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

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1)

  我们在农村生活,有时候会见到泼妇骂街,这些泼妇骂街时喜欢说“你八辈祖宗”。

  另外,有时候有些人在外面挣了钱,会回来追祖,同样也是追到八代祖宗,也就是八辈祖宗。

  很多人认为这是个错误,因为从古到今,凡追祖,都是九代,也就是九辈,所以农村这些向上抬八辈是错误的,应该是九辈。

  其实也的确是这样的,古时候追祖都是向上追九辈,也就是说,古时候有记录的追祖是九代,对祖宗的称谓也是到九代,所以说八辈祖宗是表达错误,正确的应该是九代。比如《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中说:远祖者,几世乎,九世矣。

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2)

  我们弄明白这个问题后,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冒了出来,我们对于父亲和儿子,爷爷和孙子这样的称呼都很熟悉。比如父亲和儿子,这是向上一代的尊称和自称,爷爷和孙子,这是向上两代的尊称和自称。

  那么,接着向上呢?一直到九代呢?比如九代始祖该如何称呼?自己又该如何自称?

  这个恐怕就有一些人不清楚了。所以,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尊称和自称,当然了,我们会适当说一下它们的由来。由于九代太长,所以我们分两部分来说。

  分别是从九代到五代,然后再说从四代到一代。

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3)

  Ⅰ:从九代到五代的尊称和自称

  远祖第九代如何称呼呢?比如我们说到自己远祖时,也就是第九代祖宗时,该如何称呼?不能直接说我第九代祖宗吧?他是有个尊称的,这个尊称叫“鼻祖”。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叫鼻祖呢?跟鼻子有什么关系?其实,鼻字在古时候和自字是通的,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自字时这样说:自,读若鼻。

  这也是我们平时说到自己时,多数人都会用手指着自己鼻子的原因。而同样是在《说文解字》里,把人生的第一个儿子叫“鼻子”,真正的意思是开始,或者是最初。

  由此,人们追祖追到九代,最初的祖宗,开始的祖宗就叫“鼻祖”。当然了,也有说法是人还是胚胎时,是鼻子先成形,所以把始祖叫成鼻祖。但千万不要把这种观念认为是现代观念,比如这里提到了人怀胎,胚胎先形成什么就觉得这是现代才有的。事实上,这个说法出自汉朝扬雄的《方言》。

  从汉朝开始,人们就开始把九代祖叫成“鼻祖”,他的实际意思是最初、开始、创始。比如我们现代常常说某个人是某领域的开山鼻祖,来由就在这里。

  九代祖称“鼻祖”,那自己的自称该是什么?有人说该是鼻孙,其实并不是,因为自己并不是最初或者开始的孙子,这里用鼻并不合适。正规的自称是“耳孙”。这里的耳指的是“遥远”的意思,出自《尔雅·释亲》,意思是遥远的孙子。

  八代祖的尊称是“远祖”,也叫第八世高祖。远祖的意思是许多代以前的祖先。那么,自称是什么呢?该叫远孙吗?并不是的,它无法跟前面用的字等同起来,正确的自称是“云孙”。这里之所以用到云,在古汉语中以形,意思是盛或者多。比如说到某个人振臂一呼时,天下云集响应。这里用到,不是助词、不是代词,也不是动词,而是形。

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4)

  七代祖的尊称是“太祖”,我们看这个词在古汉语中就较常见了。我们在电视或者小说里也会经常看到,比如某太祖什么的,他有创立基业的意思。也就是说,前面两代是纯尊敬而追的,但到了七代祖太祖的时候,开始有事迹或者有传说。

  所以,太祖在历朝历代都是个最高级别的庙号,历史上第一个用太祖庙号的是商太祖成汤。

  而在太祖面前,自称是“乃孙”,这里的乃是个代词,意思是你、你的。意思就是你的孙子。我们看上面两代时,用的是耳和云,而到了这一代,用乃来代指你,你的,就是指明你的孙子。

  六代祖尊称是“烈祖”,这其实是个美称,多指以前自己家族中建功立业的祖先,就是美化的意思。当然了,它也是个庙号,比如蜀汉烈祖刘备、曹魏烈祖曹睿。

  这多是后代发迹后追尊的,这里的发迹指的可不是什么发财,而是那种成王立帝似的发迹。

  和烈祖对应的自称则是“弟孙”。这里用到弟子,千万不要理解成哥哥弟弟的弟,它在这里特指的是“悌”,两个字在古时候是通的,悌是孝悌,这是个谦称。

  五代祖尊称是“天祖”,这里的天有至高无上的意思,比如古人说君于臣,子于父,妻于夫,皆曰天是也。

  与天祖对应的自称是“来孙”。这里用来,其实是名词过去和现在的意思,也就是现在的孙子或者后辈的意思。

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5)

  Ⅱ:从四代到一代的尊称或自称

  四代祖称“高祖”,这个是人们追祖时最容易体现在最高位的一类,同时也是一个至高的庙号,比如汉高祖刘邦。与之对应的自称是“玄孙”。其实从自代起,人们对于自称已经熟悉了,比如四代自称玄孙。但其实它还有个别人都不太用的词是“元孙”,意思是第一、居首位的孙子。

  这里的玄孙其实也是元孙,和我们理解的玄妙、玄奇是不沾边的。

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6)

  三代祖称“曾祖”,这个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现代也常用到。它的真实所指其实就是隔两代亲属。而在自称上大家也非常熟悉,就是“曾孙”,这个不用过多解释了,仍然还是隔代的意思。

  二代称“祖父”,也就是爷爷,在古代,其实还有另一个意思是王父或者大父。从祖父开始,进入三代血亲范畴,也就是追容易追到,甚至是同堂的三代血亲。但包括的有祖父和外祖父,这都属于三代血亲。

  古代如果犯罪诛内外三族,是可以诛到外祖父这一代的。

  与祖父对应的自称是“孙”,也就是孙子。其实我们汉字的魅力正在此处,我们从孙这个字形上,也能判断出它的一些意思,大家对这个比较熟悉,故不再多说。

  一代就是“父”了,也就是父亲,爸爸、爹。与之对应的是儿,这是人伦中最重要的关系,古代说父为子纲,是关联最深的。与之对应的自称是“儿”,不再赘述。

十八代祖宗是哪十八代(农村人常说的祖宗十八辈是十八辈吗)(7)

  Ⅲ:由此,我们就介绍完了向上九代的尊称和自称。其实我们在农村还经常听到有人骂“十八辈”,这里的十八辈指的不仅仅是向上十八辈,而是上九辈,加上自己后,下八辈。

  而农村都讲究“五服”,其实五服也就是古代所说的“九族”,就是一个人,从他上四代高祖开始,到他下面玄孙这一代,中间还有自己这一代,一共九族人,被称为五服。

  古代犯罪所说的诛九族,其实诛的就是五服之内的血亲。

  但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我们今天不说这个。另外,我们今天所参考的主要资料是收录于《汉书·艺文志》中的《尔雅·释亲》篇。辅助资料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扬雄的《方言》、西汉戴圣的《礼记》。

  以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