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怪兽治愈系童话(当怪物来敲门暗黑魔幻童话)
A boy too old to be a kid, too young to be a man——《当怪物来敲门》
电影用奇幻的视角表现了康纳的忧伤与焦虑,但同时也用水墨风格的三个故事带来温柔的治愈。不可否认,电影对儿童来说有些太过沉重,但对成人又很难引起深思,受众人群的狭窄自然让《A Monster Calls》的评价不高。
海报
故事情节不禁让我想起《记忆大师》,两者的不同在于《记忆大师》中的警官选择以他能够做的方式来结束母亲的痛苦,而这部电影中的他选择以逃避在自责的泥沼中挣扎。
世界很复杂,比它更复杂的是人心。
康纳因现实的痛苦,所以才会用谎言的简单来麻痹自己。
你不惩罚我?(You're not punishing me?)
这有什么意义(What could possibly be the point?)
康纳的内心在不断问自己。母亲的逐渐病危,让他深怀愧疚,他不能告诉别人自己的黑暗----我想让她死去,我想放手,我想让这一切尽早结束。
他希望受到惩罚,因为他害怕自己黑暗的想法。可是每一个回答者都给了他同样的答案---原谅。他似乎是松了一口气,但也没有拯救他,反而把他推向了深渊。所以他“召唤”了Monster,他希望Monster能够把他从深渊中救出。
情感与真相的不断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直到妥协接受。最终他明白了唯有现在紧紧地抱住她,他才能放手,让她走。爱不可能解决每一个困难,但爱給我们勇气和力量去面对问题,爱让人生继续,而这才是怪物被召唤的理由。
只有拥抱不甚完美的事实才能治愈痛苦,不然只会从一个阴翳与痛苦,跌入另一个阴翳与痛苦。很多时候,美好的时光是人生的意外和插曲,大部分的人的生活都还是乱七八糟或平淡如水。
人生即是故事,你如何成长,取决于如何读它。
People don't like what they do not understand.——《当怪物来敲门》
无论80后90后甚至是00后,总会听到一些垮掉一代的评论。是真的孩子们出了问题?也许更多的问题在家长和教育本身。是我们的教育没跟上孩子进步的步伐。我们的教育体制变革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太多的悖论。
我们并没有发现我们的孩子已经与那个时代的我们不同。因为社会不一样,环境不一样了,家长对孩子的期许也不一样了。
当今的孩子,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独。这孤独有双重含义,一种是空间上的孤独,一种是思想上的孤独。空间上,即使通信无比发达的今天,即便远在天边,也能见其人,听其声音。但人的情感交流方式,肢体接触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亲密的关系都伴随着亲密的肢体接触,即便是普通朋友间打招呼也会不时地拍个肩来传达自己的热情。
此外,人一孤独,思考能力就会变强。如同电影中的康纳,他小心翼翼地封闭自己的想法,想保护自己,却反而受苦于这种保护。所以我们的教育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知道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儿。这样才能有方向,才能像电影中的怪物那样引导康纳成长。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对子女的恩情怕是用滔滔江水来形容也不为过。对于大部分独生子女,面对这广阔无边的爱。
是否想过孩子是否承受得起?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会发现,他们并没有天赋异禀,并没有卓尔不群,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们陡然发现无法报答父母的恩情,无法成为父母眼中的“他”时,焦虑会像海一般无情地吞没那些不够坚强的心灵。
我有很多初为父母的朋友,我问他们对孩子有什么期望?他们总说只希望他们快乐成长,永远幸福快乐。但这些模糊的想法会逐渐变为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这些确实也是幸福快乐,但只是之一。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人生体验,并不是靠别人设定的。简单来说,幸福来自自己与环境达到一种自然的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因为每个人的幸福是环境给予的。当走入父母为你指出的道路上时,你会获得幸福,但不是因为这条路是唯一的真理,而是你已经适应了这条路,达到了平衡。
从始至终, 电影中怪物并没有拯救康纳的母亲,但却告诉了他幸福不是别人给的,少点期许,轻装前行这才是正能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