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唐宋八大家观后感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篇)

观唐宋八大家观后感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篇)(1)

正是因为家境贫寒,所以韩愈愈发刻苦的读书。据《韩愈文集序》中的记载:“韩愈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什么意思呢?是说他从小学习刻苦,不用长辈督促,自己就懂得学习,懂得读书。他经常阅读儒家圣贤的著作,特别用心。《韩文公神道碑》中记载“韩愈业孔子、孟轲,而侈其文。”意思是说:韩愈学习孔子,孟子,并写文章来传播他们的思想。加上韩愈自小博闻强记,记忆力特别好且用心。《新唐书·韩愈传》中记载说:“尽能通六经,百家学”。可见,韩愈不仅广泛阅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还能通读百家之书,是一个全才。

观唐宋八大家观后感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篇)(2)

韩愈性格耿直,一生都在践行儒者的风范,为人特别执拗,认准的事从不回头的,说话做事都特别直。可是人们都知道了在官场上摸爬滚打,性格耿直势必会得罪很多人,仕途必定会坎坷多有磨难,因此他的媳妇就跟他说:做人要知进退,所以就给他的字取了两个字,叫退之。既要往前进同时也要知道往后退。意思就是说,有的时候,该坚持原则就必定要坚持原则;有的时候需要圆滑处理,就得圆滑处理。可是韩愈这一辈子始终学不会的就是“退之”了。

观唐宋八大家观后感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篇)(3)

苏轼曾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评价他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引领者和提倡者,对从西汉之后,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个朝代的纤弱文风进行了革新,着力写作和弘扬古朴典雅刚健有力的古文。

观唐宋八大家观后感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篇)(4)

“道济天下之溺”说的是唐代道教、佛教文化比较盛行,很多人沉溺于佛道两家,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的经济和治理。所以,韩愈大力倡导儒家之道,推崇孔孟之学,讲求经世致用。意图将人们的思想从沉溺佛道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观唐宋八大家观后感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篇)(5)

“忠犯人主之怒”讲的是韩愈谏言佛骨表的事。唐宪宗信奉佛教,派使者前往凤翔奉迎佛骨入宫。韩愈觉得作为君主这样做很不得体,于是上表进谏强烈反对,甚至列举了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的事件。结果,他这样激烈的言辞触怒了宪宗,几乎要被处死。后来多亏裴度、崔群等人及时营救,朝廷对他从轻发落贬为潮州刺史。

观唐宋八大家观后感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篇)(6)

韩愈就是这样一位耿直的儒生,天理昭彰,心之所向,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义不容辞,不愧称为“勇夺三军之帅”者。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久墨文案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