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个民族的诞生(一个民族的重生读后小记)

先啰嗦两句没用的,对以色列最初的好奇来自晓松奇谈的节目,有过一期以色列节目,还记得英语课让写一个国家和城市,我选择了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不过全部是百度的资料罢了;

再次对它有点认知就是去年朋友们疯狂推荐樊登读书,一个朋友传销式的推荐竟然直接赠送了我一年会员,刚开会员我当综艺节目看,也很上瘾,看了樊登讲解这本书;

前一段时间看《遗落的卫星》谈到中亚的复杂的历史和被遗忘的现状,又想起了中东,作为一个女生,实在是搞不清这其中的复杂的历史也捋不清。在快要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看到kindle公众号有促销,书单中看到这个套装四本书,果断下手,接续上阅读计划(很不幸,下手不久就收到kindle退市公告,之后只能用作盖泡面盖。。。)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诞生(一个民族的重生读后小记)(1)

最近看书比较慢,花了些时间看完第一本以色列。前几天跟一个男性朋友说我在读这本书,他投以赞叹的目光,我立马解释,我没有尝试多深的了解这段历史或者尝试捋清楚这里面的关系,很多东西我都是不深究的,毕竟也不是做学问,只是看看,自己有所感悟即可;

看完书还是很感慨的,记忆深刻的应该是犹太民族回到2000年前的土地建国这个历史的奇迹,梅厄对此的解释是因为犹太人无处可去(原文忘记了),这可能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吧,最简单的几个字往往是最深刻的;

犹太民族、以色列好像一直不陌生又很陌生,一直听到这个名字但又一点不了解,从小就听说犹太人很聪明,看完书似乎有了答案,也许最开始并不是最最原始的聪明基因的遗传:

一个是犹太人重视教育,书中很多次提及,想起之前的新闻“寒门再难出贵子”,一个重视教育的群体和一个不重视教育群体里孩子成长肯定不一样,一个有知识文化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和没有文化家庭里的孩子也是不一样的,即使外在的生活条件都是贫困的或者动荡的,就像父辈财富的直接传承一样,知识也传承了,就像父辈的脾气秉性潜移默化一样,因为好学和知识丰富造就的“聪明”也会积淀成一种基因遗传下去;

再一个,“穷则思变”,一个每天都用尽全身力气去生存的民族,每天要思虑的事情太多了,一个工具都是长时间使用才最锋利,大脑也一样,这种2000年积攒下来的不得不时时刻刻思考的本能也会慢慢写进DNA代码里遗传下去吧。

最后,关于反思,书中也是不止一次提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善于反思,经历大大小小无数的战争、冲突,无论世俗意义上的胜与败,这个民族总有人站出来反思,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不仅仅是国家、民族决策的反思,更多的也关注到个人,前线的战士个人的心里创伤、战争和道德、能够站在地方民族立场看问题。又想到我们从小学习的历史到一场战争分出胜负就结束了,最开始对这个问题有认知也是晓说曾经有两期节目就是讲战后,一个是被迫迁徙的普通人的心酸历程,一个是战争中士兵离开战场后的生活,更多的是怎么样面对自己参加的这场战争,心灵的创伤。更难能可贵的是,以色列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这些反思的文字、歌曲、影视作品都得到了传播,并且产生了社会性的讨论和认知。巧合的是,我在读这本书的间隙又看到了陈丹青《局部》中讲述蒋兆和的流民图,陈丹青在节目中问了一句,现在的大学生青年人有几个人知道这个人这幅图。。。。。。

再插播一点想法吧,关于宗教。书中最后表述以色列国内关于世俗犹太人、世俗政党和传统犹太教的讨论,以色列社会也是时而抛弃、时而反思、时而接近,最终还是走向融合,保留犹太性和建设世俗政权国家等等。我是生活再没有宗教信仰的环境,从小接受的是科学教育,第一次有点震撼是在五台山看到磕长头的信众,更为震撼的一次就是去西藏,何其有幸是一位地道的藏民且宗教信仰较为纯粹的一个导游,看风景的时候有点吊儿郎当的带团和进入布达拉宫后虔诚、专业且发自真情的讲解每一幅图的故事,情到深处的眼泛泪光、对于藏传佛教历史和教义的熟练掌握和随口而出,深深震撼着我,这种宗教力量。。。。。。我觉得从那会开始我才刚刚认识“宗教”两个字

这本书没有过多的讲解传统犹太教的内容,但是基于之前西藏的经历,我觉得我更能理解书中一直提及和讨论的,传统犹太教、培养新犹太人和建设世俗主权,以及一个犹太国家的犹太性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冲突和矛盾

接下来开启第二本:先说一下,对于阿富汗的认知除了新闻的反复提及,可能就是《追风筝的人》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诞生(一个民族的重生读后小记)(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