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简答(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简答(卢梭的教育思想)(1)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

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form 卢梭

《教育思想简史》系列文章第3篇

记得刚到英国读教育学,导师第一节课告诉我们,读教育学要先把三个人读完:第一个柏拉图的《理想国》,书的第四章论述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教育理想(参见《教育思想简史》的第一篇文章);第二本就是卢梭的《爱弥儿》;第三本是杜威,核心著作包括《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教育中的道德原理》、《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思想简史》第一篇文章中已经交代过:体格教育和人格教育。今天我们来瞅瞅卢梭先生的教育理想。

提起卢梭,国内的读者都很熟悉,因为这哥们用一本书点燃了法国大革命之思想火焰,因此他的《社会契约论》比他的《爱弥儿》更有影响力和名气。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简答(卢梭的教育思想)(2)

卢梭写《爱弥儿》源起于回答朋友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通信,不想一写竟然写成了一本书。卢梭以爱弥儿作为一个假设的儿童,从他的出生一直写到结婚生子,生老病死。成了一个孩子多半生教育的纲领性指南。他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后来很多教育思想家。

卢梭的教育思想和柏拉图有很大差异。柏拉图理想国里的教育的功能是工具性的,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体格和人格教育将孩子们塑造成他们应该成为的阶层。卢梭则主张让孩子们自然成长。他觉得教育一开始就怀着目的是极端的变态的。卢梭倘若看到今天的教育现状,估计得气死。

卢梭的教育思想有点类似我们的老庄哲学。只不过我们的老庄二老没有专门论述怎么教育孩子。老庄推崇无为,卢梭强调自然主义。在他眼里,人为的干预和设计孩子的教育是最失败的教育。当然,他的自然主义并不是放任,而是作为旁观者,以自然天性为主,以父母关键时刻的引导为辅。

大家可能马上批判他,说他的思想根本就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我的观点是:不一定。纵观全世界从古至今的教育思想,大约逃不出柏拉图和卢梭两极之摇摆。要么偏柏拉图一些,要么偏卢梭一些。比如当今中国的教育现实更柏拉图一些,而当今西方的教育更卢梭一些。这么一讲,大家就不会断然觉得卢梭对我们没有意义了吧?

比较吊诡的是,卢梭以《爱弥儿》成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不仅不管不问,而且一塌糊涂。想来讽刺,令人唏嘘。看来医者不能自医,教育是不分什么国界的。无论如何不耽误《爱弥儿》思想的光辉。我们一起来评鉴一下卢梭的教育思想吧。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并伴随其一生。卢梭认为的家庭、学校、社会是孩子成长的三个核心“土壤”不难理解。

自由就是自主,包括三个不断进展的层面:自然自由,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所谓自然状态的自由,是天赋的,生而有之,不可剥夺。社会自由的实现是一个克服人性堕落,扬弃社会异化的动态历史过程,道德的自由实现则是这一历史过程的自觉化。亦即是人性本身的完善化过程(p.3)。

一个父亲生养了孩子,只是完成了他的任务的三分之一。他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义务;他对社会有培养社会人的义务;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爱弥儿》依次论述了自然教育,社会教育和公民教育三种教育形式(p.3)。

只有0-12岁的教育才是卢梭狭义的自然教育。这时的教育是一种不教育,是自然在说话,亦即一种消极教育。出自造物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认为在这个年龄段的法则是损益而不是获得,是减法而不是加法。(男)孩子最自然的教育者就是他们的父亲(p.5)。

若是你开头什么也不教,反而会创造一个教育的奇迹(p.6)。这个观点看起来有些极端,不过读者朋友们可以自行消化,酌情应用。

12岁之前是理性的睡眠期,不能进行道德教育,同时也不能进行知识教育。这时的教育主要应该集中于身体训练,让儿童劳作,奔跑,喊叫,不停地活动。 正因他从未看到别人的教育意图,他反而能更好地自我教育。因为他始终是按照他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而行动。因而不得不把身体和头脑的作用结合起来(p.7)。

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双脚,我们的双手和我们的眼睛。用书本来代替此类感觉和经历,那就不是在教我们运用自己的理性,而是在教我们轻信,教我们借用别人的理性(p.7)。

对孩子们讲体力,对成年人讲理性,这才是自然的次序(p.9)。

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一种癖好(p.13)。

冷冰冰的理性,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人应该听从良心这种自然情感的指导,因为理性总是欺骗人们,良心才是人类的真正向导(p.14)。

在智育方面:1.尽可能地让儿童从经验学习。2.尽可能地让儿童看到所学的用处。3.语言的学习不要超越儿童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4.不要让他面临超越其能力的问题(p.20)。

在性格教育方面:1.不要命令儿童,更不要以威胁来命令儿童。2.不要让他认为他可以随意役使。给孩子多些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这样,他们就会把他们的欲望限制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再会感到他们被剥夺了力量,不能做想做的事情了。只要我们注意不让孩子有跌倒的危险,不让它们触及可以伤害他们自己的东西,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的身体和四肢享有绝对的自由(p.23)。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p.31)。

过分严格,过分放任,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加以避免(p.38)。

你知道什么方法一定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悲惨吗?这些方法就是;一贯顺从他,让他习惯于要什么就给什么。由于他能轻易获得满足,因此他的欲望不断地膨胀,这样,你迟早会有一天不能不因为力量不足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并未习惯遭受拒绝,因此,他会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p.45)。

你试验过种种手段,但是恰恰唯一能取得成效的手段你没有试验过:有节制的自由(p.45)。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有他特有的认识,思考和感情方式:再也没有用我们的方式去代替他们的方式更为愚蠢的事情了(p.44)。

我敢于提出所有教育中最重要的和最有用的教育法则吗?这个法则是损失而不是获得,是减法而不是加法。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2岁。因此,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性的(p.47)。

在达到理性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而只能接受形象: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形象只不过是被感知物体的确切图像,而观念是对事物的看法,由事物间的关系决定的。还有一个错误是,我们总是要他们去注意那些同他们没有一点儿关系的问题,如,他们将来的利益,成年时的幸福或获得的尊敬,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没有远虑的儿童来说,是绝对没有什么意义(p.54)。

我把教授归于无效教育之列(p.55)。

即使不学习书本知识,孩子的记忆力也不会因此闲着;他所看见的和他所听见的一切,都会对他产生影响。他将把它们记下来。他自己把大人的言语和行为都记在心里。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使他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地丰富着他的记忆,从而增进他的判断能力。我们可以对他周围的事物加以选择,十分慎重地使他继续不断地接触他能够理解的东西,而把他不应该知道的事物收藏起来,从而选择性地培养他的记忆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形成一个知识的储备库,从而有利于青年时期的教育和他一生的行为。是的,这个办法既不能培养出什么神童,也不能使他的保姆和教师得到夸耀,但是,它能培养有见识,有性格,身体和头脑都健康的人。这样的人,小时候虽没有谁称赞,长大后会受到人人尊敬(p.58)。

爱弥儿绝不背诵什么课文,即使是寓言,即使是拉·封登的寓言,不论它们是多么简单和动人,他都不是背诵的,因为寓言中的话并不仅仅是寓言,就像历史中的文字并不就是历史一样。寓言可以用来教育成人,但对孩子们就应该直接了当地讲真理(p.58)。

这里卢梭并不是说读书不好,而是不提倡死记硬背。培养孩子读书识字的欲望。只要赋予孩子们这个欲望,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通常不急于达到什么目的,反而可以很有把握和十分迅速地达到那个目的(p.60)。

如果你按照我所拟的计划,采取与流俗相反的办法,如果你不把你孩子的心灵指向遥远的未来,指向其他的地方和其他的时代,而是使其专心于直接影响他的一切,那么,你将会发现他是能够进行观察,记忆,甚至推理的:这时自然的次序。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智力,就应当先培养他的智力所支配的体力。为了使他聪慧而理性,你要不断地锻炼他的身体,使他强健起来。让他劳作,积极,奔跑,喊叫,不停地活动。让他成为一个精力旺盛的人,成为一个明智理性的人(p.61)。

如果你的头脑总是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p.62)。

我们最初的哲学老师是我们的双脚,我们的双手和我们的眼睛。用书本来代替此类感觉和经历,那就不是在教我们运用自己的理性,而是在教我们轻信,教我们借用别人的理性。人类真正的理性不仅不是独立于身体而形成的,而是良好的体格使得人易于和确定地运用自己的理性(p.64)。

我希望他的老师不是别人,而是大自然,他的模特儿不是别的,而是他所看到的物体(p.68)。

我已经说过,几何学是不能被孩子们所理解的:但这是教师做得不对。我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理解方法和我们的理解方法不同,没有认识到几何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推理的艺术,而对他们来说则是一种观察的艺术,而不是推理的艺术(p.69)。

说话是表达我们自己的思想,而唱歌则是表达别人的思想(p.72)。

每一个年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完美,都有它特有的成熟状态(p.75)。

他心中的观念为数不多,然而都很明确:虽说他没有靠记忆去知道什么,但他靠自己的经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虽说他读书没有别的孩子读得好,但他对自然这本书的理解却比其他的孩子透彻,他的心智并不表现在他的舌头上,而是存于他脑中。他的记忆力不如他的判断力强,他只会说一种语言,但是他自己理解自己所说的语言,虽然他说话不像别人说得那样好,但他做事却比他们高明。成规和习惯对他没有意义 (p.76)。

我们必须通过感觉来运动我们的思想。在最初的思想活动中,感觉总是我们的向导。这时,世界是唯一的书本,事实是惟一的教学。-page82

要使你的学生去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不久你就会唤起他的好奇心。-page83

他所知道的一切,不是由于你的告知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你一旦用自己的权威代替了他的理性,他就不再运用自己的理性了,并沦为别人见解的牺牲品。-page 83

如果他从不犯错,他就不会正确地学习。-page86

我的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不是要去教孩子很多东西,而是要让他形成清晰,确切的观念。-page86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和科学的兴趣,而且如果这种兴趣发展良好,就可以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所有一切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page87

我们真正的老师是经验和感觉,一个人只有在他所处的情境中,才能清楚地察觉哪些东西是适合他的。-page91

他从一个小时工作中学到的东西,比他记忆你一天的解释还要多。-page96

任何一个父亲都不能使他的儿子有权成为一个对其同胞一无用处的人。-page99

我的学生必须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才不至于像野蛮人那样懒惰。教育的最大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并行不悖。我们训练了一个既能有效行动又能有效思想的人。-page101

我们的学生起初是只有感觉,而现在则有了观念了:凡是能够按真正的关系形成观念的心灵,便是健全的心灵:凡是满足于表面关系的心灵,则是浅薄的心灵:在比较观念和发现关系方面的能力是大或是小,就决定了人们的智力是高还是低。-page101

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page103

他虽然不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但至少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page103

我的目标不是教给他种种知识,而是教他在需要的时候获取知识的能力,教他准确评估知识的价值,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运用这个教育方法,尽管进步很慢,但决不会走一步冤枉路,也决不会被迫重新回头。-page103

我们每个人都诞生过两次:一次是为了存在,另一次是为了生活。-page106要使一个人在本质上很善良,就必须使他的需要少,让他少和别人比较:如果一个人的需要多,而且又听信偏见,则他少和别人比较:如果一个人的需要多,而且又听信偏见,则他在本质上必然要成为一个坏人。-page108

通过历史,他就可以无需学习什么哲学也能深入地了解人心,而且他可以作为一个单纯的观者,不带偏见和情绪地对历史事件做出判断,既不是同谋,也不是批判者。-page120

教育给了我们各种无用的东西,唯独没有教给我们行为的艺术。-page126

我们这个时代的错误之一,就是过多地使用了冷静的理性,好像理性是人的一切,单凭理性,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它有时候可以约束一个人,但很少能够激励人,它不能培养任何伟大的心灵。-page134

我再说一遍:冷冰冰的理性,只能影响我们的见解,而不能决定我们的行为:它可以使我们相信它,但不能使我们按照它去行动,它所揭示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想而不是我们应该怎样做。-page134

我们花时间去学别人的思想,就没有时间锻炼自己的思想。结果,学到的知识固然是多,但培养的理性却少。-page142

教育者的主要任务在于,保护学生免于过早地认识恶习和谬见,而非向他们灌输成人世界的美德和真理。-page196

日常发生的事件都是教育的要素。-page196

人们认为通常脾气是天生的,其实应该归咎于儿童期的不良教育。-page200

本文参考文献:《爱弥儿》(精选本) [法] 让`雅克`卢俊 著 彭正梅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年1月第2版。

欢迎在留言区告诉范叔

还有哪本书,是你想安利给大家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