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童年里没有玩过丢手绢游戏呢英语(谁的童年里没有玩过丢手绢游戏呢)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有伴随着这个丢手绢游戏,规则很简单,小孩子们集体参与,在儿时的体育课上成为最常出现的娱乐项目。
前些天给女儿放歌突然听到《丢手绢》,这才意识到成年后,好像很少再接触这类的游戏,因为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找到手绢都有点困难了,谁还会出门的时候携带一块手帕呢?
80年代的丢手绢游戏
如今,人们对于手绢,似乎已经很陌生了。在改革开放以前,手绢则是人人身边必备的用品。有人干活没有带上必要的工具,别人就会用“你吃席没带手巾子”,用这句俗语来指责粗心大意,可见手巾有多重要。手巾就是手绢的俗称。吃席不带手绢,那是很丢人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候,不带手绢,吃了饭就没有东西擦嘴,出去怎么见人?而且,随时要擦擦脸擦擦手,没有手绢也不行。所以说,那个时代是离不开手绢的时代。
手绢又称“手帕”“手巾”。是纺织品中的一种小商品,供人们随身携带,用于擦手、脸的以纯棉单纱织制而成的方形细薄织物。
手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巾”,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手帕。人们每天洗脸时,就已经使用了手巾,当时称“巾”。在封建的中国男女授受不亲。因此在使用巾时也有区别。一是男女不能共同使用一条手巾;二是手巾的执拿必须是女人,由此可见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但汉朝之前的手巾,只是为了洗脸时才用,平时并不用,所以称“面巾”更恰当些。
手巾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至东汉时期才演变为手帕。“巾”的用途扩大了,平时流泪也拿来揩拭,这时,有人已称“手巾”了。南朝宋刘义庆所撰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谢(谢尚)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殷浩)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因此,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以帕拭泪”之说。
到了唐代,手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帕”的名称便是这时候兴起来的。“缏便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唐人王建《宫词》之四)从这首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唐时的手帕已有绘画刺绣。成为一种很美的装饰品,它已超出了生活日用品的范围。或许是手帕越来越鲜艳精美的缘故,明代以后,手帕竟成了妇女们美好的象征饰物。当时,一些交往深厚的妇女,往往自称为“手帕姐妹”。
宋人朱敦儒则有一首《浣溪沙》:“才子佳人相见难。舞收歌罢又更阑。密将春恨系幽欢。结子同心香佩带,帕儿双字玉连环。酒醒灯暗忍重看。”一位女性送给心上人的礼物正是一方手帕,帕上绣着芳名,一角缝缀着双连玉环,系物的同时也象征着两人的爱情。
《红楼梦》里,贾府的夫人小姐们吃过饭,丫鬟们就会把漱口水和手绢送到跟前。不过,那些手绢不是个人带在身上的。带在身上的手绢有没有呢?有的,宝玉和黛玉互相送的帕子,就是带在身上的手绢。帕子是丝绸制品,比较贵重,当时是文人雅士们身份的标志。后来,人们逐渐把帕子叫成了“手帕”,其用途也和手绢没有什么区别了。
古代人使用的手帕,都是手工产品,花色、品样及质量都有局限性。至1928年,我国上海才出现了第一家专门生产手帕的工厂――汉阳手帕厂。汉阳手帕厂生产的机制手帕名为“环球牌”手帕,在当时很有些名望。
87版《红楼梦》剧照 拿手绢的女人们
而说到丢手绢这个游戏据说起源于公元1243年左右,相传由黎族人所创,由黄道婆带到上海,之后迅速传播到中原地区。
相信之所有会有这种传说,跟那个时代黎族辉煌的纺织业脱不开关系。元代,黎族的棉纺织技术发展到了兴盛时期,黎族妇女娴熟的棉纺织技术工艺和丰富精美的棉纺织产品,尤其是双面绣技艺和立体花纹图案的“黎锦光辉艳若云”的高超技术水平,对江浙一带的棉纺织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促进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四日:“……国(元代)初时,有一妪名黄道婆者,自崖州来,及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以故织成被褥带帨(巾),其上折技、团凤、棋局及字样,粲然若写”。元贞年间,棉纺织家黄道婆生活在盛产“吉贝”之乡崖州水南村(今海南岛三亚市崖城镇水南村),从公元1260年至1295年,三十多年间她向黎族学习棉纺织技术,把学到的先进技术“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和纺织花纹图案“折技、团凤、棋局及字样”等花纹技术传授给乌泥泾(今上海县华泾镇)人民,改变了松江府一带的“厥功甚艰”的落后纺织业,从而推动了长江流域地区棉纺织业的发展。
有这样纺织业背景,才有可能会把手帕拿来当做游戏道具,在当时的中原地区,手帕手巾虽已普及,但大多是有身份的人会使用,百姓人家的手帕,大多没有这般考究,也不会拿来做儿童戏耍道具。
而那首关于丢手绢的儿歌其实产生于延安,创作于1948年,关鹤岩作曲,鲍侃作词。
作者鲍侃1916年出生在陈婆渡鲍家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年幼的她接触了音乐,爱上了音乐,家里人省吃俭用给她买了个风琴,她自己根据乐谱练。中学毕业后,她在宁波老家担任过教师。抗日战争爆发后,鲍侃毅然辞去教员工作,北上抗日。
1937年底到延安,1941年就被分配到延安保育院当文化教员、保教科长,还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文教群英大会。
那时,延安保育院缺医少药,只能让孩子多运动以抵抗疾病。所以她就让孩子都运动起来,但只是跑啊跳啊,挺枯燥的,所以他们自己编教材,一边游戏一边唱歌。保育院的课外活动上,孩子们在游戏中奔跑的快乐情景,让鲍侃产生了灵感,在很短时间内创作出一首耳熟能详的《丢手绢》,深受儿童喜爱。很快地,这首歌不仅唱遍了陕甘宁、晋察冀、晋绥、冀鲁豫等广大解放区,而且至今在各地儿童中传唱不衰。
延安保育院玩耍的孩子们
建国后,使用手绢的人一天天多起来。开始,多数人只是裁剪一块白布当手绢,装在衣袋里备用。后来,市场上销售的专用手绢一天天多起来,手绢也开始逐步普及,直到差不多人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手绢摆满了大小商店和货摊,价格也很便宜。
手绢的品种繁多,花样翻新。材料有粗布的、有细布的,也有丝绸的,红、黄蓝、白色彩不一。上面的图案,更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有画花鸟虫鱼的、有画飞禽走兽的,有画山水树木的、有画福禄寿喜的,也有画人物活动的,人物活动有古有今,有《红楼梦》系列的、有《西厢记》系列的,令人眼花缭乱。
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手帕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不说上海滩时尚的“阿拉们”在公众场合必备一块手帕,就是乡里人家也把它当作擦汗洁肤的好帮手。那时候,风情淳朴的小镇人家,孩子们上学出门前,大人们总不忘提醒一声“绢头带好了吗?”在他们看来,“老大穿新,老二穿旧”并不要紧,而如果身边没有手帕,养成了用手背和袖管来抹嘴揩鼻涕的习惯,在旁人眼里成了一个邋遢鬼,那才是丢人的事情。
手绢不但是人们随身携带的日用品,还是人们互赠好友的礼物。给人送红包,用的不是红纸而是手绢;情人初次会面,多数是互赠手绢;男女定情所赠的耳环、手镯之类,都要用手绢包上,才算体面。总之,在那个时代,手绢是人人都有,处处有用的东西。
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手绢成为必需品,自然以手绢为最主要道具的丢手绢游戏就成为最流行最普遍的娱乐项目了,陪伴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
进入2000年后,纸巾开始普及,一些报纸媒体也在科普手绢反复使用并不干净,一次性的纸巾可以更方便卫生。久而久之,越来越少的人再使用手绢,而丢手绢这样的游戏也逐渐淡出视线。
参考资料:《首南印象 九曲河畔话旧》胡鼎阳;《黄道婆与黎族织锦》王海昌;《国人真把手绢丢了吗?》田野;《花马池问史录》政协盐池县提案法制和学习文史委员会编;《延安音乐 延安音乐家 》冯希哲,敬晓庆,张雪艳;《中国老游戏》沈嘉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