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1)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2)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3)

鲁网8月6日讯(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孟凡庚 孙中正)8月5日,“政企同心促发展 建功献礼二十大”霞浦核电工程2号机组支承环发运活动中,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济南市章丘区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诞生——直径为15.673米、世界上最大整体环轧钢环历经千锤百炼成功下线,远超其他企业能承受的直径10米的极限。

这一“大国重器”,被亲切地称为“世界第一圈”。它的学名叫核电支承环,是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机组上的巨型锻件,主要起到支承、保护作用,将承担起7000吨的重量,加之锻件一体成形,通体光滑平整,没有一道焊缝,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也加大了制造难度。由于是核电部件,一旦安装,在整个核电机组的服役周期内将无法更换,因此,它代表了核电锻件的最高技术水准,也成为伊莱特产品独步全球的最大底气。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世界第一圈”看起来威风凛凛,其背后却凝聚着伊莱特人才团队三年多的艰苦奋斗、科研攻关。

核电机组核心部件,需要巨型环形锻件作脊梁。传统上,制造大型锻件的思路是“以大制大”,也就是做一个大锻件,先用钢水浇注出一个更大钢坯。但是,按照麻省理工学院弗莱明斯教授的凝固理论,材料是有尺寸效应的,规格越大的材料,它的偏析越严重;规格越小的,偏析就越轻。也就是说,在钢水浇注钢坯冷却凝固过程中,钢水中原本均匀分布的各类合金元素会变得不均匀,导致材料使用寿命变短。这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锻造行业领军企业,伊莱特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了院士工作站,由我国著名冶金与金属材料科学家、低温及核结构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三峡水轮机转轮及CRH5动车CRH3高铁转向架国产化、核电用大型容器、蒸发器用精密管材高质量生产做出重大贡献的李依依院士领衔,引进院士1名,博士10余名,建成国家CNAS认证实验室、山东省院士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等,为高层次人才发展提供平台支撑。李依依院士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全新的材料加工技术——金属构筑成形技术,用尺寸较小、冷速较快的金属坯作为基元,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放入真空环境,将金属坯封焊起来,然后加热到高温进行反复的大变形,就像揉面一样,使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完全结合在一起,变成一块内部合金元素更均质的大型钢坯,最终直径为15.673米、世界上最大整体环轧钢环轧制成功。这,便是人才的力量。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4)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5)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6)

科技创新,贵在人才。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工作,正是章丘“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生动写照。众所周知,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谁能想方设法发现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成就人才,增强人才竞争力,谁就能通过人才之源流浇灌高质量发展之地,收获丰硕成果。章丘,省会济南正在加速崛起的东部强区,拥有国家级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刁镇化工园两个沿黄合规园区,工业企业2200多家,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四大产业集群,集聚了中国重汽、圣泉集团、伊莱特重工、华润双鹤、可口可乐、山大地纬等一批知名企业。沿经十路布局齐鲁科创大走廊上,建有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白新材料产业园等8大特色园区,以及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擦亮文旅名城创新名片的生动实践……迫切需要更多的优秀人才聚焦章丘,需要更多的领军人才扎根章丘。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章丘立足拥有13所高等院校的实际,突出外引、内育、留用,在提升招才引智的软实力上下硬功夫,努力在新一轮激烈的人才大战中抢占一席之地,打造青年人才集聚的“强磁场”。2018年以来,引进全日制博士生60人、硕士生2517人、大学生2.8万余人,各类优秀人才在1719平方公里的广阔大地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7)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8)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9)

章丘树立强烈的聚天下人才意识,通过党委政府、用人主体、高端人才“三极发力”,在济南市率先举办人才节和“企业家日”,向人才致敬、为企业家呐喊,传递求贤若渴的真挚情谊。5月5日,“邀约青年·共享未来”线上推荐会举行,区委书记向广大毕业学子发出青春邀约,与章丘共成长,展现了章丘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诚意。

尊重人才,既需要诚意,又需要投入。章丘每年列支2000万元以上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开展“百脉英才磁聚计划”,累计资助445个优秀人才项目,培养入选市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292人。发挥用人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家加大人才投入,勇当人才“伯乐”,吸引人才、成就人才。其中圣泉、博科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科研经费,均与10余家高校院所合作,成为青年科创人才的集聚地。

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离不开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章丘立足高层次研发人才多的优势,发挥高端人才“明星效应”,凝聚青年人才“向心力”。推出“百脉汇”大学生双创品牌活动,联合北京长城战略咨询研究院,在济南市率先建立“青年人才成长示范港”,打造“运营空间 品牌活动”服务体系,成为驻章大学生就业创业“打卡地”;设计开发“智造章丘、科创章丘、创业章丘、人文章丘”4条主题线路,组织“青年才俊看章丘”观摩活动,在各类人才心里埋下到章就业的种子,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聚天下英才,章丘坚持“不唯地域”、“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以全国视野招引人才,下大气力引进高端人才,集聚了来自国际国内的高层次创新团队16个,打通了人才工作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枢神经”。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10)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11)

世界第一圈难点在哪(世界第一圈凭啥出圈)(12)

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正是章丘人才工作的真实写照。在人才使用上,章丘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同时构建良好的选人用人制度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尊重人才创新自主权。近年来,章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扶持、到章有房住、子女有学上、成长有奖励为主要内容,制定实施“人才新政25条”“青年五条”等人才政策,与省市人才政策进行互补,形成区域引才的比较优势。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章丘聚焦人才生产生活急需,在“雪中送碳”上下功夫,筹建2000多套园区人才公寓,为人才子女解决入学难题,开展健康查体、家政服务等“六个一”活动,逐步完善“人才之家”服务机制,使人才服务更加精准聚焦,让各类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凝聚起“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感认同,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蔚然成风。

人才好比种子,环境好比土壤,在章丘,每一粒种子,都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当前,章丘正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省会、东强等战略机遇,对接省“十强”产业,突出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双轮驱动,加快主导产业强链育群,积蓄发展动能。章丘正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魄力,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高质量发展中,并以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富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美好图景在章丘大地渐次展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