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1)

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大

冷暖变化不规律

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要落实安全措施

千万别让安全意识“打了盹”!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2)

事故案例

2020年11月17日,江西省吉安市一化工公司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

事故直接原因:303釜处理的对甲苯磺酰脲废液中含有溶剂氯化苯,操作工使用真空泵转料至302釜中,因302釜刚蒸馏完前一批次物料尚未冷却降温,废液中的氯化苯受热形成爆炸性气体,转料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爆炸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3)

存在风险

秋季干燥少雨,设备设施易产生静电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因此企业要做好设施设备接地线路的检测和监控工作,避免产生静电或加速静电的释放,防止因静电而引发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

解决措施

✍消除静电的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创造条件加速静电泄漏或中和;二是控制工艺过程,即限制静电的产生。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4)

第一条途径包括两种方法泄漏法和中和法。接地、增湿、加入抗静电剂等属于泄漏法,运用感应静电消除器、放射线静电消除器及离子流静电消除器等属于中和法,一般企业都采取接地的措施。

第二条途径就是工艺控制法,包括材料选择、工艺设计、设备结构及操作管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5)

事故案例

2020年9月8日9时10分许,山西省襄汾县一焦化厂烟气脱硫风机突发停机异常,现场2名职工在巡查过程中因烟道爆裂受伤,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6)

存在风险

秋季温差大,设备和金属构件容易发生锈蚀、扭曲、破裂,导致泄漏和爆炸事故,因此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尤为重要。

解决措施

企业要坚持“专人专管、定时检修、良好运转、保证安全”的方针,加大设备隐患排查力度,发现隐患后及时整改,使设备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保障设备的本质安全。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7)

事故案例

2022年9月2日,广东东莞清溪镇一废弃厂房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

据初步调查,原企业组织人员在拆除废旧设备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由于操作不当引发火灾事故

存在风险

秋季气候干燥、雨水较少,是火灾事故的高发期。火灾事故暴露出一些单位和个人防火安全意识淡薄、应急自救能力差、没有编制安全应急预案等违规现象,安全防火工作刻不容缓。

解决措施

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防火责任制度,把责任细化到每个人身上。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停工前后的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排查各类隐患,严防事故发生。

科学、合理地规划消防安全布局,消除火灾隐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划分作业区,如分别设置明火作业区、可燃材料堆放区、危险物品仓库等。

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企业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使其熟知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会使用消防灭火器材,掌握扑救火灾的应急方法。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8)

加强用火管理。严格落实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审批制度,氧气、乙炔两者不能混放,焊接作业时要设专人监护,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焊接点附近采用非燃材料做遮挡隔离板,防止焊珠四处迸溅而造成火灾隐患。告知员工不得在库房、宿舍等易燃易爆场所吸烟,违规者重罚。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9)

事故案例

2022年10月1日14时许,陕西省延安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大型普通客车(核载:37人,实载:33人)由南向北行驶至西延高速公路66KM 200M处时,车辆发生侧滑后侧翻于一车道内,事故造成8人不幸遇难,21人受伤。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存在风险

进入秋季逐渐变冷,北方地区白天时间变短,人们大多会出现“秋乏”现象,驾驶员要集中注意力,确保交通安全。

解决措施

✍秋季多大雾天气,如遇雾天能见度较低时应延缓出车,行驶中严控车速,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开启危险信号灯。

✍部分地区深秋地面容易结霜,车辆与地面的摩擦附着力明显下降,容易造成车辆侧滑,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车速,遇紧急情况提前减速,缓慢平稳通过。弯道行驶中避免急打方向和紧急制动,谨防车辆侧滑引发事故。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10)

事故案例

2020年9月14日9时许,山西晋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VOCs处理装置有毒气体泄漏,导致4人急性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受伤

存在风险

秋季气温转凉,一些作业场所为了保温可能会通风不畅,有毒有害气体容易大量积聚,造成中毒事故。

解决措施

为防止事故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

改善工艺技术,严防刺激性气体跑、冒、滴、漏,做好废气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工作。

对员工加强安全教育,员工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11)

加强个人防护,如接触酸碱等腐蚀性液体时,员工应自觉穿好防护服,接触有毒气体时要戴好防护口罩。

定期测定空气中刺激性气体浓度,若超过最高容许浓度,应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一旦发生刺激性气体泄漏事故,教育群众不要围观,应听从专业人员的疏导,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12)

事故案例

2019年10月28日,贵州省贵阳市一在建工地建筑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8人死亡,2人受伤

应急科普九大案例(应急科普-转发学习)(13)

图源:CCTV13

存在风险

秋季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旺季,但秋季多大风天气,易导致各种设备及建筑物发生坍塌,需要提高警惕。

解决措施

✍必须规范编制施工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各部门会审后经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技术负责人必须与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并明确现场施工安全负责人。

✍施工时由施工安全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监控,并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和整改。

✍企业要认真检查各种房屋设施,对危房要及时整修。

做好各种设备的安全防护工作,使用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时,一定要确保其安全可靠。

✍施工现场的模板、立柱等材料应堆放整齐,高度不能超过1.5米,周围要加设防护栏杆。

✍楼面、屋面堆放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具或其他物料时,施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数量、重量,防止超载。堆放数量较多时,应进行荷载计算,并对楼面、屋面进行加固。

泰安广播电视台 泰安之声•融媒体中心

来源:嘉祥应急管理

责编:刘心曲

审核:张冬梅

终审:于嫣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