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怎么衰败的(日不落帝国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爆发前,美国人曾做过一个叫“红色帝国”的战争计划。
但这个所谓的“红色帝国”,指的不是苏联,而是英国。
在这份后来被解密的计划书中,美国准备跟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开战,以争夺世界霸权。
战争的第一步,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加拿大,先把英国在北美大陆的桥头堡,给拔了。
后来二战爆发,这份计划也就没有了实施的机会。
但它背后所体现的着看不到血腥的战争:
新兴的资本主义帝国美国,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大英帝国,为了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同室操戈”。
只不过当时的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看似不可战胜的“世界第一强国”英国,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
想要瓦解它,不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开战,只需要三个巧妙的计谋,就能够做到。
那么,当年的美国用了那三招,把大英帝国搞破产的呢?
青出于蓝的“离岸平衡手”
当年的大英帝国,是靠什么维持着自己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的呢?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支号称“无敌舰队”的英国皇家海军。
不可否认,近代英国海军实力的强大是其世界霸权的根基。
但仅有军事力量的强大,是不足以维持一个帝国近百年的霸权的。
否则二战中的德国,早就称霸世界了。
英国人之所以能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一百年,最核心的一个技能,是现在还在用的“离岸平衡手”。
所谓“离岸平衡手”,简单一点理解,就是分化拉拢,制造矛盾,让潜在的对手们,互相去竞争。
在他们中间制造矛盾,又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势力对比。
这种手段,现在还能看见的例子,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
英国迫于二战后此起彼伏的殖民地独立运动,1947年退出印度。
在离开之前,为了能留下间接影响印度,从印度获取利益的机会,英国人主持了“印巴分治”,故意给他们埋下战争的伏笔。
这促使印巴双方虽然脱离英国了,但为了压过彼此,只能继续跟英国这个曾经的宗主国搞好关系。
换句话说,英国人虽然不再直接殖民印度和巴基斯坦了,却获得了一个“裁判”的身份。
印巴双方谁都离不开英国的支持,自然也就不敢得罪它。
只不过英国人没想到的是,自己的全球霸权会瓦解得这么快,导致最后印巴的矛盾虽然种下了。
可当“裁判”的人,却变成了苏联和美国,英国给他人做了嫁衣。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英国人的“离岸平衡手”的确有效。
印度和巴基斯坦至今矛盾不断,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整个近代历史中,英国人正是靠着类似的手段,在欧洲扶持法德两个大国争锋,在亚洲扶持日本牵制美国,在当时的中国内部,扶持军阀互相打架。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让其他国家打成一团,自然就没工夫来惦记英国人的世界霸主地位。
美国是英国亲手教出来的土地,这一套法子也学了个精通,甚至还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战以后,英法主导的欧洲格局下,德国被极限打压,被迫承担起巨额的战争赔款,同时还损失了六分之一的领土。
于是美国利用德国不满的情绪,装出一副“天使”的样子,不仅在国际上为德国争取利益,而且大规模的给德国贷款,投资,扶持德国军工企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在英法两国之间挑拨离间,让这两个一战的战胜国,彼此争锋,这又给德国崛起,创造了时间。
就这样,整个欧洲被迫陷入了一种纷乱的内斗中,并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和法国这两个传统的资本主义列强,被彻底打垮,损失惨重,逐渐失去了对世界的主导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英国在经济上,已经不足以跟美国抗衡了。但是其称霸世界的根基还在。
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体系还没有解体,100多年霸主的历史,形成的金融霸权,还存在于全球各地。
最简单的例子,二战期间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就是以英镑作为锚定货币的,实质上是英镑在全球金融体系的附庸。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美国要瓦解英国的世界霸权,首先就得搞垮其金融霸权。
但仅仅是搞垮英镑的地位,是不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世界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国际贸易更加鼎盛,以黄金白银这种硬通货来交易,非常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对“世界货币”的需求还在。
如果打垮了英镑的地位,却没有新的世界货币取代,显然也是不行的。
基于此,争夺美元和英镑谁是新的“世界货币”,就成了英美两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关键。
在这种背景之下,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美国摆到了台前。
对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很多人都不陌生。
它是二战以后,美国确立自己金融霸权的根基。
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实在1944年讨论这件事情时,有两个方案。
其一就是美国后来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二,则是英国人力推的“凯恩斯计划”。
这份计划里,英国人提出发行一种国际货币,也就是现在俗称的“世界元”。
这种新的国际货币,能够在全球所有国家内部,自由流通,充当世界货币的作用。
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现代通行的纸币是一张纸;它必须有相应的真实财富对应,才有人信。
否则大家都印刷一堆世界货币,跑到其它国家购买物资,岂不是乱套了?
英国人当时的想法是,按照各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平均值,分配世界货币的铸币权。
简单来说,就是你一年进出口贸易有多少,就分配多少相对应的世界货币。
比如韩国一年进出口贸易额,总共有1000亿,那就分配给你1000亿的“世界元”。
至于你怎么使用,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很显然,如果按照这个计划实施的话,那么拥有着全球最多殖民地,进出口贸易额比较大的英国,不说是能继续垄断金融霸权,至少还有跟美国争锋的机会。
而其它相对落后的国家,就完全成了牺牲品。
只不过这份计划,最后在与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竞争的时候,失败了。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各国之间并不信任,世界货币像一个国家之内的主权货币那样,自由流通是不现实的。
更别提美国要力推自己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
在二战结束,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强国都成一片废墟,渴望得到美国经济援助的背景下,谁胜谁负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凯恩斯计划”相比,在技术上也更有实现的可能。
因为它虽然以美元做了世界货币,但美元跟黄金是绑定的。
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这是一个固定的标准。
换句话说,大家信的还是黄金。
只不过黄金不方便交易,所以选择了美国这个世界最强。
拥有黄金最多的国家,用他们的货币,充当黄金的代表而已。这也是美元最初被叫做美金的原因。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英国在市场竞争中,就失去了与美国平等抗衡的基础。
而且随着时间越往后推移,美元的信用越牢固,英镑的流通地位,也就越不重要。
就这样,美国人用自己的金融霸权,取代了英国的金融霸权。
这就促使英国没有了跟美国争夺世界霸主的经济基础。
苏伊士运河之战如果说二战中,美国得以搞垮了英国的军事霸权;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后,又搞垮了英国的政治霸权。
那么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之战,就是美国搞垮英国全球影响力的典型代表。
二战以后,英国虽然损失惨重,但靠着其庞大的殖民地输血,依旧可以与美苏并称“三巨头”。
如果这种局面不得到改变,那么几十年过去以后,当英国从殖民地恢复过来,未必没有跟美国再次争霸的机会。
但美国显然不会给英国这个机会。
冷战初期,虽然美苏全面对抗,几乎在任何事情上都要争一下,但在整垮英国这事上,双方却有着罕见的默契。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苏伊士运河之战。
苏伊士运河,是欧洲通往印度洋,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通道。
同时也是英国联系自己全球殖民地的血管。
自从20世纪初以来,这里就一直被英国掌控着。
二战结束以后,全世界殖民地运动此起彼伏,埃及也受到影响,开始了争取国家独立的战争。
实际上在1922年的时候,埃及名义上就已经脱离英国殖民,获得独立了。
但独立的不太“彻底”,英国在埃及境内,依旧保持着很多特权。
执政者埃及政府,也与英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让埃及更像是一个半殖民地国家,不算真的完全独立。
到了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起政变,推翻了法鲁克王朝,掌控埃及政权。
英国在1954年,被迫从埃及分批撤出驻军。
但苏伊士运河,依旧在其实质掌控之中。
到了1956年,埃及和英国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战争爆发。
英国战败,才终于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掌控权。
这里面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当年的英国论军事势力,远超埃及,更别说苏伊士运河之战,英国还是拉着法国一起打的。
如果仅靠埃及的力量,肯定是打不赢的,偏偏埃及打赢了。
原因就在于,美苏两个超级强国,在这件事情上态度是一致的。
不管嘴上怎么说,坐视甚至纵容埃及夺回苏伊士运河,把英国“锁死”在欧洲,是美苏共同的利益所在。
从此之后,英国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武装干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事务的资格。
其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也没有了控制的枷锁。
到1965年左右,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先后摆脱英国控制独立。
又失去了马六甲海峡,英国能够留在殖民地的影响,就只剩下文化,语言等比较虚的东西了。
苏伊士运河之战的失利,只是英国失去全球影响力的一个典型例子。但这其中作为“盟友”的美国,坐视英国失败。
这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打压取代英国影响力的一个缩影,是美国搞垮大英帝国的最后一步。
至此,曾经那个纵横四海、号称“无敌”的大英帝国,就被美国彻底搞破产了。
留下的现在的英国,早已经没有了“帝国”的根基,彻底沦为美国的附庸。
结语纵观美国搞垮大英帝国,取代其称为世界霸主的过程,至少能得出三点经验。
首先,国与国之间,利益为先。
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什么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方面的相同与区别,都是虚的。
美国和英国算得上是同根同源,但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双方在二战前后你争我夺,斗争的同样异常激烈。
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时期,因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全面抗衡。
结果在限制英国实力这一点上,却前所未有的默契。
一个煽动埃及等殖民地起义,一个坐视英国战败,丝毫不讲“同盟之情”。
用咱们中国的古话说,这就是典型的“以利相交者,利尽而绝”。
其次,美国搞垮大英帝国的过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大国博弈中,强攻不一定有用。
如果当年美国真按照所谓“红色帝国”的战争计划,跟英国全面开战了,未必能在二战中作壁上观,渔翁得利,奠定自己世界霸权的根基。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美国利用当时英国作为世界霸主,患得患失的心态,挑拨英法,英德之间你争我夺,互相消耗,而自己却坐收渔利。
这才能逐渐拉开与英国的实力差距,一步步取代英国,称为新的世界霸主。
最后,这件事也证明,建立在殖民掠夺之上的霸权,强大的时候看似不可力敌,但只要找准了其弱点,善加利用,就是真正的“纸老虎”。
一点火星子,就能摧枯拉朽地击败它。
只有建立在真实健康的经济发展之上,国家的强大,才是真强大。
靠挑拨离间,搞什么“离岸平衡手”,让别人内斗来映衬自己强大的办法,就算实现了,也无法长久。
编辑:野草
责编:Thali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