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义庄发展特点(还沉溺于忘羡义城行)
看过《陈情令》的朋友们想必对义城篇都不会陌生,在整个剧情中,除了血洗不夜天到主角夷陵老祖魏无羡死了的那段,义城篇算是其中最虐的一段了。义城之内,山穷水恶,傀儡四行,加上漫天迷雾,给魏无羡一行人的行动带来不少麻烦,为了保护一众小辈,魏无羡让他们留在了义城内放置晓星尘尸体的义庄里,并告诉他们,傀儡不会进入义庄,让他们不必担心。
《陈情令》影视截图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义庄是一个恐怖的地方,因为在电视中我们看到的义庄永远都只是一个停放尸体的空间,于是,在大家理解中的义庄就是古代社会的火葬场停尸间,但是义庄真的只是一个停尸间吗,它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中国古代的义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1.义庄是宋代出现的维护宗族伦理的经济组织模式义庄起源于北宋,现在位于苏州的范式义庄是学界公认的第一个义庄。范式义庄由北宋名臣范仲淹于皇佑二年创建。
从唐代中叶开始,社会关系就开始发生急剧的的变化,经济关系发生变迁,各个阶级的起落升降沉浮不定,官僚家庭想要保住长久的富贵变得越来越困难。而宋朝就是我国社会结构变革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个时期,传统的士族门阀逐渐崩溃。世家大族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随着这种崩溃开始逐渐疏远,导致家庭成员对宗族的认同越来越弱。
苏州 范式义庄
但与此同时,随着世家门阀的崩溃,敬宗收族的观念却开始逐渐被平民所接受,于是使得这些新兴的官僚家庭可以以聚族为契机,重建自己的根基。但是,无可溯之祖、无固有之宗的新兴官僚家族想要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尊祖古敬宗,敬宗故收族”的过程,只能用一个更具有实效的经济手段,以经济的形式去弥补伦理的缺失。范式义庄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被设立的。
范仲淹在创范氏义庄时自述:
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国有亲疏,然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苟祖宗之意无亲疏,则饥寒者吾安得不恤也?自祖宗来,积德百馀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入家庙乎?
范式义庄
由此可知,范仲淹创立义庄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保障族人,延续家族存在。义庄是一个以“敬宗收族”为前提,并以土地为基础来运行的宗族经济,所以有着较强的伦理倾向。义庄的主要族产一般是义田,此外也有祭田,义学田以及祠堂、义宅和义仓等。义田在义庄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值,并通过增值的收入瞻济族人,通过经济利益的吸引,义庄分配成了聚族的利器,义学田主要是用来聚族内弟子而教之,资助他们参加科考,目的是为了从思想管理上强化义庄已有的聚族功能。
义庄的族产主要源于族人的捐赠,属于宗族共有的产业,不属于任何一个个人,而个人的财产一旦捐出,也就不再属于个人,简单来说,义庄就是一个大宗族的共有财产,义庄上产生的收益也归全体宗族所有。“祖宗之意无亲疏”则从宗族伦理的角度强调收容救济族人的必要性。通过无差别的恤族模式:
“逐房计口给米,每口ー升。冬衣毎口ー疋,十岁以下、五岁以上各半疋。”
为族人提供衣食等基本生活无差别的保障。以口以房计,无论贫富,惠及全族。因而义庄这一宗族经济模式成为维系家族关系最稳定的纽带。
2.义庄是古代基层治理的一部分义庄是在为了完成“敬宗收族”这一过程的背景下设立的,以宗族伦理相倡导,以养聚族、以德教化,收聚拢族人发展宗族之实效。但是随着族人的不断繁衍,以及后起的家族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原本只是为宗族而设的义庄逐渐开始突破宗族的限制,走向地方,成为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一部分。随着义庄的普及和在乡创建者更关注于地方社会,义庄的宗族救济开始成为地方救济活动的基本支柱之ー,根据史料记载:
舒邦佐“尝买田二千亩为义庄,以赡亲故之不给,其乡邻之无告者人食其德,至于今。
就是地方百姓依靠宗族救济得以生存的一个例子。 再有后来,随着国家的部分权力开始下移,部分宗族也开始越出宗族的职责范围,借由义庄参与到基层的救助体系。如:武宁田氏以“民自为之而官夺之,谁敢哉”的气概,主持乡里赈济事务,并利用宗族亲缘优势,变临时的帮扶为长效管理,也由此通过制度化的管理,使宗族管理开始逐渐地融入到基层社会的治理当中。
古代画作中的施粮救济场景
还有一些宗族,把范氏义庄教养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及乡里,如林国钧:“建红泉义学,延族子光朝为师,置义田,赡四方从学之士教之养之,维持地方经济根基的同时推动地方文化教育。以宗族为起点,借助义庄的职能,将部分乡亲融于宗族体系,如此由宗族而乡里,使乡族一体。
以上两种以宗族之名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形式,不但为宗族与地方的融合开启了新的篇章,也掀起了族权地方化的一角。
南宋时期,面对阶层流动加快、伦理观念弱化和自身经济实力不足的三重困境,南宋的义庄很难再仿效范氏义庄,借助从聚族开始,在加强族人宗族伦理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培养优秀子弟等方式来实现宗族绵延永续的想法。但是南宋国土狭小使得族人可以比较容易的聚于一地的客观条件,又使义庄可以利用外部条件,通过救济乡里的形式,调动族属,并借由主持外部事务把宗族聚到一起。所以,部分的参与地方治理也成为推进平民化宗族发展的助力。另外在宗族之外,乡曲组织和基层政府也开始积极效法宗族义庄,并吸收宗族义庄的有益方式充实和完善基层治理。
古代义学
3.义庄是古代社会的慈善机构
以范仲淹的的范式义庄为先例,各地纷纷开始设立义庄,到南宋时期,在全国各地几乎都能见到义庄的身影,但是数量上虽然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但是义庄的规模却日渐缩小。经济上后继力的缺乏,使得“以口以房计,无论贫富,惠及全族”,这一最初的做法成为一种奢望。因而在不改变义庄发展核心的前提下,义庄职能开始由聚族保族的普遍保障转向比较实际的宗族救济和助族,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义庄的救济性功能明显的超出了其保障性的功能。
通常来说,义庄的宗族救济有着3个非常鲜明的特征:
1.救济对象圈层分明
以范式义庄为例,其在进行宗族救济时会遵循“先父族、次母族,后妻族,而后及疏远之贤”的原则,到了南宋时期,这一圈层则更加的具体化,如南宋张氏义庄:“瞻宗族之贫者,以至母族,丧葬婚嫁亦皆取给焉”。由此可知,即便是救济瞻族,义庄的宗族救济都是“长幼亲疏,咸有伦序”以序为宗,圈层分明。
古代救济养老院
2.救济范围以宗族为核心,兼济乡里
北宋时期的义庄建立者大多是上层官僚,往往与其所瞻之族分居两地,因而其所瞻济对象一般以个人社交范围内的亲友为主,到了南宋时期,义庄创建者主要是地方官员和平民,他们与他们的支系大多居于一处,距离上的靠近,使得救助变得比较容易,加之长期余地方的联系密切,所以在救助的时候,虽然还是以亲族为起点,但是只要是邻里乡间的贫困者、患难者都会被纳入宗族救助体系,尤其是在遇到饥荒年间的时候,这一做法就体现的越加明显,比如:
常熟席氏义庄规定"庄内必预积一年之食,以备凶荒,如遇凶年,不准减给"。
范仲淹 像
这就使得宗族救助体系带上了民间慈善扶弱助贫的色彩,成为某种意义的社会福利机构,
3.救济内容丰富使得全面
义庄的救济内容丰富繁杂,除了一般的扶弱济贫、婚丧嫁娶外,还包括之前提到的利用义学田助学助考,如范纯仁《续订义庄规矩》中规定:
诸位子弟得贡赴大比试者,每人支钱一十贯文,在贡者减半。
还包括冠笄之礼、家族祭祀等内容。这些说明,宗族的救济中心除了维护族人生活的稳定外,仍然还是以强化宗族观念来增强本族竞争力为主要目的。
尽管义庄的救济一般只是局限于本族的穷人,但是义庄的救济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不仅团结了宗族力量,也间接稳定了社会上那些不安定的成分,作为某种意义的社会福利机构,对于部分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结语
总的来说,“义庄”是由血缘关系延伸至宗族、业缘关系而建立的区域性的养老育幼、提供衣食住行、集教育、医疗、丧葬、救济等于一身的保障系统,在封建社会时期,国家利用义庄这一民间组织,统筹了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经济手段实现了道德推广和社会治理,缓解了阶级对立,维护了地方社会的稳定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所以千万不要再简单的认为,义庄只是一个古代的停尸间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