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词的章法 遣词用字端庄典雅

下面这首《渡江云》是宋代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一首佳作,从这首词的内容来看,应该是一首羁旅之作,但是这首词的写作时间,却颇有争议,也很难有实质性的证据让我们确定该词的写作时间。

周邦彦词的章法 遣词用字端庄典雅(1)

有人说这首词写于其少年在荆州做客之时,也有人说是晚年的作品,还有人说是从荆州赶赴京城汴京时的作品,各种说法,辩论不一,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这首词所要表现的内容,都是行路途中所见所感。

渡江云

周邦彦

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堪嗟。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愁宴阑、风翻旗尾,潮溅乌纱。今宵正对初弦月,傍水驿、深舣蒹葭。沉恨处,时时自剔灯花。

上片写行舟时所见到的两岸景色。首三句,“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是景色描写,但是有人说其实存在着象征意义,暗喻了当时的朝廷政治风向的转变,说春暖回温,雁阵起飞,其实正是当朝局势的改变,是新党人士回朝起用的意思。

周邦彦词的章法 遣词用字端庄典雅(2)

接着三句,“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描述春天到来,反问春光何时能够到达山中人家呢?又有人说,这里其实暗示着词人自己何时能够被起用召回的意思。此句之后,一直到上片结尾,都是在写春光之盛,于是又有人说,这是新党被起用后局势向好的发展,是他们万紫千红的展现。

其实我觉得,哪里有那么多象征意义,着就是词人行舟见到江边美景,心情明朗所写下的作品,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深意,我宁可抱着欣赏春色,欣赏诗的眼光来看这些句子。你看它们多美,干嘛去非得安插一些“象征”呢?

周邦彦词的章法 遣词用字端庄典雅(3)

下片开端,作者以“堪嗟”两字起,以承接前面对无限春光的描述,当然,也有启下的味道。词人说“清江东注,画舸西流,指长安日下”,词人沿江西行,正是词人此行的目的,以用笔精细而著称的周邦彦,如果真的是去汴京,那么不会写西行,周邦彦这里的长安是否代指都城,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于是词人愁心顿起,并将其描绘了出来,我们总是将月圆月缺来比喻人间的悲欢离合,词人此处,所见到的景象,正使他想起了这些离愁,尤其是到了尾句,词人的愁心迫使他久久不能入睡,于是孤寂无聊的他,只好“时时自剔灯花”,以此来抵抗失眠。

周邦彦词的章法 遣词用字端庄典雅(4)

整体来看,周邦彦的这首词,上片写景,清新鲜明,下片言情,细密婉转,情真意切,将在羁旅中对春色的赞美,对孤寂心理的描述,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出来。清代词学家陈延焯曾经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说:“哀怨之深,亦忠爱之至”。当然,有人说这首词充满了象征性的官场意义,但我觉得,还是不要想那么多的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