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的七七事变(温水煮青蛙的华北事变)
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就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占领东北只是开始,接下来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作为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华北地区成为日本的下一个目标。他们不断挑衅,鼓动华北各省脱离中央政府,大力收买汉奸,相继策划一系列的“自治”运动。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国民政府只会妥协退让,更是主张日本的嚣张气焰。
明里挑衅,暗地收买
日本对华北的蚕食,其实从1933年的长城抗战就已经开始。这一年的3月,日军占领热河后 就悍然进攻山海关和长城各关口,宋哲元、冯玉祥、关麟征、吉鸿昌等爱国将领,在喜峰口、古北口和冷口等地,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然而,在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下,中日双方签订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协定中明确规定,中国军队撤到长城以内,并且不得越线。其实就是默认伪满洲国和热河被占的事实,华北地区的主权也受到损害。尝到甜头的日本,一方面策动军队挑衅,寻求进一步扩大战果;另一方面发动特务机关,勾结卖国贼和汉奸,成立自治政府。在察哈尔事件、河北事件和张北事件的影响下,华北逐渐沦为日本的殖民统治。
每一次事件大同小异,无非是日本利用双方的小矛盾,进而提出一个又一个的不合理要求。从何梅协定到秦土协定,河北、察哈尔的主权尽丧。中国军队撤出以上地区,国民党党部取消,禁止一切民间反抗的行动,甚至干涉平津地区的官员任免。一切都像极了晚清的《辛丑条约》,国民政府宛若任人摆布的傀儡。
在华北事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的民族败类。他们或晚清遗老遗少,或北洋政府余孽,或国民党右派,在日本特务机关的威逼利诱下,充当侵略者的马前卒。这其中就以殷汝耕、王揖唐和王克敏为主。他们认贼做主,卖主求荣,在日本人成立的伪政权当中担任要职。比起日本的明里挑衅,他们更加让人憎恨。
危难当头,妥协退让面对日本的步步紧逼,国民政府还在固守“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遇事先妥协,以稳住日本人为要。1933年的《塘沽协定》如此,1935年的《秦土协定》、《何梅协定》亦如此,号准国民政府不想开战的脉,日本方面只会变本加厉。一边是无理挑衅,一边是签订协议,华北的门户已经大开。
赶走国民政府在华北等地的势力后,日本开始实行自己的殖民政策。然而,此时宋哲元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们的进程。本来受到日本排挤的宋哲元第29军,现在却因为丰台事件开进北平。一时间,宋哲元的29军成为平津地区的中国军事力量。然而,既非蒋介石嫡系,又不是铁杆汉奸的宋哲元,此时陷入两难境地。
如果坚定抗日,自己的29军可能被全歼;如果投降日本,又怎能对得起长城抗战中死难的同胞。态度暧昧的宋哲元,只能游离两端,在夹缝中艰难生存。日本方面是不能容忍这样的存在,他们紧锣密鼓地开展“华北五省自治运动”,利用饥民暴动、发动汉奸和卖国贼出马,企图造成既定事实,进而逼迫宋哲元也加入其中。
政治上策动“华北自治”,军事上武力威胁。日本军警一面大肆捕杀爱国人士,一面组织大批关东军进入关内,直接威胁到平津地区的安全。剑拔弩张的局面下,宋哲元、南京国民政府和日本之间,展开紧张的交涉。南京国民政府虽然想要保留主权,但是在妥协退让的大背景下,只能默许日本成立半殖民性质的“冀察政务委员会”,这里尽是日本和汉奸们的天下。
民族矛盾,空前加剧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的咄咄逼人,让整个华北成为下一个东北,诺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愤怒的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奔走呼叫,“全国武装起来,保卫华北”、“立即停止内战”、“打倒卖国贼”。一声声疾呼,唤起中华民族的危机意识。
从平津到晋察冀,从华北到全中国,救亡怒潮迅速席卷,中国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即将到来。华北事变直接让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暴露无遗,中华民族的觉醒迫在眉睫。全国各阶层掀起抗日救亡的浪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成为民族共识。
全国形势的发展,促使国共两党的关系由对峙转向合作。1936年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轰轰烈烈的西安事变。蒋介石的态度发生转变,而我们也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最后的联蒋抗日。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自1927年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共进入内战对峙,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再次团结起来。
日本占领华北,企图独霸中国的野心,刺痛了英美帝国主义的神经,他们开始扶持国民政府内部的抵抗派,要保护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全国形势的急剧发展,让北平的宋哲元深受鼓舞,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的步伐,全民族的抗战即将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