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那些事之钓鱼 儿时学钓记

文 | 李春华

老家在鄱阳湖畔,池塘密布、河湾众多,是真正的鱼米之乡。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最喜欢钓鱼了。但爸爸不喜欢吃鱼,嫌鱼有腥味,自然不喜欢钓鱼了。我是从小跟着爷爷后面去学钓鱼的。那时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身体还是很强健。今年爷爷去世已经17年了,一老一小一起钓鱼的片段至今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学习钓鱼也是有步骤的,要一步一步地来,不能心急,所以很是磨砺耐力。我现在耐性比较好,可能就是当年经常钓鱼的缘故。

刚开始学习钓鱼,要从钓“麻鮕楞”开始。“麻鮕楞”是我们老家的叫法,学名叫“虾虎鱼”。这种鱼只有成人小指大小,但嘴巴特别大,又特贪吃,钓它都不用鱼钩和浮漂,也不用打窝,只要用一米长的小棍子,绑一根细线,把蚯蚓从中间绑在细线上,扔到水里即可,过分把钟把棍子提起来看看有没有鱼,它咬上了就不松口,一提就上来了。这种鱼数量众多,又靠近岸边生活,最重要的是特别好钓,小孩子钓鱼都是从钓它开始学习的。

“麻鮕楞”钓厌了,就开始钓“火烧楞”。“火烧楞”也是老家的叫法,怎么得名的就考据不到了,学名叫“麦穗鱼”。这种鱼也不大,与“麻鮕楞”大小差不多,也贪吃,但很机敏,游速很快,而且嘴巴很小,非常难钓。钓鱼要是碰到“火烧楞”闹窝,会把人给气爆。脑补一下画面:一看大黑漂,心中窃喜,以为有大鱼上钩了,猛的一提,结果是空钩,鱼饵还被吃掉了。反复多次,谁不会上脾气?钓鱼的人对它是无可奈何。大人们刚开始是不给鱼钩给小孩子的,怕操作不当伤人伤己。

有鱼钩都难钓,没有钩子想钓到更是难上加难。我们还是拿着钓“麻鮕楞”同样的钓具,只是在细线上系上一截稻草管或鸭毛梗作为浮漂。“火烧楞”吃饵的动作很大很凶,把浮漂拉走或拉沉,这时候就要眼疾手快,拿起钓竿往岸上猛地一拉,如果鱼咬住了蚯蚓,趁它还来不及松口,快速地把它拉上岸。但这个堤岸只能比水面高一点点,高了中途鱼就松口逃掉,所以必须是满水季节才能钓到。记得有一次下雨天,我冒雨在门口池塘边钓“火烧楞”,竟然钓到一条“巨大”的“火烧楞”,有平时钓掉的两倍大,喜得我拿着它在小伙伴们面前直显摆。“火烧楞”一天也钓不了十几条,鱼又小,盘底都铺不满,孩子们钓几次了就不愿意再钓了。

还有一种小鱼我们叫“王片的”,学名叫“鰟鮍”。头异常的小,身体却扁平,很是贪吃,一来就是一群,但这种鱼能钓上来就是奇迹,它的嘴实在是太小了。偶尔能钓上来,主要是因为窝子里“王片的”太多了,提竿的时候被误钩着肚子钓上来的。平时要想捕获它,只能用“搬罾”,这是一种农家自制的方形渔网,用竹竿做支架、用旧蚊帐做网。捕鱼时在罾里面放一些米糠或剩饭菜,沉到水里,引来小鱼小虾来吃,过十几分钟起一次网。曾经妈妈用“搬罾”一下子拉起半桶“王片的”。因为小,半桶鱼处理起来特别麻烦,要掐老半天,但用油两面煎黄,还是很香很好吃的。

老家有句俚语:“‘王片的’上不了鲤鱼串”。表面的意思是它太小了,而串鲤鱼的串子比较大,串不进去;深层次意思是“低档的东西上不了台面”。但现在不一样了,“鰟鮍”的雄鱼很漂亮,被当成了观赏鱼来养,身份一下子就高贵起来。

这些小鱼钓了一段时间,掌握了初级的钓技之后,爷爷开始训练我钓餐条(也包括小翘嘴)。钓餐条的工具就比较正规了,算得上正宗的渔竿。砍一根瘦长的竹竿当渔竿,这样的竹竿富有弹性,能提高甩动的速度;系上细细的鱼线、小小的鱼钩,再加一点点保险丝做坠子(保险丝是锡做的,柔软易系在鱼线上),不用浮漂。前一天爷爷叫我用竹竿缠一些蜘蛛丝回来做鱼饵,乡村的角落里到处都是蜘蛛丝,方便易得。

把蜘蛛丝揉成一团,剪成绿豆大小的粒,滴些菜籽油在上面,增加饵的诱惑力。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爷爷叫醒我一起去湖边钓餐条。餐条和小翘嘴习性一样,一般是早晚出来捕食,太阳出来它们就躲起来了,必须要早起,而且早起没有太阳,也不热。爷爷在前面走,边走边给我示范,把蜘蛛丝粒钩在鱼钩上,要露出钩尖。一只手拿着渔竿从身后往湖面上甩过去,让鱼饵掉在水面上,再缓缓下沉,刚沉到水面下,马上又拉起渔竿。

这个速度很快,甩过去拉起来,十几秒就一个来回。餐条和小翘嘴是在水面上捕食的鱼类,看到有东西掉在水面上,马上就去抢食,吞到嘴里立即就游走,如果不对头马上就会吐出,所以钓它必须要速度快。我们钓餐条不用打窝,就沿着湖边边走边钓,运气好的时候,一人能钓一二十条,餐条和小翘嘴的个子有那么大,十多条就有一盘了。暑假的时候,只要不是农忙,爷爷都会带我去钓餐条,既能娱乐,又能给家里增添荤腥。

餐条钓熟练了之后,我对鱼钩的使用有了初步经验,这时候爷爷开始教我钓鲫鱼、黄丫头等小型鱼。这些鱼野生的一般一二两重,大的也就三四两,只要用蚯蚓垂钓就行。农村到处都是泥土,稍微湿润一点的泥土里就有很多蚯蚓。钓鱼前一天,我挖好蚯蚓,装在罐子里放点稍微干燥一点的泥土过一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蚯蚓的皮肤稍微紧绷一些,更经得住鱼儿的扯咬。到了池塘或河沟边,先打好窝子。

打窝一般用大米或稻谷,有时爷爷会提前一天在米里面滴几滴白酒,或者添加点油菜枯饼,以增加诱鱼效果。那时候的油菜枯饼是圆圆的硬硬的,像磨盘一样大,得用斧子砍下一块、再敲成小块,但再小块也有小石子大,虽然又硬又大,但更能起到长时间诱鱼的效果。爷爷一般打四个窝子,我们俩一人两个,这样可以增加钓到鱼的几率。野生鱼都是比较机灵、警觉性很高,一个窝子里被钓上一条鱼了,窝子里其他的鱼就会有一段时间不咬钩,这时候就要换个窝子去钓。鲫鱼咬钩比较谨慎,小心翼翼的,反复吞吐几下,见没事才吃食。

由于它动作轻微,反映在浮漂上也是轻微点动。刚开始心里急,浮漂一动就提竿,总是钓不到。爷爷告诉我要领,叮嘱我要有耐心,等浮漂点动了几下,下沉或上顶了,再提竿,果然很有效果。黄丫头和小鲶鱼比较贪吃且动作凶猛,看到食物一口就吞下,给出的信号就是黑漂,而且一般都会咬得死死的不松口,基本一钓一个准。野生鱼数量比较少,池塘里的鱼就更少了,加上喜欢钓鱼的人比较多,碰到涨水的时候到湖边河汊里钓,收获还可以;枯水季节和在池塘里钓鱼的收获一般较少,有时候还会空军。

钓鱼的技术提高了,爷爷也就放心我自己一个人去钓鱼,只是把我的鱼线换粗一些、鱼钩换大一些,这样碰到大鱼也不怕断线断钩,增加钓上来的几率。农村都是砍来天然竹子做钓竿,韧性好,除非老化了,一般不会断竿。但竹子做的钓竿也有几点不足。一是长度不够,一般四五米左右,钓不了远;有人想办法把几节竹竿套起来,可以增加到六七米,但套的竿子的韧性差好多,碰到大鱼断竿的概率比较大。二是形状不是很好,我们一般有经验,选择风头上的竹子,竹竿比较直,竹稍上因为常年风吹形成了自然的弧度。但大家都去砍风头上的竹子,后来者就没有了。

其实也没多大关系,碰到不直的竹竿,可以用土办法修正。把歪曲的竹节放在火上稍微烘烤一下,看到开始冒竹油了,就拿起来轻轻扭直,扭直后竹竿不会变型,也不会降低韧性。钓到大鱼是非常兴奋的,大鱼的力气大,拉得鱼竿弯成一张弓,拉得鱼线“嘶嘶”作响,那可是钓鱼人最喜欢看到的生动画面、最喜欢听到的动人乐章。等到大鱼力竭了,用竿子把它拉出水面呛几口水,鱼就翻白肚子了,再拉到水边,如果有抄网就更好,朝着鱼头一抄就起来了,有不懂技术的人抄鱼尾巴,这只会惊得鱼发起最后一博,说不定就逃脱了。

没有抄网就比较麻烦,好的方法是一手握竿,俯下身子用另一只手紧紧抠住鱼腮处拎到岸上来。没经验的人刚开始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教训,导致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人用力甩钓竿,想用竿子的弹性把鱼拉上来,大鱼是有重量的,这样容易断钩断线鱼逃;有的人用手拉鱼线,想直接拉上来,这样更不行,鱼上钩后主要靠钓竿的韧性把鱼牢牢绷在钩子上,鱼嘴往往拉开一个大口子,用手拉鱼线,钓竿的弹性就没发挥作用了,鱼只要稍微一挣扎,鱼钩就很容易脱掉,鱼儿就逃之夭夭了。

我曾经在门口池塘钓过一条六七斤重的大草鱼,记得当时下了几天大雨,池塘里很浑浊,我一时无聊,就拿着鱼竿去钓鱼,爷爷见状说:“这么浑的水,鱼儿看不到鱼饵,钓不到鱼的。”我心想,反正是无所事事,就在池塘边守一守吧。没想到,不到半个小时就有鱼咬钩了,还是大黑漂,我连忙提竿,竿子立即弯成弓,鱼线也“嘶嘶”作响,我当时心里那个激动呀。耐心地与大鱼来回周旋,溜了近半小时,才把鱼溜到岸边,村里一个远房哥哥看到了,连忙跑回家拿来抄网,帮我把鱼抄上岸。我高高兴兴收竿把鱼拎回家。

那个哥哥又跑去告诉我爸妈(当时他们在大爹家闲聊),妈妈不相信,特意跑回家看一下,看到地上真的有一条大鱼,马上杀鱼做饭,把爷爷、大爹大妈、三爹三妈、还有那个哥哥都叫过来,喝酒吃鱼饱餐一顿,气氛特别热闹,大家还特意狠狠地夸奖了我许久。爷爷更是奇怪,为什么浑水我还能钓到大鱼,他把这个归结于我的运气。后来长大了,看了专门钓鱼的书才知道,浑水小鱼看不清,但不妨碍大鱼的视力,没有了小鱼闹窝,反而更容易钓到大鱼,这才解开了当年的疑惑。

大鱼中最好钓的是乌鱼,也叫黑鱼。长得很是凶猛,而且鱼如其貌,是一种凶猛的捕食性鱼类,只要看到有活动的东西在眼前经过,它就猛冲上去,一口吞下。钓它只要拿根粗竹竿,绑上粗线大钩,抓一只小青蛙穿在钩上,在池塘边的一上一下地挑逗,如果有乌鱼,它就一定会冲出来咬钩,然后提竿就行。别看乌鱼很凶,却很是爱护幼崽,人们经常会看到一只或两只大乌鱼带着一群小乌鱼苗四处游玩觅食。乌鱼这种习性很容易被人利用,看到一群乌鱼苗在流动,马上把诱饵丢过去,诱饵比较大,乌鱼苗不吃,守护着的大鱼就会吃钩中计。

大鱼被钓走了,乌鱼苗只能自生自灭了。当然,对养鱼的来说,乌鱼是必须要捕杀的,所以大家对乌鱼没有什么同情心。只是乌鱼肉比较柴,也不鲜,我们都不大爱吃,加上钓它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鲜有兴趣去钓。后来才听说乌鱼肉有利于伤口愈合,有医疗价值,这一下子乌鱼就紧俏起来了。

我一直都喜欢野钓,因为在野钓过程中,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鱼咬钩,钓上来的是什么鱼、有多大,因此时时有惊喜,充满了乐趣。不像在养殖场里钓鱼,每个水池里都是一种鱼,又特别容易钓,一点意思都没有。

惊喜不断,才是有趣的人生!(来源金融作协)

作者简介:李春华,现就职于农行江西省分行办公室,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童年那些事之钓鱼 儿时学钓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