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腹泻如何护理好(如何护理宝宝秋季腹泻)

宝宝拉肚子,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入秋后尤其8月中旬至12月,是宝宝尤其是婴幼儿(6个月至2岁)腹泻的高发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秋季腹泻。  

宝宝腹泻如何护理好(如何护理宝宝秋季腹泻)(1)

婴儿秋季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受病原菌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易造成腹泻。此外,秋季气温变化大,忽冷忽热,气候变化引起感冒、腹部受凉以及各种感染,也可导致腹泻。  

宝宝发病初期多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一般为38~40℃。随后便开始腹泻。一天拉稀十几次,甚至二十几次,多是“哗啦”一下,几乎是从肛门中窜出来。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甚至爸妈有时不能从尿布上区分出宝宝拉出的是大便还是小便。有些宝宝频繁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有时不吃也吐。开始时吐清水样的东西,之后吐出黄色的苦水。腹泻呕吐严重的患儿可脱水。如果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前囟门下陷、皮肤松弛无弹性、无泪、尿少等脱水现象,需急救补水。  

宝宝腹泻,首先应该在不影响孩子营养的情况下,让消化道多休息。同时给予口服补液盐,可以代替静脉输液。秋季腹泻用抗生素治疗多是无效的,可以选择中药治疗。如果宝宝病情加重,要及时到医院诊治,防止出现意外。同时,家长要做好以下饮食护理。

禁食 对于单纯腹泻,大多不需要禁食。即使禁食,也不超过6~8个小时。禁食可能使宝宝出现饥饿性腹泻,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还可能造成营养不良。但应适当延长喂哺的间隔时间,减少喂哺量(对于吃得少的宝宝,只要宝宝想吃就不要限制)。人工喂养儿可以用浓米汤加牛奶喂食,以保证婴幼儿热量和营养的补充。没有医生嘱咐,不能对腹泻的宝宝实行禁食或饥饿疗法。  

食疗 食疗在治疗腹泻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6个月以内的宝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腹泻,都不要停止母乳喂养,但乳母要少吃油脂重的食物,并在喂奶前30分钟到1个小时喝一杯温开水,稀释奶液。如果宝宝有脂肪泻,就尽量给宝宝吃前一部分的母乳;后一部分母乳含较高的脂肪,不利于腹泻儿的消化。牛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加大水与奶的比例,如果腹泻前喂纯乳,腹泻初期可把牛奶配成4:1或3:1,还可把奶煮沸,去掉上面奶皮,降低脂肪含量。炒米粉也是有效的食疗法,把米粉放在文火上炒,直到米粉变焦黄,每次取适量焦米粉,加少量的水和糖煮沸后食用,但不适合4个月以前的宝宝;藕粉也可作为腹泻时的食物,把藕粉放入水中溶开,加适量糖煮沸后食用。    

补水方法 宝宝腹泻会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如果只喝白开水,是不能被肠道吸收的,还会出现喝水拉水现象。治疗的关键是补液,可喂以口服补液盐,不但能补充水分,还能补充电解质,起到止泻作用。如果宝宝腹泻加呕吐不能补充口服补液盐,或宝宝就是不喝补液盐,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输液补水。

相关链接:家长应做好三件事

查明原因 及时取宝宝的大便去医院化验,查明原因。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多种,不能凭感觉断定宝宝就是患秋季腹泻,应依靠医生的帮助加以辨别。  

记录大便次数 婴幼儿在拉肚子初期要记录好大便次数、大便量和每天喂食的量,随时向医生反映。如果宝宝腹泻一天超过8次,或虽次数不多,但大便量比平时多出两三倍,或排出的全是水,呈喷射状,应及时带宝宝就医。  

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宝宝腹泻时,要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及时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冲洗臀部,防止尿布疹及继发感染。

(文/陶立容 副主任医师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