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最经典的诗,杜牧的四首代表作

#创作挑战赛#

杜牧的最经典的诗,杜牧的四首代表作(1)

杜牧,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出身长安名门望族,忠良之后,自幼胸怀大志,志向远大。词作风流俊爽,清丽富有情致,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3岁时,作《阿房宫赋》用秦王朝的亡国之路来提醒朝廷统治者应该勤政爱民,可是,虽有济世之才,却也因为这才华陷入困境。

当时,朝中重臣牛僧孺与李德裕发生党争,两位都欣赏杜牧的才华,但是都担心他成为对方的利器,于是两位都决定不重用杜牧,杜牧就成为党争的牺牲品,只能当个小官,碌碌无为。

1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写清明的诗,家喻户晓,应该是关于清明最著名的诗。

清明节一到,扫墓祭祖,慎终追远,偏还遇上细雨纷纷,心情难免惆怅低沉,心中荡起无限情丝,此时此刻,能让自己心情舒缓的,也就只有酒了,于是问起了路,牧童笑而不答,抬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

诗人用一组词营造了浓浓的清明气氛,雨纷纷、欲断魂、牧童、酒家、杏花村,这是我们对于清明节最典型,最鲜明的意象,极具画面感,想到这首诗,眼前就仿佛浮现出诗中描写的画面。

杜牧的最经典的诗,杜牧的四首代表作(2)

2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也是一首众所周知写秋景的诗。

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蜿蜒伸向远处的大山, 走到山路的尽头,看到白云袅袅,在白云升起处看到了人家。

漫山遍野火红的枫叶实在太美,我顾不得驱车赶路,坐下来好好欣赏。夕阳晚照下,枫叶流金,层林如染,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即使是秋天,也感受到了热烈,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林秋色图。

杜牧的最经典的诗,杜牧的四首代表作(3)

3

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题目就告诉我们写诗的地点就在华清宫,但是诗人却用了一种特别的写作角度,想象自己从长安回望华清宫。

从长安望向骊山华清宫,看到骊山旁边花团锦簇,草木郁郁葱葱,山顶上的门次第而开,李隆基为了讨好自己喜欢的贵妃,派人从千里之外,一站一站的快马专运,尘土飞扬中送来带着露水的新鲜荔枝。

想当年杨玉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李隆基宠爱自己的妃子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这宠爱背后的巨大支出,宠爱的后果却令人扼腕。

当马嵬坡的宫人把一条白菱送到她手中时,曾经的所有美好,都在一刹那破碎,梦彻底醒来。

杜牧的最经典的诗,杜牧的四首代表作(4)

4

遣怀

唐. 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是杜牧回到长安后,回忆扬州往事时所写的。

当时杜牧在扬州牛僧孺的府上任幕僚,既不得重用,也不能离开,郁郁不得志,终日酒不离身,沉迷于风花雪月中。

初来扬州之时,他怀着满腔热血,却被现实伤得体无完肤,牛李党争压制着他的才华,让他无法施展一身的抱负。

看不见希望,更加地绝望,只能借酒浇愁,纵情欢场,最终却什么也不曾留下,只留一个“薄幸”的骂名,“薄幸”就是用情不专的意思。

离开扬州之时,还给歌妓写下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可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十年,足以让一个壮志凌云的少年变得心灰意冷,十年,足以让一个梦破碎。

杜牧的最经典的诗,杜牧的四首代表作(5)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