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不器的现实意义 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成器

今天聊聊“君子不器”,我以前说过中国的汉字一字一境界,短短的四个字,道出了君子的处世哲学。

什么叫君子不器呢?器指的是什么

朱子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朱子的解释,我还是很认同的。不难看出,这里的器指的就是具体的器具。

我们日常所用的物件,都可以称作器,或者具。

子曰君子不器的现实意义 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成器(1)

器具,都具有某一特定的功能。

比如陶瓷杯子,它就是用来装茶水的。

任何器具都具有特定的用途,那不器就是指不具备特定用途。

君子不器也就是指君子不会被特定的用途所限制,所控制

为什么这么说呢?

方便理解,我们还是拿陶瓷杯子来类比。

陶瓷杯子是由什么制成的?

陶土。

陶土本来没有定性,它可以制成杯子,可以制成盘子、碗、勺子、工艺品,等等。

陶土一旦被制成杯子,就只具有杯子的用途了,失去了成为其他器具的可能性。

子曰君子不器的现实意义 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成器(2)

君子就好比陶土,也是本无定性,但如果被某种具体的思想、行动所控制,也就丧失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灵性。

君子不器”与老子所说的“无用之用”大体相似,陶土看似无用,但却能被制成各种器具,实为有大用。

我们知道孔子的弟子中有72贤人,这72个人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精通的一面,但孔子却能做到有教无类。

为什么?

因为孔子君子不器,他没有被某一项技能所束缚,假设他只懂《易经》,那他就只能教授易经了。

再比如苏轼,他不仅是写诗词的能手,而且他还精通书画,懂市政建设,知政治变革,等等。

子曰君子不器的现实意义 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成器(3)

但是如今却不是这样了,我们有了明确的学科划分,比如学法律的就专攻法律,但是取得了法学博士,就一定能做一个好的法官吗?

未必,一旦仅限于法律范畴,那就成了法律的工具。

好的法官,还必须懂历史、懂心理、懂民风民俗,懂民心所向,甚至还要懂宗教,懂哲学,等等。

有人说,懂这么多不是很难吗?

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当自己不被某一项功用所控制所限制的时候,这样的人才是全然的,才最具有灵性,这时才最接近智慧。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很多人并不能成为君子,我们只不过是普通人,我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生存,所以某一项谋生的技能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因此,我们提倡专一,提倡术业有专攻。

但是,如果你的人生想要更大的成就,就要记住这个四个字“君子不器”。

那我的问题来了:你被什么器住了呢?欢迎评论里说说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