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路径与重点(基层社会综合治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重庆綦江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基层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强基导向,把资源、服务、管理更多下放到基层,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路径与重点?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路径与重点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石。重庆綦江政法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基层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始终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强基导向,把资源、服务、管理更多下放到基层,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构建一个格局,提升社会化治理能力
社会性是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属性,要善于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基层党建 ”工作模式,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逐步完善“镇街—村居—网格”三级组织架构,把党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每个末梢,推动社会治理方式从单向管理转向互动治理。探索“三治融合”,坚持党建带群建,大力培育在社会治安、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社会组织,发展专业社工队伍,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建立完善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共治格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农村道德模范、最美邻里、最美家庭等选树活动,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开展平安创建,充分发挥村居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十百千万”平安示范和“十百千万”法治示范创建,大力培育社会治理方面的志愿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形成创建过程人人参与、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二、做实一个平台,提升专业化治理能力
专业化是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要善于运用一体化统筹的理念和协同化作战的方式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建设、实用化整合、实战化运行,确保综得起来、治得下去。
坚持实体化建设,按照“资源整合、方式创新”理念,采取自建、改建、统建相结合的模式,以街镇“5 N”(群众来访接待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社会心理服务室、信息指挥调度室、公共法律服务站)、村社区“五室一平台”(矛盾纠纷调解室、警务室、公共法律服务室、心理咨询室、网格化工作室、综治信息化平台)标准化建设为基本要素,推进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调解中心、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一体化建设。坚持实用化整合,按照“主体不变、分工负责、集约攻坚、务实求效”原则,整合综治、调解、公安、司法、应急、特殊人群管理、心理咨询等工作职能,聚合巡防队员、网格员、应急队员等工作力量,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工作格局。坚持实战化运行,按照“闲时各司其职,战时共同行动”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
三、强化一个支撑,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带来重大机遇。要推动现代化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加快建成综治信息系统,打通信息壁垒,用大数据智能化为社会治理赋能、添彩、助力。
加快综治信息系统建设,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好全区综治信息系统建设,构建纵向到镇街、村社区、网格,横向到各部门,覆盖各领域的运行体系。提升智能化实战能力,加强人工智能在矛盾纠纷调处、风险隐患监测预警、重大活动安保、突发事件处置、执法办案等方面的深度应用,开展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控制、城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等应用示范,提高风险智能感知、科学预警、精准处置能力。加强智能交通系统改造升级,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和社会面视频图像信息资源联网整合。
四、完善一个体系,提升法治化治理能力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优模式,要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备、便捷高效、普惠公益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水平。
搭建法律服务平台,依托三级综治中心,积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性”法律服务。组建法治专业队伍,按照“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的原则,在村居组建党组织 驻村民警、律师(法律顾问)、巡防队员、网格员、和议员 志愿者(社会组织)的“1 5 N”社会治理队伍,实现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法治服务、治安巡防、纠纷化解、隐患治理等民生事务进村组进农户,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强化法治宣传服务,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完善分业、分类、分众法治宣传教育机制,努力使循法而行成为全民自觉行动。
五、织牢一个网格,提升精细化治理能力
网格化管理是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的最佳途径,要坚持治理重心下沉,织起一张人、事、地、物、组织全覆盖的大网,实现网格治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以优化网格为基础,按照“地域相邻、构成相似、规模适度、方便管理”原则,因地制宜地划分村(社区)基础网格。以资源整合为抓手,按照“力量整合、资金整合、职责整合”原则,统一管理区级部门下沉到网格中的各类力量、统一调度、统一考核,充实网格力量。探索建立“网格支部”,推广“网格化治理、组团式服务”的工作模式,建立完善自下而上发现问题、自上而下统筹调度、分级分类处置问题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做到平时各司其职、协调联动,战时统一指挥、快速响应。依托实体网格,构建网上网格,建立完善网上网下信息互通、处置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网上网下一体化治理。
六、做实一个保障,提升制度化治理能力
制度化是推进工作规范化、流程化的有效路径,要不断完善机制制度,保障社会治理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
健全联动机制,聚焦政治安全、社会治安、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多部门参与的社会治理风险联控、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督、考核联评“六联”工作机制,以制度化推进工作规范化。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足额保障城乡社区工作人员报酬、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工作经费,建立基层治理队伍多层次薪酬激励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健全考核机制,坚持软指标与硬指标并重,以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完善考核机制。
来源:法治日报——法制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