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

来源: CCMTV泌尿频道

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

前列腺癌主要好发于前列腺外周带,约占 70%,15%~25%起源于移行带,其余 5%~10%起源于中央带,其中 85%前列腺癌呈多灶性生长特点。前列腺癌病理类型包括腺癌(腺泡腺癌)、导管内癌、导管腺癌、尿路上皮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以及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等。其中前列腺腺癌占主要部分,因此通常我们所说的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腺癌。

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1)

传统的前列腺癌检查方法包括有超声、CT、MRI和骨扫描等检查。目的和用途各有不同。

1、超声

针对前列腺的超声检查,主要有经腹部和经直肠两种,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检查技术。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较多,检查前需充盈膀胱,如果患者膀胱充盈欠佳或肥胖,则图像质量差,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经直肠超声检查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常用检查方法,优点有采用高频腔内探头,分辨率高;探头伸入直肠,紧贴前列腺进行检查,无需充盈膀胱;同时在超声的引导下穿刺活检,可大大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然而,普遍认为这种方法不足以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或分期。常规(灰标)TRUS在检测前列腺癌病灶方面并不是可靠的工具,因为至少有40%的前列腺癌与周围健康的腺体组织呈等回声所以无法检出。另一个缺点是以超声为基础的检查方法高度依赖于操作者,会影响其说明性和可重复性。

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2)

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3)

超声相关研究

2、CT/MRI

CT检查对前列腺的内部结构显示欠清,因此在发现前列腺癌原发灶及局部分期中的作用不明显。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具有一定难度,常规 CT 检查并不能排除淋巴结转移,其敏感度仅为 7%。目前来说CT检查主要用于确诊后前列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分期,同时CT扫描可以作为高危病人初诊,前列腺癌向外侵犯的初始扫描,CT检查也可以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

MRI 检查是诊断前列腺癌及明确临床分期的最主要方法之一,主要依靠 T2 加权像和强化特征。前列腺 MRI 可显示前列腺癌外周包膜的完整性、是否侵犯前列腺周围脂肪组织、膀胱及精囊器官;预测包膜或包膜外侵犯的准确率达 70%~90%,预测有无精囊受侵犯的准确率达 90%;MRI 因其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可认为是当前临床实践中可精确判断有无包膜外侵犯(extrapros­taticextension,EPE)和精囊侵犯(seminal vesicle involvement,SVI)的唯一有效方法。MRI 的 T2 加权像(T2WI)可清楚显示包膜在内的前列腺解剖结构,包膜外侵犯的常见表现包括不规则的凸起,非对称分布的神经血管束以及前列腺直肠角消失。缺点在于EPE仅在T2加权像上的辨别仍存在困难。SVI 在 T2WI 表现为精囊部位的低信号病灶,特别是和肿瘤存在接触的情况下,某些条件下易造成误诊或漏诊。MRI 可显示盆腔淋巴结受侵犯情况及骨转移的病灶,对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 DWI 像上,转移淋巴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 值)低于正常,借此可利用 MRI 判断有无区域淋巴结的转移。

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4)

前列腺癌包膜侵犯MRI体现

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5)

CT/MRI 相关研究

3、骨显像

骨扫描是目前评价前列腺癌骨转移最常用的方法。其诊断的阳性率受 PSA、临床分期以及 Gleason 评分的影响很大,在 PSA < 10 ng/ml 的患者中阳性率 2.3%,PSA 10~20ng/ml,阳性率为 5.3%,PSA 20~50 ng/ml 阳性率为 16.2%。局限性前列腺癌阳性率为 6.4%,局部晚期前列腺的阳性率为49.5%。Gleason 评分 7 分患者的阳性率为 5.6%,而 Gleason评分 8 分及以上患者的阳性率为 29.9%。当有骨痛症状时,无论 PSA、Gleason 评分以及临床分期何种情况,都要进行骨扫描检查。虽然因较高的敏感性而广泛运用于临床,但其特异性较差(41%),通常与许多良性病变难以鉴别,如骨折愈后,关节炎或退行性疾病及其他良性肿瘤。而某些治疗亦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骨显像的另一项不足是其空间分辨率较低,对于部分早期病变或仅出现溶骨性改变者可能造成漏诊。当检查结果难以鉴别时,通常需要结合 CT 以证实是否存在骨质硬化或溶骨等表现并排除骨外病变。此外,结合SPECT 亦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6)

全身骨转移显像

前列腺癌影像学特征(前列腺癌的经典影像学检查)(7)

骨扫描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1,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2,Trabulsi EJ et al. Optimum Imaging Strategies for Advanced Prostate Cancer: ASCO Guideline Summary, 20203,EAU – EANM – ESTRO – ESUR – 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March 20204,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2020年)5,Carlsson SV et al.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Med Clin North Am. 2020 6,王春霞等,四种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应用评价,2014

#医师报超能团##超能健康团##健康科普排位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