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詹青云让蔡康永落泪(詹青云奇葩说讲哭蔡康永)

从上《奇葩说》,詹青云就一直颇受关注,她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哈佛女、法律精英、后进的差等生......这季《奇葩说》,她一路放弃伴侣走向哈佛的故事让在场的很多人,包括蔡康永、热依扎、金靖等,和在场的观众一起抹眼泪,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奇葩说詹青云让蔡康永落泪?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奇葩说詹青云让蔡康永落泪(詹青云奇葩说讲哭蔡康永)

奇葩说詹青云让蔡康永落泪

从上《奇葩说》,詹青云就一直颇受关注,她的身上有太多的标签:哈佛女、法律精英、后进的差等生......这季《奇葩说》,她一路放弃伴侣走向哈佛的故事让在场的很多人,包括蔡康永、热依扎、金靖等,和在场的观众一起抹眼泪。

“大家都说她念哈佛很厉害,到最后哈佛算什么?我们以为的一切其实都只是‘当时以为’而已,你后来会发现,你当时以为的一切其实不是一切,你错过那个最重要的东西。”蔡康永带着哭腔说。

1、詹青云:初中早恋,被劝分手

真没想到,“学霸”詹青云竟然也会早恋。

她在《奇葩说》中说:“我初中的时候早恋,当时被老师劝分手,他当时问我要一个理由,我说,因为我要考贵阳一中;高中的时候,有一个很喜欢的人,但是都不需要别人劝我们,我们就知道要等到高考以后;后来,我们考上了不同地方的好大学,我们谁也不愿意跟着谁,就说,那就等到学业有成吧;等到大学毕业了,我们又在不同的地方奔工作,永远永远等下去,三年又三年。”

初中早恋,被老师劝分手,在中学校园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每每走到“青春期”这个十字路口,都会面临青春的懵懂、异性的吸引,但无奈的是,老师、家长纷纷会劝我们:“你们还小,不该在这个年龄恋爱。”

像很多孩子一样,詹青云一直都是乖乖女,她听老师的话,初中时放弃早恋的“男朋友”;高中时,自觉让感情为高考让路;工作后,已经没有什么比“上进”、奔事业更重要的事了。

阿詹现在讲起这些故事觉得遗憾,是因为她在一路往前奔跑的同时,意识到了自己错过了很多比“哈佛”更重要的东西;而现场的其他观众频频落泪,恐怕也是想起了自己记忆里那些被自己“抛弃”的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友谊,可能是爱情,可能是别的在当时看似该放弃,而在如今看起来很遗憾的东西。

2、高三女生接吻被抓,妈妈骂:“你怎么这么骚?”

在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时,曾有一位女生哭着向我诉说:“老师,我跟男朋友接吻被妈妈撞到,她一直骂我‘你怎么这么骚?这么小就会勾引男生?’我现在觉得整个人特别不好,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能听到妈妈这句话,整天学习生活都很糟糕。”

我特别能够理解这位女生的心情:谁没有青春时刻?大部分女生都曾在中学时被追求、被暗恋过。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位学长非常喜欢我,他写了很多情书给我,他写字很漂亮,还都是用香香的信纸,我舍不得丢,暑假时就全带回家了。没想到,我去走亲戚一趟,回来的时候,被我妈全烧了,说是些“见不得人”的东西。

青春期的我们,从未得到过爱的教育。在最初懵懵懂懂的时候,我们都曾遇到过爱,但我们对待爱的方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掐掉他!

以至于当我们成年以后,再遇到爱情,很多人分辨不出爱,稍微遇到一些阻力就放弃了爱情,去寻找“更高薪的工作”、“门当户对的对象”,唯独遗忘了自己的爱情。

但时过境迁后,也许当时我们认为的重要事物都变得没那么重要,唯独那份揪心的爱情,会让我们在每一个落叶铺地的下午感到阵阵的疼痛。

3、早恋不可怕,不懂爱才可怕

很多家长对于早恋这件事上毫不妥协,认为“早恋猛如虎”,早恋既耽误学习,又耗费孩子精力,怎么能让他们在最该学习的时期去谈恋爱?

但我却认为:早恋不可怕,不懂爱才更可怕。

孩子在青春期适时地萌发对异性的好感,正是孩子们正常成长发育的表现,如果这个时候,他们没有产生这种情愫,才是不正常、不健康的表现,正像孩子在一岁时学走路、两岁时学说话、六岁时会掉牙一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家长朋友们要正视这件事。

比起扼杀“早恋”,正视它,并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获取爱的能力才是更需要引起家长重要的事情。

1、家长不要“暴力干政”,平常心对待早恋。

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一位高三女生,因与男生在教室出现“过激动作”被监控拍到,被全校勒令退学,后女生服毒自杀。这样的新闻频频发生,类似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要把“早恋”看成孩子成长道路中的正常反应,不过给予过于极端的处理,用平常心来关注孩子。

2、“疏重于堵”,合理开导孩子正确看待早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从心理学上来讲,这是一种“禁果格外甜”的效应,越是被禁止的事情,越是会引发人们的兴趣。早恋也一样,越是不允许,越是被激发。家长引导孩子时,用疏导的方式会好过明令禁止或恶意侮辱等方式。

3、通过青春期的爱情,教会孩子获取爱的能力。

青春期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非常重要,在爱的能力获取上也同样。爱的能力不是一下子获取到的,它同上课、读书一样重要,都是在不断的感悟中领会、思索、品味,最终会形成自己如何恋爱、珍惜、培养的能力。因此,父母不要一棒子打死“早恋”,在这个过程中,陪伴孩子正确认识爱情,比简单粗暴的禁止更有意义。

我是人鱼妈妈,文学硕士,80后辣妈。专注家庭教育研究,喜欢就关注我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