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

文/李光斗

70岁的张艺谋奉献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原创电影《一秒钟》,但从拍摄完到最终上映,补拍、修改、两退电影节,却用了足足两年时间。用编剧邹静之老师的话来说这部电影“命运多舛”,好在《一秒钟》终于活了下来,不像当年葛优和巩俐主演的《活着》,无缘在银幕上复活,只能活在影迷的心中。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

虽然一度贵为“国师”,但身世坎坷的张艺谋还是有某种情结的,从《活着》到《归来》再到现在的《一秒钟》,在光鲜盛典和宏大叙事的同时,虽然也经历了商业化的冲击,有过《三枪拍案惊奇》的迷失;但张艺谋对电影还是心存敬畏的,他始终放不下内心的执念。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2)

电影《一秒钟》讲述了张译饰演的逃犯张九声为了看一场电影,和偷胶片的刘闺女以及放映员范电影之间跌宕起伏的命运。《一秒钟》酝酿良久,但几乎是张艺谋故事线最简单,最纯粹的一部电影。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3)

2018年他在制作这部电影的同时,还同步进行着另外三个重要项目:担任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8分钟”总导演、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烟火艺术演出总导演、歌舞剧《对话•寓言2047》。2019年张艺谋又相继开机了两部电影《悬崖之上》和《坚如磐石》。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4)

用张艺谋自己的话说,不是在拍电影就是在去拍电影的路上。年届七十,张艺谋在外表上表现出来的和二十年前差别并不大,但是行动上更加马不停蹄,像是在跟时间赛跑。

不同的是,《一秒钟》所呈现出来的故事和画面,都是在做减法,几乎没有背景音乐,连角色台词都能少则少,这和几年前巩俐、陈道明主演的《归来》有一脉相承之处,相同的历史背景,相似的人物境遇,低饱和度的色彩,压抑的情感,用镜头代替语言叙事。

张艺谋将《一秒钟》作为写给电影的情书,在影片定档的时候他还写了一封亲笔信: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5)

但是《一秒钟》其实并没有探讨电影本身,他压根不是“天堂电影院”,甚至男女主角们对那盘胶片的渴望都跟电影没有关系。逃犯是因为影片《英雄儿女》正片放映前的《新闻简报》里有自己女儿一秒钟的镜头,他要看的是女儿;刘闺女偷胶片更是跟电影没关系,她的诉求是把胶片剪了做灯罩,因为弟弟把别人的胶片灯罩给烧坏了,人家天天堵门口逼她们还债。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6)

群众们热切期盼的也并不一定是电影本身,在那个年代,没手机没电脑,啥都没有,八亿人八部“样板戏”,来来回回都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台词歌曲早都烂熟于心。为什么还要看?因为实在别无选择,有总比没有强,就像范电影说的:不管你放什么,他们都会看的。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7)

差不多只有放映员范电影是对电影本身还算有爱,他会放、会修,还能搞一套只有他一个人能搞出来的“大循环”,这没有长时间的操作、琢磨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范电影发动群众抢救胶片的时候,大家用家里仅有的物资托住胶片,煮蒸馏水冲洗胶片,轻轻擦拭,慢慢的扇扇子,隆重的仪式感堪称全片的华彩乐章。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8)

不过范电影的爱里夹也杂着复杂的感情,001号电影放映员的身份让他受众人尊敬、追捧,出门有人巴结递烟,吃饭能多得一勺油辣子。两个月才有一次的放映,让他在自己同样不幸的现实生活中保留一丝体面。为了保住这份权利和体面,他把儿子造成的胶片事故嫁祸于人,又出卖逃犯。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9)

逃犯、小偷和伪君子汇聚一堂,但其实电影里没有坏人,只是现实的压迫也让他们当不了好人。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0)

对电影所谓的热爱更像是一种载体和精神寄托,张艺谋情书里写到,“铭记的也许不仅仅是电影本身,而是那种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当乡亲们举着小板凳、站在自行车上、骑在墙头上甚至蹲在幕布背面看电影的时候,他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一片贫瘠,是统一、破旧的粗布衣裳,是不管怎么走也看不到头的荒凉沙漠。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1)

电影从1895年诞生,1905年初进入中国,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开始惠及普罗大众。《一秒钟》里让群众为之癫狂的片中片《英雄儿女》上映都到1964年了。再历经十年浩劫之后,1978年恢复高考,才培养出了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顾长卫这一批活跃至今的电影人。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2)

现在的中青年人也许无法体会那个年代人们对精神食粮的渴望,那时候人们为了抢一张电影票,彻夜排队、托关系、打架,闹出人命来的都有。

《一秒钟》所表现的并不是要把电影捧上神坛,而是反衬过去精神贫瘠的可悲。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3)

回到影片故事的本身,不少观众认为这里有一个大bug,逃犯都逃出来了为什么不直接去找女儿,而是追着去电影里看呢?

这部电影因为“技术原因”经历了很多波折,原本有交代的这段情节在公映前给删掉了。逃犯的女儿在抢着扛面袋立功的时候不幸身亡,唯一留下的就是22号《新闻简报》里短短一秒钟的影像。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4)

留心的观众记得,逃犯一个人坐在礼堂里循环看那一秒钟,年仅十四岁的女儿把上百斤的面袋扛在肩上,刘闺女气头上说了句“面袋怎么不把她砸死啊?”逃犯张九声一下就被刺激了,狠狠地一脚踹倒了刘闺女。其实,逃犯的女儿就是在抢着扛面袋的时候被汽车撞死了。

22号《新闻简报》里删掉了血淋淋的真相,只留下劳动光荣的一张张幸福脸谱。《一秒钟》的这个镜头也只能随着“女儿”的两格胶片埋藏进厚厚的黄土。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5)

电影《一秒钟》原版的结尾,就戛然而止在张九声被押回劳改劳场,刘闺女沿着逃犯的脚印、只捡起来那张包着胶片的报纸;而有张九声女儿影像的珍贵胶片,却被风吹走,渐渐湮没在无情的历史荒漠中。

张艺谋说,《一秒钟》是献给电影的一封情书,但这封情书的投递却关山阻隔;为了让观众读到这封情书,电影隐去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一次次修改都是为了能够上映,善于妥协的张艺谋还重新拍摄了一段“二年后”的光明的尾巴:高考恢复了,未来一片灿烂,血色黄昏的过去也在两位主角释然一笑中随风而逝。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6)

但电影的结尾,张艺谋还是留下了一个强烈的暗示,为什么出狱后的张九声不归心似箭地去看亲生女儿?而是要多留两天在劳改农场去沙漠里找留有女儿影像的胶片?因为天人永隔,女儿已经不在人世了。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历史却总是循环往复。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但是往事总是不堪回首,或者是不让回首。电影是唯一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慰藉,做个美梦哪怕只有一秒钟也是好的。

张艺谋一秒钟为什么撤档(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17)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好的电影能触及人的灵魂、发人深思;在中国电影江湖厮杀了一辈子的张艺谋在古稀之年奉献出的《一秒钟》是一部诚意之作。

这应该是张艺谋最后的《一秒钟》了,好电影存活不易,让我们且看且珍惜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