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九尾狐真的有九条尾巴吗(青丘奇兽九尾之狐)

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以标灵符-《九尾狐赞》,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神秘的九尾狐真的有九条尾巴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神秘的九尾狐真的有九条尾巴吗(青丘奇兽九尾之狐)

神秘的九尾狐真的有九条尾巴吗

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以标灵符。-《九尾狐赞》

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只是俗物)。

九尾狐,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奇兽,九尾狐出,乃世将大乱之象。

传说中,九尾狐乃四脚怪兽,通体上下长有火红色的绒毛。善变化,蛊惑。幸喜吃人,常用其婴儿哭泣声引人来探也。

九尾狐,最早是作为妖兽出现在《山海经》中:

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膜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译文:以东三百里,有座青丘山,山里有一种野兽,长得像狐狸,却有九条尾巴。它发出的叫声,就像婴儿啼哭一样,这种野兽会吃人;但是如果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不被妖魔鬼怪所蛊惑。

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征子孙繁息。“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渐渐出现。

但同样是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妖兽也,鬼所乘之”。可见,狐亦有灵气,也有妖气,在数千年前,已是公认。

再到后来的唐宋时期,狐已经被人设庙参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张鷟《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

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封神演义》),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

“妖媚”、“邪气”、“仙灵”、“神秘”、“狡猾”,可以说是现在中国人想到“狐”后最明显的感觉。

但在《山海经》中,最初的九尾狐,可是如皇族一般的存在。

一、青丘九尾狐之传说

《经典图读山海经》中指出,青丘国,即南次一经的青丘山,其民已进入男耕女织的文明社会。

根据《海外东经》记载,青丘是帝禹时代实施地球大地测量工程的地理方位标志点(相当于今日地理勘测的大地原点)。

青丘之国物产丰饶,四季如春,不但居住着神的子民,也繁衍生息着各种各样的妖怪种族。在那连绵起伏的山峦中,也居住着少量的人类。

这里和凡间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在这里没有任何固定的法则,不论是妖怪、神民,还是人类都是以各族的族规为距,虽然有少许的杀戮,但也只限于部族与部族之间的世仇,从未影响过其他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强者为尊,是青丘国的自然法则。强大者往往什么都是对的,这是每个居住在这里居民都明白的道理,是必须遵守、也是不得不遵守的条约。

而在青丘国中,九尾狐族在这里有着绝对的地位,没有任何的种族敢轻视九尾一族,即使是上古遗留的强大神民。

九尾狐族精擅各种攻击和幻变的法术,他们又以家族为单位的生活在青丘各地,各个家庭间一呼百应,虽然说是分散居住,除了距离远了点外,和群体居住在一起没有任何区别。如果单纯的从实力方面而言,在青丘国内可以说没什么种族可以一争高下。

九尾狐族在青丘中,有着如同人间皇族一般的地位,各个部族都对九尾狐一族非常的尊敬。同时九尾一族也是最为高傲的种族,他们很少与外族的人来往,而能与九尾狐一族成为朋友的“人”,可以说比青丘之国内的道士还少。

即使是国内邀请他们去议事,他们也是只派几个代表在其中巧妙的周旋,从不过多的介入到里面,特别是一些关于各族仇杀的问题。也因此九尾一族得到了很多同样高傲种族的尊敬。

九尾一族,按照修为的深浅分为四种,分别是灵、妖、魔、仙

灵狐最弱,妖狐次之、魔狐再次,仙狐是为最强。至于天狐,则是传说中的存在,超脱于四种分类之外。比方远古妖帝——东皇太一。基本上是不可能见到的,所以仙狐则算是九尾狐族中最强的存在。

二、九尾狐形象演化史

1、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和《艺文类聚》记载,上古时期,大禹来到涂山(在今河南嵩县),遇见一只九尾白狐,并听见涂山人唱歌,说“绥绥白狐,庞庞九尾”,如果你在这里“成家成室”,就会子孙昌盛,于是大禹便娶了涂山氏的女孩子,叫做女娇。

这个人兽婚配神话背后所隐藏的文化意义,乃是涂山氏是一个以九尾狐为图腾物的部族,九尾白狐被涂山氏当作自己的祖先。九尾狐在原始信仰的图腾中,开始出现

由于九尾狐有这么一件很风光的事情,所以后代的狐狸精们总喜欢骄傲地说自己是涂山后裔,炫耀血统的高贵。

2、汉代盛行符命思想,于是本为图腾神的九尾狐也被符命化了,成为祥瑞的神秘象征符号。

在中国狐文化史上,狐的一件倒霉事也是发生在汉代,就是被妖精化,在“物老为怪”的思想作用之下,普普通通随处可见的狐狸不比龙凤麒麟,是很难保住它的神圣地位的。尽管在唐代流行狐神、天狐崇拜,但那已经是妖神了,既然是妖神就不像正神那般正经,不免胡作非为,就像没成正果之前的孙猴子一样。

不过在唐代人的观念里,最厉害的九尾天狐却仍保持着正派风范。可惜九尾狐的光荣史终究是要结束的,只不过因为它神通最大比别的狐结束得晚一些,也正因为它神通最大,当它被妖精化后也就成为妖性最大的狐狸精了。

3、九尾狐最晚在北宋初期已被妖化了。

田况《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媚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可见九尾狐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是什么瑞狐、神狐,变成坏东西。而也在这个时期,中国远古史上一个著名女人被说成是九尾狐,而且传到日本,这便是商纣王的妃子妲己。

日本《本朝继文粹》收有一篇江大府卿写的《狐媚记》,其中说“殷之妲己为九尾狐”

《狐媚记》记日本康和三年(1101年)事,相当于宋徽宗时期,可见在此前中国已经有这种说法了。其实唐代白居易在《古冢狐》中已经把“能丧人家覆人国”的妲己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比作狐妖,当九尾狐变成妖精时,妲己这个用美色把纣王迷惑得亡国丧身的王妃被说成是九尾狐精,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妲己成了九尾狐狸精,真可说是超级狐妖的完美结合。在小说中的描写,则是由元代讲史话本《武王伐纣书》开了头,再由明代长篇章回小说《封神演义》广而大之。

在《武王伐纣书》中,吸尽妲己魂魄、元气、骨髓而借其空皮囊化形为妲己的是只“九尾金毛狐子”。妲己的结局是在武王克殷后被姜太公用降妖镜逼住现出原形,然后把她装进袋子用木碓捣死。之所以费了这么多周折,原来是因为行刑的刽子手让她那“千妖百媚妖眼”撩拨得下不了手。

《封神演义》在《武王伐纣书》基础上对千年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妖媚之性大加发挥,写了她做的许多坏事。

相反商纣王“才兼文武”并不那么坏,而且外有忠臣良将,内有贤后淑妃,本来江山稳固得很,都是这个千年九尾狐狸精带着九头雉鸡精和玉石琵琶精把他迷惑得失去“真性”。

有趣的是妲己被斩时也有一段媚人的描写,比《武王伐纣书》更为生动细致。小说极力渲染她如何如何“娇滴滴”地把行刑军士迷得“软痴痴摊作一堆”,最后还是姜子牙用宝贝葫芦取了她的首级。

《封神演义》的九尾狐狸精妲己形象,把古来关于淫妇型狐妖媚人的观念推向极致,把狐妖之最的九尾狐观念推向极致,也把女色禁忌观念和“从来女色多亡国”的女祸观念推向极致。

4、此后还有一些小说写到九尾狐,比如清代通俗小说《狐狸缘》中的玉面仙姑便是九尾玉面玄狐精,最后被吕洞宾收服,割掉她八条尾巴。

清代流行狐妓一体的观念,妓就是狐,最坏的妓当然是九尾狐。晚清小说《九尾狐》,不是写狐妖而是写妓女,妓女胡宝玉绰号九尾狐。小说说九尾狐最淫最媚,“比寻常之狐尤为厉害”,所以拿来比胡宝玉”。

从九尾狐涂山女到九尾狐妲己,九尾狐的神圣和光荣彻底丧失了,九尾狐成为最淫最媚最坏的女人的象征。当《金瓶梅》中西门庆的大老婆吴月娘骂小老婆潘金莲是“九条尾的狐狸精”时,青丘之国的九尾狐仙,早已随历史湮没。

三、拓展阅读:九尾狐的民间传说

在中国与韩国、日本的传说中,常出现的九尾狐是只有九条尾巴的狐狸。它可以变成艳丽的女人诱惑男人,据说每条尾巴都有不一样的法力。其实九尾狐并不是指它只有九条尾巴,而是有无数条。据说,当一只狐狸活了超过一千年,它就会变成九尾狐。

九尾狐要想变成人,需要吃掉100个人类肝脏。

有个传说,当九尾狐为了第100个肝脏要去诱惑一个男人时,如果那个男人向曾经接受他帮助的动物或是鬼求助,就可以把九尾狐击败。

九尾狐每一百年就会有一个尾巴出现。当九条尾巴齐全的时候,再过100年,也就是说九尾狐活了1000年之后,这个九尾狐就可以变成人。所以,活了1000年的九尾狐是已经吃了100个男人的肝脏后而变成的美丽女人。当它吃了第100个肝脏后,就可以以人的身份活下去。但是故事里的九尾狐往往在要吃第100个肝脏的时候而失败。

我是三辰,一个喜欢历史、鬼怪、志异文化的金融工作从业者,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话,请您点击收藏和关注,我会持续分享相关文章。也欢迎各位小伙伴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