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余垃圾再利用小妙招(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记)

为加强环境保护,我园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将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理念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开展了系列生态科学教育活动其中,厨余垃圾堆肥活动受到幼儿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厨余垃圾再利用小妙招?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厨余垃圾再利用小妙招(厨余垃圾变废为宝记)

厨余垃圾再利用小妙招

为加强环境保护,我园积极响应垃圾分类号召,将节能减排、变废为宝理念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开展了系列生态科学教育活动。其中,厨余垃圾堆肥活动受到幼儿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

堆肥活动来源于中班主题活动——“垃圾的旅行”。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积累了大量关于垃圾分类的经验,其中最吸引大家的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厨余垃圾堆肥。幼儿迫不及待想亲身体验堆肥过程。

得知要进行堆肥实验,家长纷纷表示支持,提供了实验所需的废旧塑料桶、菌糠、营养土等。活动当天,幼儿首先了解堆肥要用的材料与方法,并通过教师示范,掌握制作堆肥桶的步骤。

教师(正在撕橘子皮):我在做什么呀?为什么这么做?

霖霖:你在把垃圾撕碎,这样能让垃圾更快地分解。

教师:说对了!

教师把撕碎的厨余垃圾放进塑料桶,然后放入一层营养土,问:“现在桶里有一层垃圾和一层营养土,这两层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这样放?”

仔仔:厨余垃圾多,营养土少。

石头:厨余垃圾多,肥才能多。

教师:是的,营养土是帮助垃圾分解的,所以要少放一点儿。接下来要一层垃圾一层营养土放好,填满塑料桶后用透气的蛇皮袋封住口,堆肥桶就做好了。

幼儿理解了堆肥步骤后,两人一组合作制作堆肥桶,画好堆肥桶名签。在幼儿合作制作堆肥桶的同时,我自己也做了一个堆肥箱。最后,根据堆肥桶要避光遮雨且喜高温的特点,大家找到一个符合条件又方便观察的放置点——隔壁空教室的后门口。

堆肥桶制作好后,幼儿每周五会去观察堆肥桶的变化。第一周,堆肥桶就有了细微变化。

福福:桶里有水,我们没放水啊。

教师:为什么有水呢?想想你们堆肥用的材料里有没有水?

涵涵:是橘子皮里的吗?那怎么出来了?

教师:因为垃圾在分解啊,这些水就是垃圾分解出来的。

第二周,堆肥桶在形态、颜色、气味等方面有了明显变化。“垃圾变黑了。”“老师你看,瓶子里面有黄水呢。”“垃圾坏了,变得又黑又臭!”通过观察讨论,幼儿知道这些现象是堆肥过程中垃圾在腐烂、发酵和分解。

第三周再观察时,大家发现垃圾上出现了像雪一样的白点。

琪琪:白点是什么?

石头:是小虫子吗?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教师:你们有没有在坏掉的水果蔬菜上见过这些白点?

俊宇:我见过,烂茄子上就有。

教师:是的,垃圾在腐烂过程中会产生霉菌,就是一种很小的生物,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它是帮助垃圾分解的。

又陆续观察几次堆肥桶后,幼儿发现变化并不明显,热情逐渐消退。一天中午,我发现我做的堆肥箱底部出现了松软的黑色泥土,这个堆肥箱和幼儿制作的堆肥桶在时间、材料、步骤和放置条件上都相同,只有容器不一样:我用的是较厚的白色泡沫箱,幼儿用的是较薄的透明塑料桶。

下午,幼儿看到堆肥箱里的泥土特别兴奋,在看、闻、翻、搅之后,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土的味儿。”“铲下去软软的。”“里面是黑的,已经没有垃圾了。”看到已经初步成功的堆肥,再对比还没成功的,我们开始讨论为什么两种容器垃圾分解速度不一样。

教师:为什么我做的堆肥箱分解速度快呢?我们都是在同一天做的,用的材料也一样。

雯雯:因为两个容器不一样,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透明的。

教师:你们再看看里面,哪个厚哪个薄?

润润:老师的箱厚,我们的桶薄。

教师:对,就是因为我的堆肥箱厚,箱里温度高,垃圾分解就快;你们的桶薄,桶里温度低,垃圾分解慢。

了解原因之后,大家决定把塑料桶内的厨余垃圾转移到一个大泡沫箱里。大半个月后,箱底部的垃圾果然都变成了土,虽然上面的垃圾还没有完全分解完,但面对小小的成功,幼儿无比自豪。

堆肥成功后,幼儿表演了舞台剧——《垃圾的旅行》,向全园介绍并倡议厨余垃圾堆肥活动。开学后,我们在室外挖了一个堆肥坑,中大班幼儿轮流值日,每天运送厨余垃圾进行室外堆肥。四个半月的时间,每天几十斤的厨余垃圾经过堆肥后浓缩为0.8平方米黑土。接着,幼儿还实验了蚯蚓堆肥箱,结果发现成功时间只要两周,比自然堆肥快很多。暑假前,幼儿园还倡议家长与幼儿一起在家进行堆肥实验。

幼儿把堆肥产生的黑色土壤运到园里的小菜园,种出的黄瓜、西红柿、茄子、西葫芦都结了很多果实,初步实现了垃圾与资源的内循环。日复一日的堆肥实验活动,既对幼儿进行了劳动教育,又使他们养成了环保的好习惯,还调动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诚如一位进行家庭堆肥实验的家长所言:“如果不是幼儿园的倡议,我估计从来不会尝试堆肥,但现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未来科技城第一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7日第2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