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禅一味酸甜苦辣(茶禅一会一生一味)

讲到禅与茶,就要提起两位对中国茶文化影响很大的禅师:赵州从谂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达摩禅师面壁修行,为了避免大瞌睡,把两个眼皮撕掉,丢到地上,没想到长出两课树,就是茶树。而茶树叶就好像两个眼皮。上课打瞌睡,可以找两片茶叶,画两个眼睛贴在眼皮上,老师一定不会发现。当然,这只是传说。

赵州从谂禅师留下一个公案“吃茶去”。我曾经专门到石家庄柏林禅寺去了解这个公案。赵州从谂禅师在渡化僧人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因为常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有“赵州茶”的称号。当时,有徒弟来参访他,他问别人“你吃茶没有”,因为当时茶叶很珍贵,喝完了要把茶叶从茶壶中掏出来吃掉。徒弟回答没有吃掉,他说“你去吃茶吧!”第二个徒弟说“我已经吃过。”他说“你再去吃一点吧!”旁边的侍者问他到底怎么回事,赵州禅师说“你也去吃茶吧!”

茶禅一味酸甜苦辣(茶禅一会一生一味)(1)

这四个意义正好禅的要求一样。繁体的“禪”的左边是表示的“示”,右边是单纯的“单”,“禅”就是单纯的心,但单纯的表示。禅不是是外面寻找一个东西,而是回归到自己单纯的状态。

一天,到寺庙里参佛,看见一个妈妈拜得非常虔诚,脸上的光辉就像案头上的菩萨一样。突然有一个孩子来喊她“妈”,妈妈很有定力,不理小孩,小孩连着叫了好几声,生气了“妈,你没听见我叫你吗?”妈妈也很生气,抬起头来,表情由菩萨变成了天王,“你没看见我在拜佛吗?”孩子没有退缩,伸出手来“给我十块钱,买冰。”妈妈更生气,立刻从天王变成夜叉,“把我从这么虔诚的拜佛中加出来就是为了买冰!”“你要吃冰,等我拜佛拜完了再来要钱嘛。”小孩顶撞道:“你现在不拜佛,佛也不会走;但现在不买冰,卖冰的就会走了。”

禅宗中讲大悟30会,小悟300会。当时就开悟了,佛的确不会跑掉,你拜佛的心单纯了,这就是禅,你为儿子买冰的心单纯了,这也是禅。你拜佛的心不单纯,就不是禅。我在书中经常提到这种单纯的状态。

茶禅一味酸甜苦辣(茶禅一会一生一味)(2)

一次我在无锡,有人带我去看一个大佛,这是一个铜佛,用了700多吨佛。看到山底下有很多人在拜佛,铜佛很高大,但铜佛的头上有一颗避雷针,大约有两层楼那么高。这个铜佛自己都怕被雷打到,还能保佑我们?祈求铜佛还不如回到自己单纯的心,回到佛心。

台湾有个小城鹿港,鹿港有个庙准备刻一个佛,从福建请了一个师傅来刻,刻完以后大家赞叹“还是大陆的师傅刻得好”。一个在佛像前挖鼻孔的孩子说,这个佛像刻得不好,这个佛像的鼻孔那么小,而他的手指那么粗,他自己都不会挖鼻孔。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佛像都“不能挖鼻孔”。

活在当下

茶和禅有很多形通的地方,最重要就是“单纯”。怎样进入单纯状态,就是看脚下,活在当下,活在眼前的一刻。当下是佛经里面最小的时间单位。一个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一秒钟60个霎那,一霎那60个当下。活在当下,要切断过去的烦恼,也要切断对未来的担心。所以,我写过一句话,倾宇宙之力,活在当下。把全宇宙的力量集中起来,活在眼前这一瞬间,就是活在当下。

茶禅一味酸甜苦辣(茶禅一会一生一味)(3)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活在当下。我父亲在院子里种树,这种树是桃花心木,要长20年,是做家具最好的木头,切开以后中间是桃红色的,非常漂亮。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里面,就收了我的一篇文章,就叫做《桃花心木》,这种树和一般的树不一样,要把树叶扫干净才会长得好,因为它的根需要更多的呼吸。每天早上4、5点钟就要起来扫树叶,我的心里很不平衡“什么树不好种,偏偏要种这种树!”一天爸爸看我们扫得愁眉苦脸,把我们叫过去,“爸爸教你们一个简单的方法,你们以后在扫树叶之前,先去摇树,把明天的树叶摇下来。两天扫一次就好了。”第二天起得更早,因为要先摇树,摇到一半发现上当了,摇树比扫树叶更累!把树叶扫干净了,坐在院子里很开心,明天就不用扫树叶了。好奇怪,风吹过来,树叶又掉了一地。兄弟姐妹集合在一起开会讨论,一个有智慧的哥哥说“可能摇得不够用力,明天再继续摇。”第三天起的更早,摇得更起劲,希望把明天的落叶摇下来好在今天一起扫掉。可是,即使把树都摇死了,明天的落叶也不会在今天落下。所以,在小时候,我就知道要把今天的事做好,今天很圆满,今天就很好。

如果把有钱、有权、有地位当作成功,成功的人就很少。我在四十岁以后知道这不是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是:今天比昨天更有智慧,今天比昨天更慈悲,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爱,今天比昨天更懂得宽恕与包容,你今天就成功了。如果你每天都懂得成功,就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

喝茶的修行

有位慧海禅师,徒弟问他怎样修行,他说:“我的修行很简单,就是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徒弟说:“每个人都这样,谁在吃饭的时候睡觉?”慧海说:“我和一般人不同,一般的人吃饭的时候‘百般思索’,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吃饭的时候会想,昨天那一顿真好吃,这一顿会怎样、不会!因为你会去比较,明天还会有更好吃的,所以眼前这碗饭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一碗饭。睡觉的时候“千般计较”,希望赚更多的钱,有更多的利益,可以升官发财,没有办法专心的睡觉。

茶禅一味酸甜苦辣(茶禅一会一生一味)(4)

这是一种好的修行的方法:吃饭的时候专心的吃饭,活在当下;睡觉的时候专心的睡觉,活在当下;喝茶的时候专心的喝茶,活在当下;谈恋爱的时候专心的谈恋爱,活在当下;失恋的时候专心的失恋,活在当下。每一刻都活在当下,都活得非常的饱满,活得非常的有力量。有些人会说:这好难做到。我教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每天回到家里,端起茶来,先不要喝,而是升起一个念头,好好的、专心来喝这杯茶吧,因为可能这辈子再也喝不到第二杯一模一样的茶。

(林清玄端起一杯茶)哎呀,在金沙讲坛喝到这杯茶,真好喝。因为你的全身心都投入到那一杯茶里面,它当然就好喝。只有你每一次喝茶的时候都有这样的心,你才可以进入“茶的道”,才可以进入“茶的境界”一位禅师说:端起茶杯来,要有和爱人会面时欢喜、期待的心;轻轻放下茶杯时,要有和爱人离别时不舍和缠绵的心。这和人生的道路一样,很多人喝玩茶很粗鲁,谈恋爱失败不是不舍和缠绵,而是“把茶杯都打破”。这就没有进入人生的境界,人生的境界是取决于内在的选择。

茶禅一味酸甜苦辣(茶禅一会一生一味)(5)

在杜甫草堂演讲时就讲到中国字非常有意思。第一个是“仙”,什么人是人可以成为神仙,就是那些心灵境界不断向上走的人。第二个是“俗”,就是人的心不断往山谷走。什么是山谷,就是被物质的烦恼捆绑的地方。第三个是“佛”,就是不是人的意思。为什么佛不是人,因为人都有五种障碍(五毒:贪、嗔、痴、慢、疑),佛是经过内心的觉悟把五毒变成了悲、智、行、愿、力(慈悲、智慧、实践、愿望、力量)。

玄奘大师和六祖慧能的修为都达到很高的层次。皇帝来请他们,都被拒绝,因为的他们的境界已经超过了皇帝,以他们的修为都已经看到1000年后的事。

你喝茶可以选择一辈子不了解茶的内涵;也可以选择不断地在喝茶的时候,体味到人生的滋味,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观音菩萨有一个咒语:六字大明咒注音嗡(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这有祈求内心莲花开放的意思。

一个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听了我的演讲后,觉得很好听,让我再唱一遍,并把这六字大明咒写成英文“all money give mehome”,“所有的钱都在我家”,他说“我没想到,你们佛教能做怎么棒。”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听到的是世俗的、物质的。寻找茶文化的更高境界不是你人生的必然选择,但你的一次重要的选择。

林先生说:“我不是很懂茶,但我是很爱茶的。”

诚然,有关茶的专业知识方面大师也难免有所错漏(如“吃茶去”并不是指吃掉茶叶等),但细细读来,不难发现那于家常口语中难掩的“人生最美是清欢”。

其实人生就如一片茶叶,只有在艰难险阻中沉浮,在痛苦辛酸中磨砺,才能真正地体会到生活的原味和魅力。在那一次次的沉浮历练中,生命变得光彩照人,芳香四溢。

啜一口清茶,等待心中的渴望和来自遥远的感应,等待人生又一个漂流,等待生命的绿阴释放。

人生的滋味尽显于茶,品尝茶亦是对人生的体味感悟。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

林清玄,笔名:秦情、林漓、林大悲、林晚啼、侠安、晴轩、远亭等。著名散文《查塔卡的杜鹃》。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本文摘录于2009年10月25号在成都市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的《茶禅一味,一生一会》主题讲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