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国外十大顶级国宝文物(带你看懂最容易被忽视的10件文物)
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非常有新意,展览借助大英博物馆丰富藏品中精选出的100件(套)文物,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借助文物的视角——遨游世界历史。展览选取了“以物述史”这个独特的立位,帮助游人了解文物背后的价值。
笔者参观这个展览后,发现展品俱是非常有价值的珍品,所以这次选取了一些重要却容易会被游人忽视的展品,来进行阐述。
权力与哲学(公元前700—公元100年)
镈
青铜镈,是春秋战国时期包括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乐器。它早先脱胎于钟,编钟的发音银色不是很完美,就用镈来配合它发声,作为一种辅音乐器。到了后期隋唐时期,编镈失去了地位,被编钟所取代,名存实亡。编镈基本上是由大到小进行演变的。早期的编镈像编钟一样很庞大,后期就越来越小了。还有人说小型的编镈被编钟用来做定音用的工具。因为钟在敲击时间长了以后音色会发生一些变化,所以需要用个头比较小、敲击频率不高的编镈用来校正音色。
“只识青铜钟,不识青铜镈?”
编镈和青铜钟的外形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是椭圆形,但是镈的口是平口的,钟的口会有一些弧度。钟发出的声音比较雄浑沉稳,所以会作为主音乐器。这件文物造型纹饰是比较典型东周时期的青铜镈,上面有回首的伏虎纽系,表面饰盘回纹。
阿马拉瓦蒂大佛塔雕刻
印度南部安达洛王朝,与健陀罗艺术并存,是印度早期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据说是当时的地主移居此地,发现有很多遗迹,就移作他用,现在仅剩一些建筑残片。
“这是印度早期对信仰的重要诠释。没有信仰,如何创作出如此精美的石刻?”
这个残片上雕有五头蛇,蛇在印度教中是那迦龙的化身。还有狮子,是在保护佛陀。阿马拉瓦蒂大佛塔的建筑遗迹非常精美,上面有高浮雕,刻画的蛇和狮子都是印度教中非常经典的形象。狮子在中国的佛教中也有类似的形象,因为振聋发聩的狮吼,有让人幡然醒悟的作用。所以在印度教和佛教中都会被看作是瑞兽。除了那迦龙和狮子外,还有满天神佛的形象。都是印度教中非常具有特点的,尤其是印度早期对于信仰非常重要的诠释。如果没有对印度教的信仰和深刻的认识,是无法制作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艺术品的。
仪式与信仰(公元1—800年)
密特拉神像
密特拉是一位穿越众多宗教的大神,很多宗教中都有他的影响或是传说。比如说他是印度教当中的契约之神,在中国密特拉神演变成为了弥勒佛,是善的象征。密特拉教早期是基督教最大的竞争者。据说基督教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也吸收了密特拉教中密特拉神的很多传说。比如12月25日本来是密特拉神的生日,在基督教中变成了基督的诞辰。有人说密特拉神十二门徒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等等,也是从密特拉教的故事中吸收过来的,所以基督教极度排斥甚至大肆地打压密特拉教。而且密特拉教非常特殊的是所有的教义和宗教仪式都非常神秘,也使得密特拉教成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宗教之一。
“一个极其古老,而又富有神秘色彩的宗教信仰。最古老的记载可追溯至公元前14世纪。”
这件造像表现的就是密特拉神屠牛的样子。基督教中也有类似的慈悲学说,牛是人世间比较忠诚和博爱的象征,密特拉神屠牛就代表一种自我救赎和牺牲,牺牲自我服务大众。其中狗是他的助手,蛇和蝎代表邪恶,都在啃食这只温柔善良的牛。代表用自我救赎的方式去救助劳苦大众,并非只救善人不救恶人,而是所有的人都是他的救助对象。
贸易与侵略(公元300—1100年)
玛雅祭坛
玛雅文化是美洲文化最长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早期文化之一。玛雅文化的图形图案与我国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图案非常相似,但是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某种联系还有待考证,无法说明它们是否谁继承了谁。
“宗教系统、天文历法、文字,是古老的玛雅文化最著名的三个特征。”
这个祭坛是玛雅文化中非常重要的表现之一。玛雅文化是以其复杂的宗教系统、天文历法和文字而著名的。这个祭坛充分体现了这三部分。比如宗教,它刻画的是阴间神的化身,在玛雅被称为白色恐怖。上面的图案和纹饰记录了玛雅的天文历法,还有所处的时间年代。还有上面的文字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莫切武士陶壶
莫切武士是生活在南美洲秘鲁的,有可能他们建造了第一个国家组织,而且秘鲁当时非常崇拜武士。所以在贵族墓葬中经常会出现武士陶壶随葬品。说明当时南美洲的社会非常尚武。这些壶都做成武士,而且很可能是贵族武士。
“来自遥远的南美洲的尚武之风。”
这个陶壶的样子很传神的,有典型的南美洲地域文化特征,包括衣服上的卷曲的纹饰图案、头盔、体态特征等等。
吉尔瓦的陶壶碎片
它是从亚洲地区飘洋过海来到非洲的坦桑尼亚的。这些碎片中包含中国的青瓷、青花瓷等等瓷器,这说明在十五十六世纪的时候,世界海上贸易的繁盛,也说明当时中国瓷器的那种神秘和艺术魅力被非洲人民所崇拜和喜爱。甚至与作为艺术品、工艺品摆放在家里,有些是不会作为实用器。
“海上贸易的繁盛,产生了这些飘洋过海的货品。”
这些碎瓷片见证了东非、中国和伊朗等地之间的贸易,它们通过印度洋来到了坦桑尼亚,它们多是生活的废弃物,有些是被冲到岸上的,甚至在1948年发现之后,还会被有些人拾回重新使用。海上贸易之路非常重要的见证。
变革与调整(公元900—1550年)
湿婆和雪山神女像
湿婆神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是印度教造像中很典型的一个题材。湿婆是非常受尊重的神祗,他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主破坏,身兼创造的任务。印度教是三位一体的神学构建,湿婆、毗湿奴和梵天。其中,湿婆是信众最广、也是最普及的一个神。
他拥抱着他的妻子雪山神女,表现出两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至于如何分辨此二尊神,是从脚踩的坐骑来辨认的。不仅湿婆神,毗湿奴也会拥抱自己的妻子,甚至是左右两名妻子。这是非常典型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印度教造像的造型。据说湿婆神有第三只眼,可以放出神火,毁灭世间的一切事物,所以湿婆也被称为破坏神。他的第三只眼就是妻子雪山女神帕瓦地,捂住两只眼睛之后出现了第三只眼。这个角度看不到第三只眼,感兴趣的观众可以找找看,是否在他的发髻上。
元青花瓷盘
元青花不论是现在还是原来都是奢侈品的象征。元代青花比较特殊,据统计,目前元青花整器全世界不超过300件,200多件都在国外收藏,中国只有不到100件。不过即使是一件元青花残片,也是爱好者争相收藏的对象,在收藏市场非常受追捧。这件元青花满釉大瓷盘一般是中东地区国家,伊朗、伊拉克等国来中国定烧的,所以一般是作为出口外销瓷销往中东地区。
“花口、海水江崖、番莲纹、满釉的填色,令这只元青花瓷盘的身份昭然若揭。”
上面的番莲纹和其他花卉都是中东地区所喜爱的图案,他们喜欢釉色全部填满的。而中国人喜欢的大多带有留白,也就是空白处不上色或者不把颜色填满。一种是出于原材料的节省,另外也是有传统的遐想的意境。所以在当时,瓷器出口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汇途径。元代青花也是非常特殊的,元代也是青花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
而且这种大瓷盘出口到中东地区有些是作为日常生活的实用器使用的,用来盛水果吃手抓饭使用的。后来远销到欧洲后,作为贵族用来彰显身份地位使用的,他们认为中国的青花瓷不仅大气美观,还带有东方的神秘感。甚至认为传说中的古老的东方法术会渗透到这些瓷盘中,可以有食物验毒的功效。
刘易斯棋子
发现于刘易斯岛,可能制作于挪威。代表了欧洲上层贵族对于桌面游戏的喜爱。据记载,国际象棋是从印度传到了欧洲。最早期的象棋里的棋子只有步兵、骑兵、象兵和车兵三种士兵。后来传到欧洲之后又加入了一些其他的角色。比如国王和皇后。把宝剑放在膝盖上的就是国王,旁边右手托腮的就是皇后。这个造型与当时的制度有关系,当时的皇后是没有什么权力的,所以塑造得相对弱一些。(看上去也比较忧郁)
“一副棋子反映出的社会文化和制度。”
这个刘易斯棋子是用海象牙制作的,在当时因为贸易中断,象牙无法在欧洲进行流通,所以当时的贵族就采取了另一种替代品,就是海象牙,来制作这些小棋子或者其他物件。据说当时这种行为非常疯狂,疯狂到一天就屠杀八千只海象,非常残忍。但是这种行为满足了欧洲宫廷上层贵族对游戏的需求。所以可以说海象牙在当时是亚洲象牙、非洲象牙非常重要的替代品。
前面像塔一样的造型是步兵,去人格化,在当时军中地位比较低,大多是被征用的农民。在战争中基本上是做贵族的炮灰了。所以在形象上人物特点不突出。
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贝宁饰板:奥巴与欧洲人
出土于尼日利亚的贝宁城。是1500-1600年前的一件文物,是城堡或者宫殿的装饰品。中间的人物是贝宁王,是非洲贝宁地区的国王。两边是国王身边的大臣,大臣作当地的服饰打扮,腰上缠有鳄鱼。这个鳄鱼的装饰说明这两位大臣是被国外允许与欧洲商人进行贸易的。所以可以看出当时的非洲和欧洲贸易往来是非常密切的。没有拍到的两侧还有左右两个持洋枪的守卫,是欧洲人的形象。
“用外籍士兵彰显地位的国王。”
这两个欧洲人的造型也进一步说明当时的贝宁王极其想证明自己的身份地位,让欧洲的雇佣兵/战士来保护他。尼日利亚在当时不管从文明发展程度还是国力上来说都是不及欧洲,所以他想从这个角度来彰显自己作为一国之王的权利。
看到这里,你一定不会错过这些意义非凡的展品。
预祝观展愉快!
- END -
作者蔡子游,十年首都博物馆英语讲解员经验,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