读

(1)从发展过程看,事物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指的是“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指的是“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2)从表现形态上看,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而不是直线前进或者线性上升的。

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内容和形式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发展趋势等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二)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

(三)原因和结果

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四)现实性和可能性

现实性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可能性是指现实事物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的反面是不可能性,而非现实性。

(五)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 名师解读

“因果关系”如何判定呢?

“因果关系”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两种或者几种现象的出现必须有先后次序。

(2)两种或者几种现象必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例如:“四季更替”现象中四季的出现有先有后,但是不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所以“四季更替”不是因果关系。

考点清单

考点1--唯物辩证法的两大特征是什么?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考点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考点3--规律是客观的。

题目中出现的“规律可以被创造”“规律可以被改变”“规律可以被消灭”等表述,都是错误的。

考点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

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5--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此处主要考查应用,需要考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分析和运用。

考点6--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此处主要考查应用,需要考生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分析和运用。

考点7--两点论和重点论。

在考试中经常考查应用,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表述:

(1)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既要……又要……、……相结合等。

(2)重点论: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关键/要害……。

考点8--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该考点需要各位考生记清楚哪个是根据、哪个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条件。另外,此处还会考查应用,需要在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分析和运用。

考点 9--质量互变规律。

该考点主要考查应用,要求考生掌握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古语、古训,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灵活的分析。

考点10--辩证否定的实质是什么?

扬弃。

考点11--如何判定因果联系?

注意一定要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两种或者几种现象的出现必须有先后次序。

(2)两种或者几种现象必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易混易错

(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这种说法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需要条件的。

(2)“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这种说法错误。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3)“量变必然引起质变”,这种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认识论

一、实践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特征;

客观物质性; 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比如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手段--工具和其他设备等都是客观的

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区别于人的意识活动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

自觉能动性 ;实践又是自觉能动的活动,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活动总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

社会历史性; 实践还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人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构成一定的社会力量,才能进行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

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由生产实践决定并对生产实践具有反作用,也是认识的一个重要来源

科学实验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 学习性的实践活动,受前二者的制约,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发展

★ 名师解读

(1)关于实践的含义需要注意,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常见考查方式为应用,也就是给一段材料,要求分析体现的是哪个特征,因此需要大家理解基础概念,在此基础上灵活分析。

二、认识

(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阶段。

2.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

★ 名师解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考试过程中经常考查记忆。大家一定要记准确:哪个依赖于哪个?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哪个有待于发展到哪个?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二)认识的两次飞跃

认识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 名师解读

(1)认识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

①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2)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①通过实践和调查研究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更重要。这是因为:第一,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又需要理论指导。

第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只有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才有了价值,并使自身获得发展和完善。

(三)认识的特点

1.反复性

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2.无限性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

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世界本身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正确与否只能依靠实践来检验。

☆ 名师解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来源”和“源泉”强调的是“源头”,但不能说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获取认识的途径和方式不唯一,除了实践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书本知识、向他人请教学习、社交媒体等获取认识。

在考试中,“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经常被设计为干扰选项,考生需高度注意,这个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

(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三)方法论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避免教条主义。

名师解读

所谓教条主义,又称“本本主义”,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真理

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原因:第一,真理的内容来自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真理的具体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便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在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面以相互转化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也称为绝对真理)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1)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2)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也称为相对真理)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

(1)从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2)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深化

★ 名师解读

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

1.区别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现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联系

(1)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①真理都是具体的,超出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会变成谬误。

②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如果事物的发展已进入新的时期,但仍然照搬老一套,或者历史条件尚不具备,把将来才能实现的原则当作现实,真理会变成谬误。

③真理是全面的,如果只把某一原理抽出来,割裂它同其他原理的联系,真理也会变成谬误。

考点清单

考点1--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什么?

实践的观点。

考点2--实践的特征有哪些?

客观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此处考试主要是给小例子或者小故事,让大家分析其所体现的哲理,一定要理解基本特点,再加以灵活分析!

考点3--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什么?

生产实践。

考点4--感性认识包括哪几种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考点5--理性认识包括哪几种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

考点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考试过程中经常考查记忆。大家一定要记准确:哪个依赖于哪个?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哪个有待于发展到哪个?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考点7--实践决定认识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例如;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此处考试主要考查应用,要认真分析题干,抓住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囍名师解读囍

(1)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马克思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体现

(6)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7)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

囍精选例题囍

习题1.【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后,开始出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解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之前,自然观上就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而在历史观上都是唯心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才有了唯物史观,选项D正确。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就有的。因此,本题应选D项。

习题2.【单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

A.哲学的基本问题

B.区分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基本问题

C.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D.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把哲学基本问题运用到历史观领域就形成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问题。因此,本题应选C项。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含义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属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其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社会存在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包括社会心理、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科学和哲学等基本要素。和人们的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

★★名师解读

关于社会意识的分类:

(1)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日常社会生活的一种直接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表现为感情、风俗、成见、自发的倾向和信念等。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间接反映。

(2)从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把社会意识形式划分为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非社会意识形态),后者包括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某些管理科学。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名师解读★★★

什么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两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生产力及其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包括实体性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和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和管理等)。在劳动资料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2.生产关系及其构成要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结成的一定的客观的经济关系。其静态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与人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性作用。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名师解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主要表现在:

(1)当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当生产关系没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上层建筑

(1)含义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在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

(2)分类

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

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等。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革。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体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表现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总是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相适应,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社会形态

马克思将社会形态归纳总结为五类,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我国现行的社会主义社会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2)阶级和国家

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只是在社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而又生产不足的这样一个历史阶段才存在的现象。

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没有任何剩余产品可供私人占有,因此不可能发生阶级的分化。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对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阶级对立持续存在,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地主和农民的阶级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在社会主义社会表现为人民大众和少数敌对分子的对立。当生产力发展到极端发达的时候,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时剩余产品极大地丰富,不再需要私人占有,阶级也随之消失。

国家是阶级矛盾无法调和的产物,其根本属性是阶级性,国家内部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国家本身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人在国家中都会有自己的阶级属性,或者是统治阶级,或者是被统治阶级。

名师解读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

(1)当上层建筑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2)当上层建筑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

四、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发展,也推动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形态的转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体现。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革命斗争,而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改革是指在统治阶级保持其统治的条件下,以维护社会的根本制度为前提和目标,依靠现存的社会制度本身的力量所进行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4.科技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推动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杠杆。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名师解读

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考试中常常结合时政内容来考查,如时政出现“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的表述,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考点清单

考点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考点2——社会存在包括哪些要素?

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考点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试中主要考查应用,大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分析,尤其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重点掌握。

考点4——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什么?

社会基本矛盾包括两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考点5——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什么?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考点6——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生产工具。

考点7——生产关系的静态构成包括什么?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与人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形式。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起决定性作用。

考点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什么?

国家政权。

考点9——区分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美学、宗教等。上述例子要记牢!

考点10——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社会基本矛盾。

考点11——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什么?

阶级斗争。

考点12——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什么?

改革。

考点13-—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是什么?

科技革命。

*易混易错

(1)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一样吗?

不一样。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在我国是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一表述正确吗?

错误。先进的生产关系不一定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确表述应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注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一样的。不能说先进的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当上层建筑为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会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