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食道癌可能感到这6种不适(食道癌的6种发病诱因)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25~30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男多于女,且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早中期有治愈可能、晚期难度较大。
所以,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双率的关键。
食管癌的病因复杂,但也不是由正常细胞“一跃”变成癌细胞,而是一个多步骤、逐渐癌变的过程。
我们今天来探讨下食道癌的发病诱因
1.地域环境与饮食因素
食管癌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
河北、河南(尤其是林县)、江苏、山西、陕西、安徽、湖北、四川等省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中河南省病死率最高。
对流行地区分布的深入分析发现,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可以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
高、低水平地区相距很近,而病死率水平却可相差几十倍到二、三百倍。由高病死率水平到低病死率水平常形成明显梯度,呈不规则同心圆状分布。
主要的高病死率水平地区分布在:
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太行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鄂豫皖交界(大别山)地区;闽南和广东东北部地区;苏北以及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
进一步研究发现,食管癌发病之所以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与当地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比如河南林县,林县的居民因长期缺乏新鲜蔬菜,家家户户都有食用酸菜的习惯,当地居民的胃液、尿液中均检测出有诱发食管癌的亚硝胺类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因此食用酸菜越多,食管癌发病率越高。
而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居民则以肉食为主,喜欢熏、烤甚至是腌制的猪肉、羊肉等。这些饮食习惯同样是食管癌的发病因素。在这些食品中亚硝酸盐、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的含量均明显升高。
另外,霉变食物也可致癌,在某些高发区的粮食中、食管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癌标本上,均能分离出多种真菌,其中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
病例二中的黄某即是这种情况。
2.遗传因素和癌基因
食管癌不是直接遗传性疾病,但是具有遗传易感性。
食管癌的发病常常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人患食管癌,那么他的子女患食管癌的机会会比一般人高,这就叫做遗传型家族性癌。
研究发现,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地区,有阳性家族史者达20%~45%,其中父系最高,母系次之,旁系最低,食管癌高发家族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高,可能是决定高发区食管癌易感性的遗传因素。
分子生物学认为,食管癌的发病是癌基因激活或抑癌基因失活的基因突变所致,研究已证实的有Rb,P53等抑癌基因失活,以及原癌基因H-ras,C-myc和hsl-1等激活有关。
病例一中的欧阳某某即是这种情况。
3.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细胞增生紊乱和癌变。有研究证实,维生素缺乏,特别是核黄素、维生素A中间代谢产物维甲酸和叶酸缺乏,是导致国内食管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如缺锌可以使体内多种酶活性降低或丧失,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细胞凋亡受阻,进而致食道癌易感性增高;
钼是硝酸盐还原酶及一些氧化酶的结构成分,缺钼时植物中硝酸盐积聚,在一定条件下会促进亚硝酸胺致癌物的生成,进而引发食管癌。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食管癌高发区人群中血清钼、发钼、尿钼及食管癌组织中的钼都低于正常。林县食管癌高发区水土中缺少钼,钼的抑癌作用被多数学者证实。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很多都是来源于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食管癌高发地区,多存在饮食结构配比不合理。病例四中的龙某即是这种情况。
4.癌前病变/癌前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食管上皮增生、食管溃疡、食管白斑、食管瘢痕狭窄、巴雷特氏(Barrett)食管等均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病变或癌前疾病。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往往通过下面两种途径--
A途径:
正常食管粘膜
↓
各级癌前病变(基底细胞过度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
↓
早期浸润癌
B途径:
正常食管粘膜
↓
反流性食管炎
↓
巴雷特氏(Barrett)食管
↓
不典型增生
↓
早期浸润癌
病例三中的孙某某即是这种情况。
5.抽烟及酗酒
长期抽烟患者,烟草中亚硝胺等致癌物在体内的积蓄也会增加,发病的危险也随之提高。
许多研究表明烟草是一种致癌物质。已发现香烟的烟和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刺激食管黏膜,破坏黏膜屏障,促进食管炎、食管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进一步导致恶变。
其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效应的,烟草中的致癌物质有可能随唾液或食物下咽到食管或吸收后作用于食管引起癌变。
长期的酒精刺激,一方面会直接损伤食管黏膜,使其过度增生,时间长了可能诱发癌变;另一方面,酒精可作为致癌物的溶剂,促进致癌物进入食管,在黏膜损伤的同时,为食管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病例一中的欧阳某某和病例二中的黄某均有长期抽烟及酗酒。
6.人乳头状病毒
食管癌的发病可能与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
HPV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缩写)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目前已分离出130多种,该病毒只侵犯人类,对其它动物无致病性,人体一旦感染会终生携带。
以往研究发现,HPV在世界范围内与15%的人类肿瘤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专家就在研究HPV与食管癌的关系,但至今仍无定论。有研究发现,食管癌高发区患者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发区患者HPV 感染阳性率。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曾经检测了大量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组织,经综合分析后认为,HPV是该病的病因之一,会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风险,是中国食管癌发病率特别高的原因之一。
总结
食管癌的病因是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会发现,罹患食管癌的患者中,往往不止有一种高危因素,可能有两种、三种、四种甚至更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如同导火线一般,一旦触发癌基因,那么食管癌的发生就不可避免。
作者:张泽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