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版花木兰大家第一印象好吗(刘亦菲版花木兰评分低)
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电影《花木兰》于3月9日全球首映后,多数美国媒体给予了好评。
《花木兰》这部迪士尼真人公主电影从选角到首映,可以说一边被期待一边受争议。电影中打斗场面很多,刘亦菲、巩俐,每一位女性重要角色都经过了严格训练,更有李连杰、甄子丹、郑佩佩等演技咖保驾护航,按宣发的说法无论是剧本还是演员都诚意满满。
此前小丑女的独立电影《猛禽小队和哈莉·奎茵》本该又爽又爆,但被观众诟病最多的就是散而无力的打斗戏,观众本想看女斗士爽片,展现的却是花拳绣腿,你敷衍观众,票房可不会敷衍你。
而从日前多次放出的预告片看,刘亦菲这版花木兰,是认认真真在演一个女战士。
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花木兰》IMDb评分仅为2.1分!
还没上映,评分就被刷成这样,实惨!
谁刷的低分咱不知道,今天我们只是来聊聊2.1背后的可能因素。
多次翻拍,谁拍,谁翻?每隔几年女英雄花木兰的题材就会被搬上荧幕,由于花木兰的故事仅源于南北朝一首260字叙事诗《木兰辞》,影视化后,经过扩充和加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更别提这么多版花木兰。
本文就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花木兰人物形象,聊聊谁才是你心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2009赵薇版:
痛恨战争的女将军,煽情版花木兰。从赵薇版《花木兰》电影基调可以看出,此影片的氛围压抑而沉重,花木兰的人物形象全程都具有悲剧英雄色彩,由于对战争场面着墨过多,所以花木兰的情绪多数处于压抑和疲惫态。
此片对花木兰的人物成长没有过多描述,反而是战友和男主的促使她完成了重要抉择。同村的伙伴完成了花木兰对战友情的过度,战争过程中木兰面对昔日并肩作战的好友一个个死去,加深了她对战争的痛恨。
陈坤扮演男主角副营长文泰,隐藏身份是七皇子,算是木兰导师的人设。当木兰把刀架在敌军主帅脖子上却不敢取其性命时,是文泰用军令命令她下杀手,也促使了花木兰从一个士兵变为真正的战士,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花木兰与文泰的感情戏成了《花木兰》后半段剧情的主要核心。
花木兰由于见证了太多的战友死亡,意志消沉,而文泰却用炸死来逼迫她成长,似乎爱情的生死离别对主角的塑造胜过了战争的磨砺,如果忽略电影的名字《花木兰》,电影讲述的应该是木兰与文泰的战场爱情故事,可更名, “我爱上了逼我杀人的他”。
文泰割腕滴血为木兰解渴,炸死刺激木兰潜力,亮出皇子身份为解救遭俘木兰,编剧仍旧没有逃出女主角必须有一个或者多个男人拯救的俗套,参考大女主戏《芈月传》的女政治家芈月,《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民国商界奇才周莹,女主的成功都是依靠着身边一个个男人的帮助,甚至于2018年大火的《迷雾》也因此被诟病。
害,女人要建功立业咋就离不开男人呢?
整体来说该片对花木兰人物的塑造过于单薄,没有展现花木兰的将帅才华,主角的成长更是被忽略。
好在赵薇有演技撑着,无论从眼神还是人物状态上都可圈可点,演出了花木兰身为女将军的英勇和后期苦情戏的哀婉符合此片的整体基调,赵薇凭借此片获得了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
袁咏仪:鬼马版花木兰,木兰婚后的家长里短
袁咏仪版《花木兰》是1998年的港台制作的电视剧,靓靓袁咏仪扮演的是女主花木兰,饰演男主角李亮的是“功夫皇帝”赵文卓,编剧更改故事发生的年代,融入了喜剧元素和神话色彩,电视剧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木兰从军战场事,下部为木兰从夫家长里短事,剧情中增加了狗血的多角恋爱,神仙干涉凡人生活,重男轻女母亲和恶毒婆婆等设定。
这样的背景下,花木兰不可能是出彩的女英雄人设。
袁咏仪的性格本身就有些“假小子”,剧中的花木兰可以说是“钢铁直女”,所以女扮男装上战场并不违和。
但《木兰辞》开篇写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少女时期应该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而剧中的木兰不会操持家务,恐怕与《木兰辞》中的设定不符。
花木兰作为女将士的高光时刻只有训练乌合之众和与李亮争夺帅印两段,但是最终还是被剧情拖累,港台电视制作对历史剧一向爱戏说,袁咏仪演绎的《花木兰》让人感觉很鬼马,但并没有突出花木兰人物本身被赋予的特定历史意义。困于婆媳关系中的花木兰,足够烟火气,问题是谁规定女英雄必定不懂生活呢?
当然,这并不影响它是80、90一代的童年回忆。
动画版:我为女子正名,有勇有谋的女将军
迪士尼动画版《花木兰》开篇是父母为木兰的婚事操心,也道出了古代女子的悲哀,相夫教子即宿命,木兰却不认为自己的命运仅仅是做一个妻子,更希望活出自己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最开始的女权意识的觉醒;
父亲不顾年迈要报效祖国,说明家庭对她忠义的影响;可爱的神话角色木须龙可以说是亲情的化身,一直帮助陪伴她走完孤独战争旅程的是亲情的力量。
木兰在军中刻苦训练,从柔弱被欺负,到得到认可和尊重,这是女性力量的成长;木兰在战场上有勇有谋救将军,体现了木兰的勇气和机智;与男主李翔并肩作战,两人从相识、相知到互生好感,体现了女人不是附庸和被拯救,是自己的主宰;木兰通过智谋救助皇帝,最后皇帝和众人对她的礼拜是男权社会对女人的认可。女人自立、自强、不再是传统观念里男人的附属,这是影片的诉求。
这部迪士尼动画融合了西方剧情和东方风格,迪士尼编剧将木兰在军中受训、参与作战、荣立军功的过程填补完满,女主没有靠男主救赎,爱情只是这个故事的点缀,而木兰对于自我价值的寻找与争取才是影片的核心。
影片中有一幕花木兰抽剑断发,配着激昂的鼓点,是柔与刚的结合,木兰虽身为女子却心有大义,联想起支援武汉医疗队的剃发女医生的新闻,女子报效祖国的事迹从古至今从未间断。
但动画版也不是没缺点。
由于《花木兰》动画电影的制作时间是九十年代,西方对于中国人物形象的理解还停留在吊梢眼、塌鼻梁、黄黑皮,所以花木兰的外形被当时很多观众和媒体诟病,该片在中国上映时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这与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不过看过电影的人对它评价还是不错的。
刘亦菲版《花木兰》根据《木兰辞》和动画版《花木兰》改编,由两个新角色替换了动画版《花木兰》男主角李翔,一个是木兰如师如父的唐将军,一个是与木兰惺惺相惜的战友陈宏辉。
做这样的设定,应该是想通过唐将军这样的角色引导,强化木兰从一个士兵到将军的个人成长,而弱化感情戏。
在全球女性运动新高潮的思潮中,迪士尼给出这样的设定凸显女主角的个人特质,强调女性力量,能聪明地赢得女性观众芳心。
如2019版《阿拉丁》茉莉公主的设定不是等待王子拯救的金丝雀,而是有勇有谋,能打反派,能治理国家的女凤凰,茉莉公主的人物形象也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喜爱。
综上而言,由于时代背景和编剧、导演、演员水平等不同,从而交出了不同的答卷,但只要创作不止,花木兰的影视剧改编就不会停止。谁拍谁都有“翻车”危险,没有最好,观众希望的是更好中的最好。
而如今刘亦菲这版因疫情影响全球撤档,正片能否真的突出女主角的自我成长,真正体现花木兰忠诚、坚毅、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呢,迪士尼能否讲好中国巾帼英雄故事?没看过不好定论。
而2.1分是看过才给分吗?这又不提及第二个原因。
风口浪尖的刘亦菲
迪士尼这版《花木兰》诚意邀约中国面孔,的确单看面孔,刘亦菲,巩俐,甄子丹,李连杰等都是黄皮肤黑眼睛,可网友眼睛更雪亮,挖出除了甄子丹是中国香港籍,其他人都是外籍。
这其中女一号刘亦菲自然首当其冲被推上风口浪尖,一种声音说,“不是中国人不配演中国故事”,辅之以“美国人拍的东西必然不是给中国人看的”节奏,掀起一波“抵制”。
正巧的是此时一则来源神秘的“限籍令”被广而告之。
于是,拒绝此片的声音越来越大,还没上映就2.1解释的通了?
正如大众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揭示的那样: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骂刘亦菲,抵制迪士尼版《花木兰》的声音正在网上螺旋上升。
其实看不看,爱不爱看,真是个人喜好自由,值得思考的是网友有木有无意中被某些意见领袖而“代表”着发言呢?
我们先看这个争议而正义的“限籍令”,最初是某个自媒体发出,那它的真正正确援引出处呢?
查遍全网,其实它是源于今年2月广电总局搬出的《网络综艺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其中提到关于出镜人员选用问题时做出的限制,第四条“选用外国籍及港台籍人士不当的”。
这是个啥意思?
这个条例限制的是关于网络综艺节目,换句话说,和电影电视剧没啥关联。更扯不到《花木兰》头上了。
我们再来看,让美籍的刘亦菲演中国花木兰是不是罪过?
入籍这事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刘亦菲是什么时候入美籍的?小时候随母亲在美国居住过,因为要在那长期上学,刘母就给她改了籍。这就相当于入学落户呗,有历史客观因素,也不能说让离了婚在美工作的刘母把孩子扔回祖国,不现实嘛。
而且我们得看成了名的刘亦菲对祖国对故土是什么态度。
《花木兰》首映会上,有记者采访提到了武汉,对于刘亦菲回答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我去看了原视频英文问答是这样的:
记者:你老家是武汉的,有没有和在那边的家人联系?刘亦菲:我姥姥在武汉,她很好,谢谢你。记者:木兰的箴言“忠、勇、真”对你意味着什么?刘亦菲:对家人和对内心的自己做到忠勇真。我作为一个亚裔感到非常骄傲,一旦我们心有所想,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
品一品这个回答,刘亦菲情商很高,一方面没有否认是武汉人,说自己是亚裔,其实也没有战略错误,也许从电影宣传角度出发,亚裔比华裔所影响的范围更广泛。
而在另一个视频中,刘亦菲遇到武汉老乡,热聊起自己在武汉的童年。
看来看去,刘亦菲捐款了,出视频为武汉加油,一举一动没有啥原则性罪过。一定要揪住美籍做文章吗?我看她可比“豌豆公主病”的人强多了吧。
这时候该抵制的是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因为吃过西餐就回来闹着要喝矿泉水,嫌弃祖国建设的“豌豆公主”们,而不是清晰记得自己老家在哪儿的刘亦菲,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今天,我们大可以自信点,能和外国做生意,也该从容听别人说说我们的民族传奇故事。如果把地球比成一个村,咱们村里出过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传说,传到了外村,外村的人请了一个老家在咱村的女孩去演绎这个传说,让更多外村人了解我们忠勇真的品格,并不算坏事。
至于成片质量究竟如何,撤档的《花木兰》暂时不能发言,我们又何不等待上映后亲眼看看再评说呢。
也许看到这里您并不同意以上内容,没关系,网络最好是百家争鸣的地方,欢迎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