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技水平停滞的原因(从制度角度去看)
明代农耕经济繁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水平都超过前代,商品经济也极其发展。这时期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发展很缓慢,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极其缓慢,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落后相当大的一段距离。
很多人把科技发展滞缓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实则不然,明代的专制制度是对前面朝代的继承和加强,到了清代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专制制度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劳动者。科技作为一种生产力受到生产要素劳动力的影响,而劳动力的提供者是劳动者。
统治者为了钳制人民的思想,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方面、政治方面及经济方面的社会制度。这些制度严重压制了人们的自由创造力和先进的思想。教育上,科举制度中的“八股文”进一步限制了人才的创新思想,从而阻碍了科技的进步。
一、明代科技的发展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科技的发展的比较
明朝政权前后存在了两百余年,这这期间,中国的科技也在、有着发展。如李时珍编写的医学书籍《本草纲目》,里面记载1800多种药物和1000多个方剂,可以说全面总结了明代以前的中国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的“医药巨典”。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则在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和欧洲先进的水利技工具做出系统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则是一部关于中国地理知识方面的著作,其中对中国的石灰岩溶蚀地貌做出详细的观察和记述。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则对明代的农业及手工业做出论述。还有天文学、算数学及武器制造方面的研究和成就。这一系列的著作表明明代的科技的发展没有停止。
明代时期欧洲处于文艺复兴时期。13世纪的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然后在西方的其他国家扩展。期间涌现一大批促进科技发展的伟大人物,如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提出“自由落体定律”的伽利略、发现“光折射定律”的斯涅尔以及艺术方面的佼佼者米开朗琪罗和达芬奇,医学方面的哈维等等。这些伟大的人物在各个方面促进了西方科技的发展。
对比明代中西方的科技,我们可以发现,明代的科技要稍稍占优势一些,但明代的科技多强调实践经验的总结,像医学方面大多是在前面经验上的纠误和总结。在创新方面没有过多的尝试。而西方科技不同,西方更多的强调实验和发现。所以,从长远来看,西方的科技会遥遥领先。
二、明代科技滞缓的制度分析
1、文教制度
今天我们都说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科技的发展离不开那些兢兢业业为科技事业做出奉献的人才。所以,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思想的创新是极其重要的,这当然离不开我们的文化教育制度,我们提出九五教育制度,鼓励大众创新。明代的文化教育制度又是怎样的呢?
明代延续了前代的科举制度,分三年开科考试,由童试到乡试到会试再到后面的殿试层层考试选拔。而考试的内容被限定为固定的“八股文”,这严重禁锢了学者们的思想,学者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发挥创新思想,另外,除了笔试外,更没有实验操作的内容。
这种科举制度也严重的危害到了学校教育。在明代,学校教育与科教考试的联系极其紧密,可以说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科考,更甚的是,只有先接受了学校教育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后面的科考。学子们为了出世为官,多沉迷于八股而不去钻研新知识。
当然,统治者制定的科考制度,以八股的形式来培育和选拔能够为统治尽忠职守的臣子,所以这些臣子只需懂得封建的道德观念,懂得为统治者服务就可以了。而科技的发展是需要真正的人才的,是需要具备创新意识的劳动者的。
2.经济制度
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因此与国家的经济制度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总的来说明代的经济制度没有特别大的创新,在之前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补和完善,推出了屯田、赋役以及征榷等经济方面的制度。
中国古代的经济主要是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附着土地。在一方面这样的经济制度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不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注重经验的总结,在农业方面有一些生产灌溉技术的发展,但依赖性比较高,创新不够。这些技术也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国家在农业上实行赋税政策,赋税科目较多,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农民没有多余的生产资料投入再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技术的革新的。另外,国家征收的赋税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的建造上和军队的供给上,很少的投入农业的上,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生产资料。
征榷制度主要是针对商业的,明代的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统治者随之设立专门的机构对盐茶、铸造及织造等商品交易中主要的部门进行管理。在对商人敲诈式的征税后,统治者也未在科技的创新方面有多少投入。
三.启示
这些制度的颁布钳制了人民的思想,科技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人才。所以统治者需要把控全局,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层面鼓励创新。政治方面,政府应该增强对科技的重视,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励科技的劳动者。
在经济上,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对科技上做出贡献的人才予以经济鼓励。在教育上,不断深化教育制度方面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清】张廷玉 明史 【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